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桂花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C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按照心功能分级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每晚口服。结果治疗后14 d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T-proBN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T-proBN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NT-proBNP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CHF,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NT-pro BNP水平。
- 苏学东缪素琼汪桂花邓成英张琼谭涛王志刚杜丽霞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阿托伐他汀
- “战狼”有望,红斑狼疮治疗有了新进展
- 2021年
- 人们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上古名医希波克拉底就曾描述过一种给人带来巨大痛苦的皮炎,其病变形似被狼咬过的痕迹,他将这一疾病命名为“痛苦的被啃咬的皮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才意识到红斑狼疮可能并非单纯皮肤疾病,有医生提出红斑狼疮除了表现为皮肤红斑,还会伴有关节炎、淋巴结肿大、肾脏病变和心肺受损等,甚至某些没有皮肤病变的患者也会出现内脏病变,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 汪桂花
- 关键词:内脏病变疾病命名希波克拉底皮肤红斑皮肤病变
- 从症状认识系统性红斑狼疮
- 2021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一名词,相信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在青年女性中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疾病,其发病后病症一般都十分明显,仿佛时刻在提醒患者:你生病了。那么,系统性红斑狼疮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疾病?可能带来哪些后果?是否可以治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会侵犯全身多个系统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目前学界多认为,它主要是人体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组织引起的。其发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及雌激素有关,阳光暴晒、使用某些药物、感染等可诱发此病加重。
- 汪桂花
- 关键词:阳光暴晒人体免疫系统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病因不明高发病率青年女性
- 百令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 mg/(kg·d),连续治疗60 d后逐渐将剂量减至1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百令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免疫功能指标、白介素-6(IL-6)、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肌酐(Scr)、微量白蛋白尿(m Alb)和系统性狼疮性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9%、91.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和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Cys-C和Hcy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Cys-C和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m Alb和SLEDAI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m Alb和SLED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狼疮性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IL-6、Cys-C和Hcy水平,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汪桂花苏学东吴煜
- 关键词:百令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狼疮性肾炎白介素-6血清胱抑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