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

作品数:22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中药
  • 4篇登革热
  • 3篇细胞
  • 3篇哮喘
  • 3篇慢性
  • 2篇凋亡
  • 2篇杏仁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证候
  • 2篇证治
  • 2篇湿热
  • 2篇湿热证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同病
  • 2篇培土生金
  • 2篇气道

机构

  • 1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3篇广州中医药大...
  • 7篇深圳市中西医...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21篇王婷
  • 10篇詹少锋
  • 7篇黄慧婷
  • 6篇唐洪梅
  • 5篇刘小虹
  • 4篇黄育生
  • 4篇骆欢欢
  • 4篇王婷
  • 4篇柴玉娜
  • 3篇庄轰发
  • 3篇涂星
  • 3篇熊芬
  • 3篇刘媛
  • 2篇刘琼
  • 1篇赵昉
  • 1篇李得堂
  • 1篇张奉学
  • 1篇招远明
  • 1篇刘妮
  • 1篇吴薇

传媒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现状及发生原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查询近年中药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经验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以皮肤及附件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最为常见,主要由中药药物因素(如品种混乱、产地差异、污染等)、使用因素(炮制不规范、用法用量疗程不当、辨证错误或配伍不当等)和机体因素等造成。结论:应当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对中药材从生产到使用各环节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管,建立完善警戒系统和补偿救济法律法规,加强临床合理科学用药,从医疗机构和临床药师、医生角度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唐洪梅涂星熊芬王婷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
从“表型-证候-中药”关联网络探索哮喘气道重塑不同证候表型下的药物表型组学特征及机制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从“表型-证候-中药”关联网络,探索哮喘气道重塑不同证候表型下的药物表型组学特征及机制。方法收集中医药干预哮喘气道重塑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24年3月24日),提取中医药信息要素及气道重塑相关指标,进行证候表型分类,运用RStudio执行描述性统计,并通过Apriori算法、点式互信息法对各证候表型链接的中药及中药链接的哮喘气道重塑指标进行关联规则探索及hclust函数挖掘核心中药组方。利用HERB、GeneCards数据库联合鉴定核心中药组方治疗哮喘气道重塑的靶标谱。马尔可夫聚类算法(Markov cluster algorithm,MCL)挖掘关键功能基因簇,筛选关键靶点,并借助人气道上皮、鼻拭子、痰液样本数据表征关键靶点对哮喘气道重塑的贡献价值,最后采用过表征分析各关键功能基因簇的通路及生物功能。结果纳入76篇文献,哮喘分为冷哮、风哮、热哮、虚哮、瘀哮5个证候表型,筛选得到139味中药,涉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等重塑指标。中药表型特征方面,冷哮以散寒解表化痰药为主(组方为射干、干姜、细辛、桂枝),风哮以祛风涤痰解痉药为主(组方为莱菔子、紫苏子、僵蚕、橘红、防风、地龙、荆芥、半夏、麻黄、陈皮、茯苓、五味子),热哮以清肺泄热化痰药为主(组方为桑白皮、蝉蜕、厚朴、苦杏仁、款冬花、黄芩、浙贝母、白果、白前),虚哮以益气养阴固本功效为主(组方为补骨脂、甘草、麦冬、山药、党参、黄芪、白术),瘀哮以活血祛瘀化痰药为主(组方为当归、熟地黄、牡丹皮、丹参、大枣、桃仁、红参、川芎、白芍、北沙参)。中药与重塑指标关联方面,甘草、苦杏仁、麻黄、半夏、陈皮与TGF-β1、MMP-9、气道壁面积(wall area,W
王婷王婷梁锦荣张妙芬黄慧婷罗之彦黄慧婷詹少锋刘琼詹少锋
关键词:哮喘气道重塑苦杏仁
射麻止喘液通过调控NF-κB/VEGFA信号通路抑制气道上皮细胞EMT改善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射麻止喘液对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射麻止喘液低剂量、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屋尘螨滴鼻致敏建立哮喘小鼠模型。计算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总数,HE、PAS、Masson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和总IgE含量,RT-PCR检测气道重塑相关指标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荧光检测肺组织气道上皮细胞EMT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网络药理学预测射麻止喘液改善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Western Blot检测p-p65、p-IκBα、TNF-α、VEGFA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显著减少(P<0.01,P<0.05),血清IL-4、IL-5、总IgE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黏液分泌以及胶原沉积等病理情况显著改善(P<0.01),气道重塑相关指标Muc5ac、Fn1、α-SM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肺组织中E-Cadherin、Z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N-Cadherin、α-SMA、p-p65、p-IκBα、TNF-α、VEGFA蛋白显著降低。结论:射麻止喘液可以通过抑制NF-κB/VEGFA信号通路改善气道上皮细胞EMT,进而改善哮喘气道重塑。
