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书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高职
  • 2篇校企
  • 2篇校企一体
  • 2篇教育
  • 2篇精英
  • 2篇互动
  • 1篇学分
  • 1篇学分制
  • 1篇职业教育
  • 1篇实训
  • 1篇实训课
  • 1篇实训课程
  • 1篇实训课程改革
  • 1篇实验实训
  • 1篇品格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效能
  • 1篇自我效能感
  • 1篇橡胶
  • 1篇效能感

机构

  • 6篇徐州工业职业...

作者

  • 6篇张书
  • 4篇冷士良
  • 3篇祝木伟
  • 3篇侯亚合
  • 1篇李健

传媒

  • 2篇中国职业技术...
  • 2篇天津职业大学...
  • 1篇科学大众(智...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职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探微
2016年
高职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是高等院校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阐释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剖析高职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创造机会,增加成功体验;树立榜样,获取替代性经验;言语鼓励,提升学生自信;情绪唤醒,塑造健康人格等四个方面提出高职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
张书李健
关键词:高职生自我效能感
基于学分制的专业实验实训课程改革被引量:5
2017年
实行学分制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选课的空间,但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多,实践学时长,特别是独立开设或分批实施的实践环节对选课空间形成了严重的挤压,给选课带来了巨大困难。探索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将传统的、集中式的、以行政班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式转变为项目化、开放型、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学分制选课的瓶颈问题和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问题。
冷士良张书侯亚合祝木伟
关键词:学分制实验实训职业教育
“分层分类、常态监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徐工院“园校互动,校企一体”产教融合模式为背景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梳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内涵和要素,提出构建"分层分类、常态监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针对问题,提出通过界定目标体系,分层分类评价;构建组织体系,保障运行管理;搭建方法体系,推行常态监测;建立制度体系,实现相对考核进行具体实践。
张书冷士良祝木伟
将“橡胶品格”教育融入精英高职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年
文章简述了将"橡胶品格"教育融入精英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精英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精英高职人才实行橡胶品格教育的现实选择、影响精英高职人才橡胶品格形成的因素、精英高职人才橡胶品格的培养策略。通过将橡胶品格教育融入精英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其专业知识应用和迁徙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岗位迁移能力突出、发展后劲足的技术技能型高职人才,从而带动高职人才培养,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侯亚合张书
关键词:高职学生精英
“园校互动,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被引量:7
2015年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缺乏合作的积极性,本文在对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主要困境,提出构建"园校互动,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主要困境,通过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明确高职院校建设科技园的定位、疏通影响政行企校合作育人的障碍因素、增强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对"园校互动、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具体实践。
祝木伟张书冷士良
论高职精英人才培养的可能性与实践路径被引量:3
2017年
高职院校究竟能不能培养"大国工匠"?如何开启"工匠"追求卓越的灵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培育"脚踏实地、专注持久、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号召,立足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从2014年开始实施"精英高职人才"培养工程。构建了"3+N"培养模式、实施了四个关键环节,推行了5大工程,形成了6种追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高职教育改革及工匠精神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张书冷士良侯亚合
关键词:个性化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