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晖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形制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取向
  • 1篇生态
  • 1篇饰品
  • 1篇视域
  • 1篇双能
  • 1篇双师
  • 1篇人工智能
  • 1篇宗教
  • 1篇文化
  • 1篇蒙古族
  • 1篇民族
  • 1篇民族文化
  • 1篇精神视域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模式
  • 1篇教学模式研究
  • 1篇教学融合
  • 1篇工匠

机构

  • 4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杨小晖
  • 1篇米高峰

传媒

  • 1篇网印工业
  • 1篇内蒙古大学艺...
  • 1篇美术教育研究
  • 1篇工业设计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民族文化生态语境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
2020年
该文从民族文化生态发展的角度,探讨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民族文化作为地域环境中的隐性资源,可以将其融入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等,以此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拓设计思维,进而实现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生态的发展。
杨小晖
关键词:民族文化生态
浅议蒙古族宗教饰品的形制与审美取向
2017年
作为蒙古族传统饰品的组成部分,宗教饰品有其独特的形制特征与内容丰富的民族审美情趣内涵。宗教饰品在仪式场域中通常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既与极具象征意味的饰品本身形制有关,又是在民族自身审美文化之上的集中体现。与传统的蒙古族生活饰品对照来看,宗教饰品因其自身的特性使得其形制和材料有所不同,在传承与流变中彰显着民族文化价值。
杨小晖
关键词:蒙古族形制审美取向
工匠精神视域下设计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
2025年
以工匠精神为视角,探讨了设计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分析了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教学水准、塑造双师双能、培育工匠精神、砺炼扎实技艺、竞赛融入教学、设计赋能产业等重要意义。阐述了教学模式如何促进赛教结合、培育工匠精神、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增强创新能力和提升教学质量。最后,提出了构建数智模式、提升教学能力、扩展学科交叉和突破专业壁垒等建设性策略,以期为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看法和教学参考。
杨小晖
AIGC设计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被引量:6
2023年
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成)作为数字时代的前沿技术,成为当下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和构建文化数字化的有力引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人工智能生成设计以其丰富多样的外化呈现、海量内容存储、先进文化经济样态的属性彰显着AIGC设计多元主体、智能体验、精准传播和科技与人类和谐共生的诸多优势。通过对于AIGC设计过程中文化内容挖掘、非遗数字品牌打造以及强化AI技术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AIGC设计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提出建议和策略。
杨小晖杨小晖
关键词:人工智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