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竹娟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达州市气象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强降水
  • 3篇降水
  • 3篇暴雨
  • 2篇短时强降水
  • 2篇水汽
  • 2篇物理量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动力条件
  • 1篇雨量
  • 1篇雨强
  • 1篇预警
  • 1篇中尺度
  • 1篇湿位涡
  • 1篇水汽条件
  • 1篇水汽通量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四川盆地东北...
  • 1篇配料
  • 1篇配料法

机构

  • 9篇达州市气象局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作者

  • 9篇于竹娟
  • 5篇肖鹏
  • 3篇江秀娟
  • 2篇夏利
  • 1篇郑文权
  • 1篇吕学东

传媒

  • 5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陕西气象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科技视界
  • 1篇第26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东北部春夏两次冰雹天气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ECP 1°×1°6小时再分析资料和达州CINRAD/SC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出现在四川东北部的两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都发生在高空西北气流和低层暖空气形成的不稳定层结中,均具有中等到强垂直风切变,为冰雹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0℃和-20℃层高度是影响冰雹直径的关键因素。从雷达分析得知,"7.19"冰雹为多单体线性风暴,回波结构呈块状分布,具有弱的中气旋,回波悬垂不明显,"4.20"冰雹过程回波结构呈钩状分布,具有回波悬垂和中气旋结构特征。
吕学东肖鹏于竹娟夏利江秀娟
关键词:冰雹垂直风切变中气旋
达州市“6.20-6.22”持续性强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检验与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2019年6月20日到22日,达州市出现持续性强降雨,降雨引发多起地质灾害,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本文利用达州市地质灾害环境监测站提供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资料,与基于概率分布的达州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发布的地质灾害产品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准确的降水量级预报是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基础.降水量预报偏小可能引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平台预报等级偏低,导致地质灾害漏报;反之则可能引起空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成功预报了“6.20-6.22”期间的地质灾害,按照地质行业的《标准》预报准确率达到83.3%;按照中国气象局《规范》命中率达到61.1%.各项指标表明,预警平台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于竹娟罗贵东
关键词:强降水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副高边缘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物理量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1~4日副高边缘四川省达州市连续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进行了重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指数和假相当位温垂直梯度变化与暴雨对应关系较好,850hPa比湿能很好的反映低层大气水汽含量情况,可以为暴雨预报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副高边缘偏南气流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垂直螺旋度与暴雨中心位置和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副高边缘西南气流使得垂直涡度增大,系统斜压性加强,有利于暴雨产生。
肖鹏夏利于竹娟江秀娟
关键词:大暴雨水汽通量螺旋度湿位涡
渠江流域短时强降水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利用2009—2018年达州、巴中、广安14个国家基本观测站和117个区域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分析渠江流域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小时雨强极值的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除个别年份外,2009—2018年渠江流域≥50 mm/h短时强降水每年发生频次均在10次以上,特别是2014年以后呈增加趋势。(2)渠江流域多年平均的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月际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均出现在7月。(3)渠江流域短时强降水多发生在02—08时,夜雨特征非常显著,白天随着气温升高在16时左右有一个次高峰。(4)春季渠江流域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早晨,白天不易出现短时强降水;夏季峰值在06时前后,白天午后也有一个次峰值,谷值在19—23时;秋季峰值在早晨,谷值不明显。(5)渠江流域短时强降水平均强度介于28~29 mm/h之间,2014年以后40 mm/h以上的短时强降水呈增加趋势。(6)年内最大小时雨强主要出现在5—9月,7月最多,6月次之。(7)渠江流域下游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较中上游偏少。
于竹娟罗贵东夏菲程鑫君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气候
达州主城区暴雨强度总公式计算及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根据达县站1961~2013年共53 a降水资料,采用年多个样法和年最大值法两种取样方式,用皮尔逊-Ⅲ型分布、指数分布和耿贝尔分布等三种曲线拟合样本,得到理论上的雨强-历时-重现期表(i-t-p三联表),再用最小二乘法和高斯牛顿法求解达州主城区的暴雨强度总公式参数,并对比分析了两种取样下总公式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年多个样法在低重现期明显高于年最大值法,而在高重现期高历时下,年最大值法则明显偏高。
肖鹏陈怡蓓郑文权于竹娟
关键词:暴雨强度重现期误差分析
大竹县小麦赤霉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发病趋势预报
利用1981-2008年大竹小麦赤霉病、生育期和1-4月的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赤霉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对赤霉病的预报做了初步的尝试,结果表明:利用抽穗期到乳熟期平均时段分析时,多阴雨、高湿度、少日照、低...
罗贵东于竹娟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气象条件
文献传递
基于“配料法”的渠江流域短时强降水中尺度概念模型及物理量配置
2024年
本文利用2010—2020年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基于流型辨识法和配料法,建立了渠江流域短时强降水概念模型,对抬升条件、水汽条件和不稳定条件等物理量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渠江流域短时强降水按环流形势可分为3类6型,即副高边缘低槽类、高空低槽类、副高控制类三个大类,其中副高边缘低槽类分为低涡切变型、低空急流型和混合型,高空低槽类分为冷锋低槽型和短波槽型,副高控制类只有高空冷平流型。(2)副高边缘低槽类主要集中出现在6—9月,是发生最多的一类,占总个例数的64.5%;高空低槽类是3—5月和10—11月短时强降水的主要类别;副高控制类主要出现在8月,仅占1.7%。(3)副高边缘低槽类短时强降水具有范围大、时间长、降雨强的特点,高空低槽类短时强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小于副高边缘型,副高控制类短时强降水范围一般不大,但局地性强,通常还伴有雷电大风等对流性天气。(4)渠江流域短时强降水各类型的中尺度物理量阈值对于提高区域强降水预报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罗贵东于竹娟肖鹏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中尺度配料法物理量
达州市2013年7月四次区域性暴雨时空特征分析
2013年
本文利用2013年7月四次区域性暴雨的时空特征,结合能量条件、水汽条件等指标,得出达州7月份的暴雨常在副高偏弱或周期性变化东退时产生,且达州7月份暴雨一般都为A(武都汉中切变型)、B(合作武都或汉中安康切变型)、C(横切变型)三型。水汽条件需要满足850HPA比湿大于15g/kg,700HPA比湿大于9g/kg;大气层结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动力条件较好。
于竹娟江秀娟
关键词:动力条件水汽条件
达州市近50降雨量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选取1961—2010年的达州市所辖万源、宣汉、达县、开江、大竹、渠县等6个国家气象站降雨量资料,利用距平法、模比系数差积曲线法、趋势法等对达州市降雨量的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达州市年降雨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但异常干旱的年份比异常洪涝的年份偏多,1980、2000年代略偏多,1960、1970、1990年代略偏少;而各季降雨量中,夏、冬两季降雨量呈现逐渐增多趋势,春、秋两季则为逐渐减少趋势。年际间降雨量则有丰枯交替变化的规律,且有连续的丰水年和枯水年现象,降雨量连丰、连枯持续时间最长分别为3 a,持续丰水年出现的次数多于持续枯水年出现的次数。
于竹娟肖鹏
关键词:降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