张妙芬王婷王婷詹少锋黄慧婷刘小虹刘小虹
关键词:哮喘射麻止喘液气道重塑
登革热中医证治规律的数据挖掘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采用R语言数据可视化技术挖掘登革热的中医证治规律,为登革热的中医辨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的相关文献,运用R Studio对中药内服方涉及的登革热中医证型、治法、方剂、中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基于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以探讨登革热的中医证治规律。【结果】共提取得到176条有效处方数据,涉及29个证型,73种中医治法,56首经方与时方及35首自拟方,179味中药。其中卫气同病证、气营两燔证是中药内服方治疗登革热的高频证型;清热、解毒、凉血、化湿为高频治法;清瘟败毒饮为高频运用方剂;甘草、连翘、黄芩、石膏、金银花等为高频用药;含赤芍、牡丹皮、生地黄的药物组合共有3项,且其相关性最高。水牛角、牡丹皮、赤芍、生地黄、金银花、连翘、石膏、黄芩、知母、甘草是治疗登革热的核心中药。【结论】登革热中医证型分布以卫气同病证、气营两燔证为多,中医治疗登革热以清气分之热邪、凉营血之实热,兼化湿邪、养气阴为原则,治疗重在气血两清,同时重视化瘀在热病中的运用,见势及时阻断疾病进展。
王婷王婷王婷江勇
关键词:登革热凉血清瘟败毒饮数据挖掘
广州市6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便异常症状与证候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广州市慢性乙型肝炎各常见证型与大便异常症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广州市2所医院6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程度指标、大便异常情况、症状体征、中医辨证分型等一手资料,统计分析揭示大便情况(a.泄泻或大便稀溏,b.大便黏滞不爽,c.大便时干时溏,d.大便正常,e.便结或便秘)与慢性乙型肝炎、各证型、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612例慢乙肝病例中,大便异常发生率为70.91%。其中,男女大便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2.28%和6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大便异常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50岁年龄组大便异常发生率为75.52%,51~65岁为88.27%,明显高于31~40岁和18~30岁年龄组。大便异常发生率顺位为b、a、e、c。612例慢乙肝病例辨证分型顺位为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湿困脾胃证、肝肾阴虚证、肝血瘀阻证5型,各证型大便异常发生率顺位为肝胆湿热证、湿困脾胃证、肝郁脾虚证、肝血瘀阻证、肝肾阴虚证。肝胆湿热证患者中,94.61%的患者大便异常,其中b型异常发生率最高,为86.53%;湿困脾胃证患者中,85.57%的患者大便异常,其中也是b型异常发生率最高,为54.64%;肝郁脾虚证患者中,51.75%的患者大便异常,其中a型异常发生率最高,为40.35%。612例慢乙肝患者中,重度患者38例,92.10%的患者大便异常,其中a型异常发生率最高,为47.37%;中度患者303例,98.02%的患者大便异常,其中b型异常发生率最高,为80.86%;轻度患者271例,仅37.64%的患者大便异常,其中b型异常发生率最高,为25.09%。中重度患者大便异常发生率均极高,轻度患者则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也可能与慢乙肝病情发展及用药影响胃肠道功能有关。结论:大便异常实为慢乙肝患者极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大便黏滞不爽、泄泻或稀溏是�
骆欢欢王婷吴薇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大便辨证分型
失巢凋亡调控重症哮喘患者不同炎症表型的气道重塑机制及其潜在靶向中药化合物的预测被引量:2
2025年
目的探讨失巢凋亡相关基因在重症哮喘嗜酸性粒细胞表型和中性粒细胞表型中气道重塑的潜在调控机制及生物标志物,并筛选靶向干预的中药化合物。方法首先利用支气管活检样本的测序数据,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鉴定出重症哮喘嗜酸性粒细胞表型(eosinophilic asthma,EA)和中性粒细胞表型(neutrophilic asthma,NA)高度相关的基因模块。进一步筛选出与失巢凋亡相关的基因,并与WGCNA结果映射以识别关键的调控基因。使用蛋白质分析通过进化关系(protein analysis through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PANTHER)进行通路富集,揭示了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及病理表型。再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分析,鉴定出具有区分不同炎症表型和病理表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此外,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的单细胞测序数据,对标志物在组织和肺细胞中的表达模式进行注释。同时回归临床,借助TcmBank和ETCM数据库,预测潜在调控这些标志物的中药化合物,评估其药动学和毒理学特性,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标志物与化合物的结合亲和力。最后构建预测模型探索年龄、性别、吸烟与否在重症哮喘患者不同炎症表型发病与否的价值。结果WGCNA提示包含54个基因的黑色模块与重症EA高度相关,包含212个基因的蓝色模块与重症NA高度相关。其中,黑色模块识别出5个失巢凋亡基因,蓝色模块识别出16个失巢凋亡基因,这些基因均富集在与气道重塑显著相关的整合素信号通路。其中蛋白磷酸酶2调节亚基Bα亚型(protein phosphatase 2 regulatory subunit balpha,PPP2R2A)在重症EA,整合素亚基β5(integrin subunit beta 5,ITGB5)、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醛脱氢酶家族1成员A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 family member A1,ALDH1A1)在重症NA的气道重塑中具有�
