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金勇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周
  • 2篇牙周炎
  • 2篇软膏
  • 2篇米诺环素
  • 2篇米诺环素软膏
  • 2篇环素
  • 1篇碘甘油
  • 1篇牙列
  • 1篇牙列缺损
  • 1篇牙列缺损修复
  • 1篇牙周炎患者
  • 1篇盐酸
  • 1篇盐酸米诺环素
  • 1篇盐酸米诺环素...
  • 1篇生物学鉴定
  • 1篇双歧杆菌
  • 1篇投药
  • 1篇龋病
  • 1篇缺损
  • 1篇缺损修复

机构

  • 4篇海南省农垦三...
  • 4篇海南省三亚市...

作者

  • 4篇李艳莉
  • 4篇邓金勇
  • 1篇何升腾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患者机体系统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94颗患牙,按入院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各47颗,两组患者均经常规龈上洁治术及龈下刮治术等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入牙周袋内辅助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注入碘甘油,每周1次,共4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研究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系统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而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不大。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邓金勇李艳莉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碘甘油疗效
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对牙周炎患者洁治和根面平整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辅助用于洁治和根面平整(SRP)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行单纯的SRP,观察组局部应用米诺环素+SRP,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和探诊深度(PD)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I、PLI和PD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16/24)和91.7%(22/24),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辅助用于SRP治疗慢性牙周炎安全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李艳莉邓金勇
关键词:牙周炎米诺环素
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比较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牙列缺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种植修复,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牙菌斑指数(PLI)与牙周袋探诊深度(P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美观、舒适、固位等各方面修复效果满意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种植修复用于牙列缺损修复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能够提高咀嚼效率,改善牙周状况,患者对修复效果自身感受更为满意。
李艳莉何升腾邓金勇
关键词:牙列缺损
口腔双歧杆菌与儿童龋病相关性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
2015年
目的分离鉴定龋病患儿口腔中双歧杆菌的存在情况,探讨口腔双歧杆菌与儿童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9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重症龋病)16例,对照组(无龋病)13例。采集两组儿童龈上的混合菌斑和非刺激性唾液,采用改良的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对培养后形成的单菌落采用双歧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分离培养后实验组儿童菌斑和唾液样本中双歧杆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实验组检出双歧杆菌的样本中随机选取单菌落进行PCR扩增后测序,结果显示实验组菌斑60个菌落中齿双歧杆菌占81.67%、栖牙双歧杆菌占6.67%、殊形双歧杆菌占11.66%;唾液样本60个菌落中齿双歧杆菌占88.33%、栖牙双歧杆菌占3.34%、殊形双歧杆菌占8.33%。结论双歧杆菌与儿童重症龋病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儿童口腔双歧杆菌中主要菌株为齿双歧杆菌、栖牙双歧杆菌、殊形双歧杆菌,其中齿双歧杆菌比例最高,是儿童龋病的活跃菌种。
邓金勇李艳莉
关键词:儿童龋病双歧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