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棠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水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难治性青光眼治疗进展被引量:14
- 2016年
- 难治性青光眼病因复杂,多种发病机制并存,药物治疗不理想,常规滤过性手术成功率低。手术失败主要原因是滤过口处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瘢痕形成使滤过口阻塞。手术治疗方法众多,联合的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术、睫状体光凝术等是难治性青光眼常用的手术方式,而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术是目前公认的难治性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方式。本文对难治性青光眼的常用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 孙小凤赖铭莹周晓棠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 季节过敏性结膜炎临床浅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与要素。方法结合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综述。结果季节过敏性结膜炎越来越受到关注。患者应尽量避免与可能的过敏原接触,局部和全身配合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予免疫抑制剂,能收到较好疗效。
- 周晓棠杨建华
-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隧道口碎核在硬核白内障中的应用研究
- 2015年
- 对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146例(162眼)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隧道口碎核的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炎症恢复情况等。术后1d视力≥0.4约88.89%(144只眼),术后1w视力≥0.4约91.36%(148只眼),术后一个月视力≥0.4约92%(149只眼),术后1d角膜水肿0级85只眼(52.46%)、Ⅰ级55只眼(33.95%)、Ⅱ级22只眼(13.58%),术后1w水肿0级91.97%(149只眼)、Ⅰ级13只眼(8.02%),术后1月角膜水肿均为0级,术中3只眼(1.85%)需行睫状沟植入人工晶体。硬核白内障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隧道口碎核术,能减少眼内操作,碎核快,对角膜内皮损伤小,是治疗硬核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周晓棠孙小凤
-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白内障摘除隧道口角膜内皮损伤晶体核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一种破坏性强、失明率高的顽固性眼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成为新的治疗趋势。本文就NVG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
- 孙小凤赖铭莹周晓棠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全视网膜光凝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碘伏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碘伏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真菌性角膜炎均采用碘伏局部烧灼联合应用氟康唑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9例,占79·1%,好转4例,占16·7%,无效1例,占4·2%。结论碘伏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周晓棠周小涛刘青云曾丽君孙小凤
- 关键词:碘伏氟康唑真菌性角膜炎
-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4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1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手术结束后,对照组给予局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局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前后的BUT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术后1周,术后1、3个月的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U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UT评分高于对照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3个月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BUT评分、角膜荧光染色结果和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周晓棠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局部用药白内障干眼症
- 蚕蚀性角膜溃疡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蚕蚀性角膜溃疡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取48例临床确诊为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患者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TP-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带状疱疹病毒抗体。结果:48例患者血清检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均为阴性。结论:蚕蚀性角膜溃疡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没有相关性。
- 周晓棠易冰周雯
- 关键词:蚕蚀性角膜溃疡带状疱疹病毒血清学检测酶联免疫法
- 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在慢性泪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分析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在慢性泪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88例,随机编号1~88,分别将奇数号患者、偶数号患者各44例纳入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耗时、出血量、术后随访时间)、临床指标(临床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出血量以及术后随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临床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组内比较术后低于术前,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观察组4.55%(2/44)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8/44)(P<0.05)。结论在慢性泪囊炎患者中应用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术中损伤,缩短患者术后康复周期,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彭礼岚范积浩周晓棠
- 关键词:人工鼻泪管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鼻腔泪囊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