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少精
  • 3篇少精子
  • 3篇少精子症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微缺失
  • 3篇无精
  • 3篇无精子
  • 3篇无精子症
  • 3篇精子
  • 3篇Y染色体
  • 3篇Y染色体微缺...
  • 2篇染色体核型
  • 2篇染色体核型分...
  • 2篇核型
  • 2篇核型分析
  • 1篇多态
  • 1篇性染色体
  • 1篇严重少精子症
  • 1篇荧光

机构

  • 6篇河北省沧州中...

作者

  • 6篇王雪涛
  • 4篇郝小燕
  • 3篇张金彪
  • 3篇唐倩倩
  • 2篇林佳静
  • 1篇李涓
  • 1篇范洪
  • 1篇刘静

传媒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哈尔滨医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强直性脊椎炎的临床与HLA-B27分析探讨
2015年
研究强直性脊椎炎(AS)的临床特征与HLA-B27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已经确诊为AS的患者42例、同期疑似AS患者57例、同期风湿性患者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AS组、疑似AS组、风湿性患者组和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HLA-B27抗原检测,获取所有研究对象的X线片,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S组阳性率高于疑似AS组,AS组和疑似AS组的阳性率均高于风湿性患者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B27阳性率与X线片阳性率在低于2年的病程上、低于20岁年龄阶段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HLA-B27检测对腰腿痛等原因不明患者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尽早诊断强直性脊椎炎。
王雪涛林佳静
关键词:强直性脊椎炎HLA-B27
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和生殖激素水平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和生殖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对346例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生殖激素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46例患者中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19例,缺失率为5.5%,其中260例重度少精子症中Y染色体微缺失15例(5.8%),86例无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4例(4.7%),两病例组AZF区缺失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微缺失类型包括单纯AZFa微缺失1例;单纯AZFc微缺失15例;AZFb+AZFc微缺失3例。生殖激素检测结果显示,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组血清FSH水平显著高于无微缺失患者,T水平显著低于无微缺失患者。结论在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以AZFc区缺失最为常见,Y染色体微缺失是引起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郝小燕张金彪王雪涛唐倩倩
关键词:Y染色体微缺失无精子症少精子症生殖激素
溶血和脂血两种因素对HBV-ND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影响
2015年
研究HBV-ND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是否受到溶血和脂血两种因素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收的乙肝患者50例和HBV-DNA呈阴性、重度乳糜状脂血标本以及正常人标本各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制备两种水平HBV-DNA不同血脂浓度和两种水平HBV-DNA不同溶血程度的标本,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在两种水平的HBV-NDA检测中,检测结果不受不同TG浓度、溶血程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NDA并不受脂血和溶血因素的影响。
林佳静王雪涛李涓
关键词:脂血溶血实时荧光定量PCR
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及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探讨生精功能障碍的遗传学机制,为遗传咨询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00例生精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核型异常36例,异常发生率30%,同时发现AZF微缺失14例,异常发生率11.67%;280例少精子症患者,核型异常34例,异常发生率12.14%,同时发现AZF微缺失16例,异常发生率5.71%。结论染色体异常和AZF的缺失是引起男性无精子和少精子并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男性不育人群进行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和和AZF检测十分必要。
郝小燕张金彪王雪涛唐倩倩
关键词: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染色体Y染色体微缺失
2040例不孕不育及不良孕育人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2040例不孕不育及不良孕育人群的外周血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探讨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制片后进行G显带技术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56例核型异常的患者,男性染色体异常32例,女性染色体异常24例。明确了患者的发病原因。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及不良孕育的重要原因,染色体检查利于优生指导。
王雪涛范洪刘静郝小燕于巧亚
关键词:染色体不孕不育核型分析
男性性染色体多态与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2018年
目的分析男性性染色体多态与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至2017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患者作为不育组,进行生殖激素检查、精液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同时选取核型正常,正常生育后代且精液质量正常的男性、核型正常的无精子症患者、核型正常的少精子症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育组患者中,小Y染色体(Yqh-)在无精子症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少精子症患者与精子数目正常者;不育组中伴Y染色体多态的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患者与核型正常的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对照组患者比较,生殖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扩增结果表明,33.3%(10/30)的Y染色体多态患者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 Y染色体多态可能是导致男性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郝小燕张金彪王雪涛唐倩倩
关键词:无精子症少精子症Y染色体微缺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