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与开腹手术在行淋巴结清扫时的围手术期结局、病理特征及淋巴结清扫效果,以评估机器人行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肝内胆管细胞癌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术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机器人肝内胆管细胞癌根治术并淋巴结清扫组(机器人组,n=42)和开腹肝内胆管细胞癌根治术并淋巴结清扫组(开腹组,n=106),经倾向性匹配消除基线特征中的混杂因素后,比较围手术期指标、病理特征及淋巴结清扫效果。结果经倾向性匹配后机器人组纳入35例,开腹组纳入33例,两组间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匹配后组间比较显示,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165.00 min vs.190.00 min,Z=-2.33,P=0.020);机器人组展现出更少的失血量(50.00 ml vs.200.00 ml,Z=-5.78,P<0.001);更短的引流管留置时间(5.00 d vs.8.00 d,Z=-4.40,P<0.001);更短的术后住院时间(7.00 d vs.11.00 d,Z=-4.75,P<0.001)。两组间的肝门阻断次数(P=0.603)、肝门阻断时间(P=0.51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0,P=0.663);在病理特征方面,两组间的肿瘤数量、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卫星结节、神经侵犯、微血管癌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效果方面,两组在检出淋巴结总数(4.00个vs.5.00个;Z=-1.19,P=0.236)及淋巴结阳性数量方面(1.00个vs.1.00个,Z=-0.89,P=0.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器人行淋巴结清扫可以在损伤更小的情况下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清扫效果。
目的探讨Ⅹ型胶原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2016年11月-2017年5月的20例胰腺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Ⅹ型胶原蛋白α1链(collagen type X alpha 1 chain,COL10A1)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组织芯片中的63例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OL10A1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COL10A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COL10A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11.5±4.9vs2.0±0.9,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胰腺癌组织中COL10A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58.7%vs23.8%,P<0.01)。COL10A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和组织分化程度不相关(P均>0.05),COL10A1的高表达与T分期较高(P=0.001)、N分期较高(P=0.014)相关,并且胰腺癌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P<0.001)。结论COL10A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COL10A1在胰腺癌中表达上调,且与胰腺癌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