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栾婷

作品数:41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膀胱
  • 23篇膀胱癌
  • 12篇肿瘤
  • 9篇细胞
  • 6篇切除
  • 5篇术后
  • 5篇切除术
  • 5篇化疗
  • 4篇前列腺
  • 4篇根治性
  • 4篇根治性膀胱切...
  • 4篇膀胱切除
  • 3篇增生
  • 3篇前列腺增生
  • 3篇肿瘤干细胞
  • 3篇根治性膀胱切...
  • 3篇非编码
  • 3篇干细胞
  • 3篇膀胱切除术
  • 3篇膀胱肿瘤

机构

  • 40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40篇栾婷
  • 32篇王剑松
  • 10篇丁明霞
  • 6篇李宁
  • 5篇左毅刚
  • 5篇詹辉
  • 4篇陈戬
  • 3篇韦海荣
  • 3篇刘靖宇
  • 3篇王伟
  • 2篇柯昌兴
  • 2篇颜汝平
  • 2篇陈玉锦
  • 2篇陈园
  • 1篇邱学德
  • 1篇余力锐
  • 1篇万伟鸣
  • 1篇郝金钢
  • 1篇刘起颖
  • 1篇李海皓

传媒

  • 4篇临床泌尿外科...
  • 4篇现代泌尿外科...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2篇微创泌尿外科...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增生伴肾源性腺瘤1例报告
2020年
肾源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最常发生于膀胱,而发生于前列腺的肾源性腺瘤则更加罕见,国内外均极少报道。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4月诊治了1例前列腺增生伴肾源性腺瘤的患者,31个月后再次治疗,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0岁,因“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频尿急1年”于2016年4月入院。1年前曾于外院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病检结果不详,术后长期感尿频、尿急,并逐渐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入院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5.020 ng/mL,B超检查示:前列腺增生并多发钙化斑声像,前列腺大小约4.3 cm×4.9 cm×4.2 cm。
王自勇栾婷王海峰王剑松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减瘤性肾切除术在转移性肾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随着靶向疗法和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转移性肾细胞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的治疗格局在过去20年中迅速发展。其中,减瘤性肾切除术(cytoreductive nephrectomy,CN)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与系统治疗(systemic therapy,ST)相比,其生存效益值得怀疑。CN在mRCC系统治疗中的作用和时机尚未明确。此外,CN患者选择上同样缺乏明确的共识。因此,本文简要综述mRCC中CN的现有证据,结合当前最新的肾癌诊疗指南,重点探讨CN在mRCC中的手术时机、获益人群及转移瘤切除术的价值。此外,本文讨论CN在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癌的作用,并展望CN在mRCC未来的应用前景和不断变化的角色。
郭彩访范宏栾婷詹辉王海峰王剑松
关键词:转移性肾细胞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microRNA-98通过靶向LASS2调节线粒体动力学降低膀胱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1.探讨miR-98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2.探讨miR-98在膀胱癌细胞中对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并检测miR-98对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栾婷
关键词:线粒体膜电位化疗敏感性
文献传递
一种尿动力学检测中管道的固定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尿动力学检测中管道的固定装置,包括绑带和固定在绑带表面的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上设置有从动组件和防夹死组件,所述防夹死组件包括套筒、滑杆、弹簧一、弧形夹持板以及控制件,所述从动组件和防夹死组件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
余力锐詹辉栾婷刘靖宇王伟王剑松
姜黄素治疗前列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雄激素去势治疗是前列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其耐药及不良反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治疗一段疗程后会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非常棘手。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中分离出来的活性成分,具有消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姜黄素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生长,如Notch1信号通路、微小RNA、c-Jun N末端激酶、铁螯合等。相较于化学药物而言,姜黄素药性温和,耐受性更好,成本更低,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新选择。
赵正午王侨栾婷马逸群邱学德
关键词:姜黄素前列腺癌
