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昊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动画
  • 2篇中国动画
  • 2篇教育
  • 1篇电影
  • 1篇动画电影
  • 1篇学派
  • 1篇学术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观
  • 1篇意蕴
  • 1篇影像
  • 1篇中国动画电影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研究
  • 1篇视域
  • 1篇水墨
  • 1篇水墨动画
  • 1篇未来教育
  • 1篇文化原型
  • 1篇美学

机构

  • 5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内蒙古建筑职...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南宁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王昊
  • 1篇杨亮
  • 1篇丁亚平
  • 1篇李亚楠
  • 1篇何澄

传媒

  • 3篇当代动画
  • 1篇艺术教育
  • 1篇艺术传播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静态材料、运动形式到“中间状态”的意蕴生成——水墨动画的审美研究
2023年
歌德的“意蕴说”把艺术作品的三个要素界定为材料、形式与意蕴。依据“意蕴说”,动画艺术作品的三个要素可以归纳为:材料,即它的基本单位由一帧帧静态画面构成;形式,即它是依赖时间性连接基本材料的动态媒介,叙事表意靠“动起来”的方式来展现;同时,它用材料和形式的相互作用现物外之景、述言外之情,追求言此及彼的效果,延伸想象空间。本文基于“视觉暂留”原理研究动画的时间特征,从东西方水墨绘画美学形成的历史基因到视觉成像的语言学与修辞手法,探寻水墨动画在意象替代、置换的过程中被构建,并衍生出新的美学意蕴的过程。
王昊
关键词:水墨动画意蕴审美
艺术观教育实践策略——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为例
2015年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作为全国动画专业的龙头院系,一贯注重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运用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规律,影响包括创作者在内的辐射面更加广泛的大众感官和心理,培养学生读解艺术的感知力、激发专业学习创造能力,通过创作活动对学生产生间接影响的综合效果,是艺术教育较之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所在。
王昊
关键词:动画
“原型批评”视域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形象塑造及国际化路径探索
2025年
随着中国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当前已出现了一些备受关注的中国动画电影。中国动画电影界也正在国际化的浪潮中试着去开展更多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若以原型批评作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神话哲学中关于文化原型的看法以及对此类原型的改编进行探讨,可以梳理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这一典型符号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变形以及被再开发的简要状况。若对美国动画电影进行比较观察,可见中国龙的形象在符号层面及文化内涵上都有了新的诠释,这种改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文化原型本身的核心元素,但也扩大了其传播的范围。通过以美国的几部动画电影还有中国和西班牙合作的动画电影《守龙者》为例进行的初步对比可知,当今在动画电影中对文化原型进行谨慎而不失灵活的改编,可望既守护好其根本内涵,又为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和中国动画探索海外市场拓宽道路。
王昊
关键词:文化原型中国动画电影
未来教育、AI影像与学派转型——第24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系列学术活动综述
2025年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首创于2001年,是面向全球原创动画短片的顶级评奖活动,集学术性、艺术性、权威性于一体,是国际动画艺术风向标,被誉为“中国动画短片奥斯卡”。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24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相关活动在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隆重举行,包括多场主题论坛、大师讲座、专业讲座及动画短片展映等。在系列学术活动中,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围绕未来动画教育、AI影像技术在动画领域的应用及“中国动画学派”转型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成果丰硕。
王昊霄言杨亮许晓旭刘春蕾李亚楠李亚楠
关键词:未来教育
中国动画百年的民族化征程被引量:6
2023年
“中国动画学派”,在第一代动画先驱一直到后来几代动画电影人的不懈努力实践下,先后推出了大量美术电影、动画电影,形成独特的艺术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这样一个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的“派别”,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它代表了民族和国家精神,是中国话语的时代建构;它代表中国传统艺术运用上的重构及其创造性转化;它不是一成不变、固定静止的,代表了一种全球化空间下的动画走出去、电影走出去。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要求作者需要熟悉本民族生活、情感、愿望和艺术爱好,在继承本民族优良传统和创造性吸取其他民族的创作优点基础之上,把它们有机结合,才能创作出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
丁亚平王昊
关键词:中国动画传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