王婷王婷蔡贝贝饶玲张妙芬黄慧婷詹少锋黄慧婷詹少锋刘琼
关键词:重症哮喘失巢凋亡水飞蓟素
国内登革热研究信息全景及前沿主题探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构建国内登革热研究信息全景、探究前沿主题。方法收集CNKI收录的建库至2022年4月22日登革热相关文献,经CiteSpace5.8.R3软件运行构建作者合作网络及关键词共现网络,提取作者发文量、关键词、聚类信息,完成突变术语分析。结果作者合作网络突显了10位核心作者,研究机构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为主体。关键词共现提示登革热、登革病毒、白纹伊蚊等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提示“登革热临床诊疗”是国内登革热研究者关注最多的热点,突变术语分析提示登革热传播流行因素、气象因素、风险评估、本地病例、病媒抗药性检测是目前最新的研究前沿。结论加强研究主体区域内外合作交流,聚焦临床诊疗热点,紧跟临床预测模型研究趋势。
王婷刘城鑫郑文江吴鹏庄轰发詹少锋刘小虹江勇
关键词:登革热CITESPACE文献计量学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治疗登革热卫气同病证与气营两燔证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登革热的高频证候用药规律,并基于生物信息学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治疗登革热卫气同病证与气营两燔证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登革热高频证候用药规律。运用R4.0.2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关联规则、核心药物挖掘分析。分别统计登革热高频证型的治法分布、处方分布、药物频次,并基于Apriori算法挖掘高频证型所涉及的关联规则及核心中药。(2)探索卫气同病证与气营两燔证核心中药治疗登革热的机制。进行核心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靶点注释,筛选登革热疾病基因,构建核心中药治疗登革热的“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筛选核心中药治疗登革热的关键靶点及其器官表达情况,进行通路注释及生物功能注释。结果(1)登革热高频证型分别是卫气同病证及气营两燔证。卫气同病证药物挖掘得到的关联规则以(葛根、金银花)→黄芩、(甘草、金银花)→黄芩、(甘草、黄芩)→金银花为首,核心中药组成包括黄芩、连翘、葛根、金银花、柴胡、甘草6味药物,槲皮素、山柰酚、熊果酸等在卫气同病证中靶向的治疗靶点最丰富。气营两燔证挖掘得到的关联规则以(赤芍、牡丹皮)→玄参、(赤芍、牡丹皮)→生地黄为首,核心中药组成包括牡丹皮、赤芍、黄芩、连翘、生地黄、玄参、水牛角、知母、甘草9味药物,山柰酚、槲皮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在气营两燔证中靶向的治疗靶点最丰富。(2)将2221个登革热疾病靶点与不同证型下核心中药活性成分靶点(卫气同病证1201个作用靶点,气营两燔证1248个作用靶点)互相映射,提取到175个卫气同病证及187个气营两燔证的核心中药治疗登革热的潜在作用靶点。提取到5个卫气同病证符合多重科学算法的核心靶点:HSP90AA1、HSP90AB1、PSMB9、PSMB8、SRC,4个气营两燔证符合多重科学算法的核心靶点:HSP90AA1�
王婷刘城鑫黄慧婷詹少锋王凯温武金
关键词:登革热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同病异治
刘小虹从“肺脾相关”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证治经验被引量:17
2021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归属中医学“肺胀”范畴,病位主要在肺,涉及五脏六腑,其中又以肺脾关系最为密切。脾土生肺金,为母子相生关系,气虚则相互累及为虚;脾失运化,痰浊上阻,留储于肺为实。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尤其重视“肺脾相关”理论,急性加重期以实证为主,强调以清肺化痰为法,慢性迁延期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缓则治本,重用培土生金之法。刘小虹教授从“肺脾相关”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出肺脾同治,治痰不限于肺,不忘于脾,常用清肺化痰之三子汤、苇茎汤、温胆汤;培土生金之肺康方、玉屏风散等。
吴慧刘城鑫王婷庄轰发黄慧婷詹少锋刘小虹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培土生金清肺化痰名医经验
喜炎平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比较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 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关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并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为对照的研究文献,采用Tree Age Pro 2011构建决策树模型,对两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采用龙卷风图进行敏感因素分析并作单因素和双因素敏感度分析。结果与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总成本分别为2 887.53元和3 058.72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2.49%和78.12%,喜炎平注射液更具成本-效果优势。敏感度分析支持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王婷熊芬唐洪梅柴玉娜黄育生刘媛钟如帆
关键词:成本-效果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普通型手足口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