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芳

作品数:20 被引量:360H指数:9
供职机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花生
  • 5篇作物
  • 4篇油料
  • 3篇油菜
  • 3篇油料作物
  • 3篇油酸
  • 3篇大豆
  • 2篇土壤
  • 2篇农技
  • 2篇高油
  • 2篇高油酸
  • 1篇地力
  • 1篇地膜
  • 1篇冬季覆盖作物
  • 1篇冬季蔬菜
  • 1篇新品种引进
  • 1篇新型农业
  • 1篇行距
  • 1篇行距配置
  • 1篇性状

机构

  • 20篇全国农业技术...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职业...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金华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省畜禽育...
  • 1篇酒泉职业技术...
  • 1篇阜康市农业技...
  • 1篇襄阳市农业科...
  • 1篇黄冈市农业科...
  • 1篇梨树县农业局
  • 1篇荆州农业科学...
  • 1篇宜昌市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山东天壮环保...

作者

  • 20篇刘芳
  • 12篇王积军
  • 8篇张哲
  • 6篇汤松
  • 4篇陈常兵
  • 3篇周广生
  • 3篇汪波
  • 1篇张力青
  • 1篇沈金雄
  • 1篇王志慧
  • 1篇贾玉娟
  • 1篇晏立英
  • 1篇李新梅
  • 1篇王小春
  • 1篇陈玉宁
  • 1篇张跃彬
  • 1篇傅廷栋
  • 1篇周泽宇
  • 1篇刘芳
  • 1篇姜慧芳

传媒

  • 11篇中国农技推广
  • 3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长江蔬菜
  • 1篇花生学报
  • 1篇农民文摘