肿瘤抑制基因LASS2在裸鼠膀胱癌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和凋亡的关系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关于膀胱癌的发病机制仍未得到全面而深入的研究。LASS2是我国新近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文中通过检测LASS2在裸鼠膀胱癌模型中的表达,探讨LASS2与肿瘤增殖和凋亡的关系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抽签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皮下种植组、原代灌注组及空白对照组(DMEM膀胱癌细胞培养基),每组10只。皮下膀胱癌种植模型将已制备的细胞悬液按每只0.5 mL(即5×10~6/0.1 mL个细胞)注射入裸鼠左腋皮下。原位膀胱癌种植模型在裸鼠排空膀胱后将100μL EJ(即1×10~7个细胞)单细胞悬液灌注入膀胱,观察裸鼠致瘤情况。检测不同部位成瘤组织中LASS2、Ki-67的表达及增殖、凋亡等指标变化。结果皮下种植组皮下肿瘤形成,成瘤率为100%。原位灌注组、皮下种植组及空白对照组裸鼠肉眼及病理切片均未检测到肝、肺、肾等器官及淋巴结转移。与空白对照组LASS2表达(81.0%)比较,原位灌注组、皮下种植组LASS2表达(60.0%、14.0%)显著减少(P<0.05);与空白对照组Ki-67表达(16.0%)比较,原位灌注组、皮下种植组Ki-67表达(50.0%、78.0%)增加(P<0.05);与原位灌注组比较,皮下种植组LASS2表达(14.0%)明显减少(P<0.05),Ki-67表达(78.0%)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皮下种植组、原位灌注组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皮下种植组比较,原位灌注组Bcl-2表达升高(P<0.05);而Bcl-xl在原位种植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他两组(P<0.05);Bax和Bim均呈现低表达,Bax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皮下种植组Bim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原位种植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在各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ki-67在皮下种植瘤组织中的表达较其他两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LASS2在空白对照组中的表达较其他两组表达显著升
栾婷王海峰丁明霞刘靖宇王伟李宁王剑松
关键词:膀胱癌
微小RNA通过核酸适配体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传统的抗肿瘤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及放射疗治疗等都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并有各自的缺陷,因此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恶性肿瘤中普遍存在着微小RNA表达失调,这就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而如何将治疗性的微小RNA安全有效地运送到肿瘤细胞仍旧是阻碍微小RNA类分子靶向治疗发展的重要因素。核酸适配体即单链DNA或RNA,具有与靶标分子以一种高度亲和力和特异性方式结合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得微小RNA的靶向运输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对目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微小RNA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郭海啸栾婷王海峰王剑松
关键词:核酸适配体微小RNA肿瘤靶向治疗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9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3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最高可达160/100mmHg(1mmHg=0.133kPa),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30~145/80~95mmHg,查体:腹软,左侧中上腹可扪及一包块,质韧,活动尚可.
谭智勇栾婷王海峰王剑松左毅刚
关键词:肾上腺平滑肌肉瘤
LASS2表达对膀胱癌EJ细胞体内致瘤能力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目的]建立裸鼠原位膀胱癌种植模型和皮下膀胱癌种植模型;通过观察瘤灶的部位和数目,检测肿瘤中LASS2表达变化,同时检测增殖、凋亡等指标(Bcl-2、Bcl-xL、 Bax、Bim、caspase3、Ki-67)的变化,...
栾婷
关键词:膀胱癌
文献传递
糖代谢重编程对膀胱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0年
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的一种特殊代谢方式,肿瘤细胞通过相关基因及其信号通路,使代谢物质的数量和流向发生特定的改变从而维持其特殊的生长方式,而糖代谢是整个代谢重编程的核心。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糖代谢重编程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靶向调节膀胱癌细胞糖代谢重编程的某些过程具有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糖代谢重编程的某些中间产物或代谢酶可作为膀胱癌早期检测和评估分期及预后的分子靶标。本文就目前有关糖代谢重编程对膀胱癌发生机制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陈园付什栾婷王剑松王海峰
关键词:膀胱肿瘤糖代谢紊乱恶性肿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