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红平
- 作品数:25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攀西地区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 2015年
- 文章介绍攀西地区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薯选择与处理、土壤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覆膜、苗后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旨在为本地区冬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 夏江文王玲波肖勇刘绍文董红平魏平
- 关键词: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 凉山州马铃薯“青薯9号”早春(冬)作栽培技术研究
- 2021年
- 本项研究进行了马铃薯“青薯9号”品种早春(冬)作3个种植密度根外追肥与不追肥处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种植密度在3500~4500株/667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下降,商品薯率降低;根外追肥处理比不追肥处理产量平均增产5.5%,商品薯率平均提高4.4%。结果表明:在本区域早春(冬)作种植马铃薯“青薯9号”品种以密度3500株/667m^(2)为佳,在现蕾至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
- 刘绍文董红平夏江文万幸王伟王玲波
- 关键词:青薯9号栽培
- 马铃薯增施钾肥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就马铃薯增施钾肥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在马铃薯上施用不同用量的硫酸钾,研究马铃薯在不同硫酸钾用量下的增产效果、商品薯性、植株性状表现,为今后马铃薯生产上推广使用适量钾肥提供依据。
- 夏江文魏平王玲波肖勇刘绍文董红平
- 关键词:马铃薯钾肥肥效
- 凉山州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 2021年
- 通过对5种马铃薯晚疫病防控药剂的防效试验表明:在试验区域,80%代森锰锌+10%氟噻唑吡乙酮防效最好,为75.3%;防效居第2、3位的分别是42%肟菌.戊唑醇和30%晞酰.密菌脂,防效分别为62.4%和61.2%。从鲜薯产量和产值来看,排名第1至第3的依次也是80%代森锰锌+10%氟噻唑吡乙酮、42%肟菌.戊唑醇和30%烯酰.密菌脂3种药剂。因此,建议本区域防控晚疫病时交替换使用上述3种药剂。
- 董红平刘绍文王玲波夏江文陈超
-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
- 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薯10号”种植密度与肥力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对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薯10号”进行种植密度和复合肥施肥水平的试验研究表明,该品种在667 m^2植3500穴、4000穴、4500穴三个密度中,以667 m^2植4500穴最佳;在667 m^2施复合肥60 kg、80 kg、100 kg作底肥三个施肥水平中,以667 m^2施100 kg最佳。
- 董红平刘言汪扬媚刘绍文
- 关键词:马铃薯肥力
- 凉山州安宁河谷地带早春马铃薯品种的筛选被引量:3
- 2011年
- 选择近年在安宁河谷地带种植观察表现产量高、品质好的凉薯97、会-2、抗青9-1、丽薯6号、米拉、川凉薯5号共6个品种进行了早春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安宁河谷地带选择会-2、川凉薯5号、抗青9-1和丽薯6号4个品种种植均可获得较高产量和产值。
- 刘绍文董红平夏江文陈开兰
- 关键词:早春马铃薯
- 马铃薯抗病优质高产凉薯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刘绍文徐成勇董红平李艳陈学才张荣王宗洪
- 项目针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及四川马铃薯生产上品种产量潜力低、品质不好、抗病性差、栽培耕作粗放、单产低等突出问题和对抗病、优质、高产品种的迫切需求,从国外引进特异资源,通过穿梭育种,采用优质多基因定向聚合的技术路线和多生态鉴定...
- 关键词:
-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选育
- 凉山州马铃薯贮藏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被引量:7
- 2013年
- 对凉山州马铃薯贮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 刘绍文董红平夏江文
- 关键词:马铃薯贮藏
- 攀西地区冬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本研究选择近年在攀西地区安宁河谷地带种植观察表现产量高、品质好的凉薯97、会-2、抗青9-1、丽薯6号、米拉、川凉薯5号共6个品种进行了冬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安宁河谷地带选择会-2、川凉薯5号、抗青9-1和丽薯6号4个品种种植,均可获得较高产量和产值。
- 夏江文刘绍文董红平王玲波肖勇
- 关键词:冬马铃薯
-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商品性状的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通过开展美洛迪生物有机肥、绿盛牌生物有机肥、含氨基酸有机肥料、土地源有机肥四种生物有机肥3种施肥水平(亩施300kg、亩施500kg、亩施700kg)随机区组试验,分析对马铃薯产量、商品率、主茎粗等的影响,筛选出了优良的有机肥及配比。试验结果:土地源有机肥和美洛迪生物有机肥亩施300kg处理产量分别为1956.5kg和1947.6kg,商品率分别为78.2%和77.0%,主茎粗分别为0.95cm和0.94cm,各项指标均排各处理第1、2位,可进一步在生产中示范。
- 董红平刘言刘绍文夏江文王玲波
-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施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