年份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省梨树县农技人员增值取酬试点工作的成效与思考被引量:1
2019年
梨树县是吉林省四平市下辖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的美誉。2017年,原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的通知》,在全国13个省份的36个县(市、区)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改革创新试点工作,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探索建立农技人员合理取酬新机制,增强农技推广服务活力。
王航王贵满刘芳周阳
关键词:农技
便携式高油酸花生鉴定仪的研制被引量:2
2021年
高油酸花生以其营养价值高、储藏期长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和加工企业的喜爱。但是,高油酸花生和普通油酸花生并不能直观区分,必须借助仪器检测油酸含量。其中,气相色谱仪和近红外光谱仪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类仪器,但是体积大、质量重、造价高,而且需要专业实验室和专业人员操作,限制了其在中小型花生生产和加工企业中的应用。本研究基于花生油折光指数与温度(R^(2)=0.999)和油酸含量(R^(2)=0.802)显著负相关的原理,建立了利用折光指数鉴定高油酸花生的数学模型,并研发了一款便携式高油酸花生鉴定仪。利用该仪器检验了30个花生品系是否为高油酸花生,鉴定结果均与其油酸含量化学值相一致,准确率为100%。该仪器的研制填补了快速、低价、便携式高油酸花生检测仪的空白,为促进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设备。
淮东欣吴洁薛晓梦刘芳胡美玲晏立英陈玉宁王欣康彦平王志慧刘念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关键词:花生折光指数温度油酸含量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油菜苗期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6
2021年
【目的】研究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甘蓝型油菜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缩小产量差,明确密植油菜产量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2016—2017年选用华杂62(常规株型,简称HZ62)、2017—2018年选用华杂62和品系1301(紧凑株型)设置密度15×104(D1)、30×104(D2)和45×104株/hm2(D3)为主区,行距15(R15)、25(R25)和35 cm(R35)为副区,研究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下,不同器官干物质累积和分配、茎秆和叶片碳氮代谢、根系活力和成熟期产量的变化。【结果】增加密度后,油菜个体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成熟期根颈粗、根干重、地上部干重以及株高均降低,有效分枝数减少,同一密度下缩小行距后降幅减小,D1、D2和D3密度条件下,在行距R25、R15和R15时各指标均表现最佳。与传统的密度行距配置(D1R25)相比,增加密度缩小行距(D3R15)后,2017—2018年,HZ62和1301两品种单株产量分别降低了57.14%和55.73%,但群体产量增加了21.55%和30.9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期叶片干物质分配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茎秆和根系干物质分配率与群体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苗期各器官生长指标发现,密度增加后,苗期叶片SPAD值、单株根系生物量、伤流量、根系活力均显著降低,而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和根系生物量显著增加;同一密度下,通过调节行距、减小株行距差异时,单株油菜叶片SPAD值、叶片和茎秆C/N、群体LAI及根系生物量增加,为成熟期产量奠定了基础。2017—2018年,与D1R25相比,D3R15处理下,HZ62茎秆C/N下降了22.95%,单株根系生物量、伤流量和活力分别降低了35.60%、16.07%和15.51%,叶片C/N和群体根系生物量则分别增加了16.11%和83.44%;1301茎秆C/N下降了19.71%、单株根系生物量、伤流量和活力分别降低了30.87%、22.63%和22.85%,叶片C/N和群体根系生物量则分别�
蒯婕李真汪波刘芳叶俊周广生
关键词:油菜行距苗期性状
菜饲两用油菜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19年
甘蓝型油菜非常适合作为饲料作物,其主要特点包括:①生长快,产量高;②饲料品质好,粗蛋白含量高(干基20%左右),适口性好;③饲用方式灵活多样,饲养效果好;④不影响粮食生产,缓解冬、春两季饲料不足的矛盾;⑤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生态效益好;⑥耐盐碱,种植面积潜力巨大。此外,甘蓝型油菜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钙含量远高于红菜薹等冬季常用蔬菜品种,既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鲜食蔬菜,也可集中供应学校、部队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还可制成腌菜或者干菜等进行长途运输,有望缓解很多地区冬季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
汪波蒯婕刘芳蒋博杨华冯鹏梅俊张力青黄威刘署艳姜成红傅延栋周广生
关键词:冬季蔬菜饲料品质改良土壤饲养效果红菜薹饲料作物
我国高油酸花生种植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8
2020年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实现花生种植加工的高油酸化是促进花生产业发展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方向。本文概述了高油酸花生的特点,简要回顾了高油酸花生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对高油酸花生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阐述,对高油酸花生生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讨论。
刘芳张哲王积军
关键词:营养品质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在花生主产区的应用示范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我国花生常年地膜覆盖面积超过2 400万亩,由于花生生产上应用的地膜厚度多为0.006 mm,甚至为0.004 mm的薄膜,收获后回收困难,花生秧和土壤中残膜较多,对生产效益、土壤地力和生态环境均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还影响花生秧的饲用等。降解地膜能够减少花生秧和土壤中的地膜残留,减少人工捡拾,一定程度上减轻残膜污染,提高花生秧的利用率,增加花生种植效益.
刘芳王积军张哲
关键词:花生生产主产区土壤地力
我国花生“十三五”生产推广成效与“十四五”展望被引量:9
2022年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与经济作物之一,发展花生生产对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我国花生生产与技术推广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十四五”我国花生生产及技术推广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
刘芳汤松陈常兵张哲王积军
关键词:花生
推动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 助力结构调整质量兴农被引量:20
2019年
我国是油料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已增加到3700万t左右,而国内食用植物油生产能力仅维持在1200万t左右,年需进口大豆9000万t左右,用来弥补国内食用植物油的消费缺口。
刘芳张哲王积军
关键词:进口大豆食用植物油油料生产
我国糖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十四五”趋势展望被引量:8
2022年
糖料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和战略物资,事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涉及我国多个省区县域经济发展、边疆地区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地位十分重要。“十三五”期间,我国糖料生产保持稳定发展,产能有了新提升,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品种更新有了新进展,绿色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全程机械化作业持续推进,但仍然存在立地条件差、生产成本高、单产水平波动大、机械化水平低、良种良法不配套等问题,推进糖料高质量发展任务依然繁重。展望“十四五”,我国食糖消费将保持刚性增长,保证糖料持续稳定发展,保障食糖供给安全任重道远。要提高糖料生产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断优化生产布局,切实改善设施条件,加强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促进产业融合,构建现代糖料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增强糖料产业效益和竞争力。
陈常兵张跃彬刘芳张哲王积军
我国北方冬季覆盖作物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被引量:12
2022年
农田风蚀退化及其所导致的土地荒漠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冬春季农田长时间裸露是主要原因之一。冬油菜、冬小麦、麦茬等冬季覆盖度70%~95%,风蚀模数分别为22.3、23.3、83.5 kg·hm^(-1)·h^(-1),分别为春播处理(543.6 kg·hm^(-1)·h^(-1))的4.10%、4.28%、15.36%,在防治土壤风蚀、保育农田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概述了目前我国北方冬季覆盖作物及周年覆盖高效环保种植技术研究进展。推广应用冬季覆盖作物能够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实现农田的周年不间断地表有机覆盖,有效解决北方农田风蚀问题,保育农田,对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改善我国北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孙万仓裴新梧马骊王学芳武军艳李学才蒲媛媛刘丽君柴鹏李孝泽贾玉娟王积军刘芳陈其鲜沈金雄
关键词:冬季覆盖作物农田风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