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琴

作品数:6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汉口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超声
  • 3篇超声检查
  • 2篇弹性成像
  • 2篇息肉
  • 2篇常规超声
  • 2篇超声弹性成像
  • 2篇成像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期肝硬化
  • 1篇胆囊
  • 1篇胆囊息肉
  • 1篇胆囊息肉样
  • 1篇胆囊息肉样病...
  • 1篇低频超声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阴道
  • 1篇阴道超声
  • 1篇阴道超声检查
  • 1篇早期筛查

机构

  • 5篇武汉市汉口医...

作者

  • 5篇刘丽琴
  • 3篇谭杰
  • 2篇孙翔
  • 2篇孙翔
  • 1篇张静
  • 1篇熊慧妮

传媒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经我院临床初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34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 本组344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42例,其中单纯子宫内膜息肉136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子宫内膜癌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60例,误诊38例(11.05%,38/344),漏诊20例(5.81%,20/344),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敏感性为85.92%(122/142),特异性为81.19%(164/202),准确性为73.14%(286/344),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价值在于观察有无子宫息肉样病变,对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仍需行宫腔镜检查.
刘丽琴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超声
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汉口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低频超声与高频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学结果对照。比较低频超声与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的诊断效果,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术后病理学报告显示,87例患者中胆囊息肉59例(67.82%),胆囊腺肌增生症6例(6.90%),胆囊腺瘤10例(11.49%),小结节型胆囊癌12例(13.79%);低频超声检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65例,准确率为86.67%(65/75);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出73例,准确率为97.33%(73/75),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χ^2=5.797,P<0.05);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低频超声[90.00%与41.18%,97.33%与86.67%],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17、5.797,P值分别为0.013、0.016)。结论相较于低频超声,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提高了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刘丽琴张静孙翔
关键词:胆囊息肉样病变低频超声高频超声
中老年人群颈总动脉超声检测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颈总动脉超声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颈部大血管筛查的中老年人783例,采用超声检测患者颈总动脉(CCA)、CCA分叉部和颈内动脉(ICA)部粥样硬化发生情况。结果 70~81岁组CCA主干、CCA分叉部、ICA粥样硬化病变及总患病率分别为25. 46%、52. 78%、14. 35%和54. 17%,明显高于40~49岁组和50~69岁组(P<0. 05);50~69岁组CCA主干、CCA分叉部、ICA粥样硬化病变以及总患病率分别为3. 37%、15. 03%、2. 76%和25. 15%,明显高于40~49岁组(P<0. 05); 50~69岁组和70~81岁组CCA分叉部粥样硬化病变率明显高于ICA(P<0. 05);70~81岁组CCA分叉部内膜中层厚度(IMT)为(1. 48±0. 44) mm,明显高于40~49岁组和50~69岁组(P<0. 05);50~69岁组CCA分叉部IMT为(1. 35±0. 61) mm,明显高于40~49岁组(P<0. 05)。结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超声检查颈动脉分叉部有利于提高其检出率。
刘丽琴孙翔谭杰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
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对肝硬化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tissueelastog-raphy,RTE)技术和常规超声检查(Routineultrason—icinspection,RUI)对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在本院进行人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早期代偿期肝硬化组71例以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组21例。以肝组织取活检病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算并采用Z检验比较常规超声积分和实时RTE技术诊断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将92例确诊的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RTE技术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0.971)、敏感度(95.42%)、特异度(93.38%)均显著大于RUI积分诊断(依次为0.846、72.46%、86.61%),具有显著性差异(Z/x2值依次为2.844、3.127、2.547,P〈0.05);RTE技术诊断早期代偿期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0.956)、敏感度(94.58%)、特异度(93.07%)均显著大于RUI积分诊断(依次为0.738、51.65%、87.46%),具有显著性差异(Z/X。值依次为3.639、5.174、2.429,P〈0.05);RTE技术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与RUI积分诊断比较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RUI相比较,RTE技术诊断早期代偿期肝硬化具有显著优势,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诊断时效果无明显差异。
刘丽琴熊慧妮孙翔谭杰
关键词:常规超声检查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女性乳腺实性结节患者84例(105个实性结节),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实性结节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实性结节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用SPSS 20.0绘制ROC曲线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5个实性结节病理检查示:恶性结节29个,良性结节76个。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79.31%、88.15%、71.875%、91.78%)、(82.86%、72.41%、86.84%、67.74%、89.19%)、(84.76%、75.86%、88.16%、70.97%、90.54%)、(89.52%、93.10%、88.53%、71.05%、97.01%)。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高于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χ2=5.221、10.247、6.872,P<0.05)。常规超声、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35、0.867、0.806、0.793。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且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可提高乳腺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效能,临床可考虑用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刘丽琴孙翔谭杰
关键词:常规超声早期筛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