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婷婷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医改对四川省某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四川省某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化,为进一步优化费用结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四川某地级市三级甲等综合公立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对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医疗费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结构变动度分析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各项明细费用的变动情况。结果药品费用构成比的变动对次均门诊费用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高,达到44.88%,治疗费次之为23.86%,两者累计贡献率达68.74%,是次均门诊费用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同期引起次均住院费用变动的前3项因素依次为药品费、手术费、检查检验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分别为31.01%、21.32%、16.10%,3者累计贡献率达68.43%。结论在新医改政策的引导下,某院医疗费用结构逐步调整,需对检查检验、卫生材料变化情况保持关注;进一步争取当地相关部门支持,配合政策持续优化费用结构。
- 陆婷婷谭坤
- 关键词:新医改
- 新医改背景下四川省公立医院费用结构变化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四川省公立医院2017-2020年医疗费用结构变动情况,为进一步科学、合理控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国家卫生健康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提取四川省公立医院2017-2020年医疗费用相关数据,包括医疗费用、门诊费用、住院费用、药占比、平均住院日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7-2020年四川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结构变动度分析对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及各项明细费用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0年,四川省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的总结构变动度分别为10.19%、10.58%。引起次均门诊费用变动的主要项目是药品费用、检查检验费、治疗费,三者累计贡献率达87.54%;对于次均住院费用而言,药品费用占比变动对次均住院费用变动贡献率最高,为39.32%,检查检验费和卫生材料费,是改革后引起人均住院费用结构变动的另外两个主要费用项目,两者累计贡献率达30.34%。[结论]四川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以来,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政策落地见效,但需对卫生材料费的增长加以重点关注,通过改革联动持续优化费用结构,提升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调动内生动力,巩固改革成效。
- 陆婷婷章舒琦
- 临床路径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拟施手术患者按临床路径流程进行治疗和护理(临床路径组),并与同期同类25例按传统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手术患者(对照组)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8 d,对照组平均住院10 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3 957元,对照组平均医疗费用5 115元,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的满意率临床路径组为96.00%,对照组为56.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明显降低了住院费用,减少了住院天数,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 陆婷婷罗文君
-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医疗护理模式
-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探究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大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腹大肠癌根治术.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治疗效果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肠癌根治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传统开腹手术效果更好.
- 罗文君陆婷婷钱川许政文贾映东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大肠癌免疫功能
- 信息化新形势下某地市级医院患者就医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 2018年
- 在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医疗行业发展主流趋势的今天,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患者就医模式已成为各级医院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某地市级三级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患者就医流程创新改造,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 陆婷婷罗文君
- 关键词:就医模式
- 腹腔镜辅助大肠癌根治术对提高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意义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的大肠癌根治术对提高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的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30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150例。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分别为均多于腹腔组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7%,高于腹腔镜组的7.33%,对比差异明显(P<0.05);开腹组和腹腔镜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2.0%和72.7%;开腹组和腹腔镜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0%和92.0%,两组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大肠癌根治术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开腹手术,远期预后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实施。
- 罗文君钱川许政文陆婷婷
- 关键词: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疗效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