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学文
-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绵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析如何有机结合腹部超声(TAS)和阴道超声(TVS)提高异位妊娠(EP)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8年TAS误诊、漏诊和声像图显示不满意的49例EP患者结合TVS检查。结果TAS误诊9例;漏诊2例;声像图显示不满意38例。结合TVS检查超声诊断为EP,所有患者最后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论TAS对EP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可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杜学文邓素梅周青陈琦
- 关键词:TASTVSEP
- 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性被引量:2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对提高异位妊娠诊断准确性的意义。方法:对门诊疑为宫外孕的49例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对误诊、漏诊和声像图显示不满意者结合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腹部超声确诊32例,占65.3%;误诊6例,占12.2%;漏诊1例,占2.0%;显示不满意10例,占20.4%。结合阴道超声对误诊、漏诊和腹部超声显示不满意者确诊15例,占88.2%,整个准确率由原来的65.3%提高到95.9%。结论: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相对较低,而结合阴道超声可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杜学文杨玉敏邓素梅
- 关键词: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异位妊娠
- 孕早期不典型葡萄胎超声诊断92例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分析孕早期不典型葡萄胎的超声误诊原因,进一步明确其与胚胎停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我院2008年超声诊断为胚胎停育的92例患者均行清宫术,术后将组织物送病检。结果:有9例病检为葡萄胎,其中水疱状胎块7例,部分性葡萄胎2例。结论:不典型葡萄胎与早孕期流产致胚胎停育单纯从临床表现、声像图等方面二者难以区别,还应结合血清β-HCG生化检查和宫腔诊刮物病检综合分析得出最终诊断。
- 杜学文周青陈琦邓素梅
- 关键词:妊娠初期
-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血流分析在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血流分析在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早期宫颈癌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均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血流分析,比较两组血流参数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结果观察组49例肿块内血管丰富,走形杂乱,其丰富的彩色血流呈"火球"状或网状,11例宫颈局部血流较丰富,三维成像后可见数支条状或"短棒"状血管,但无"火球"状表现;对照组宫颈仅显示宫颈内无或少许血流信号。两组VI、FI、VFI值随病变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其宫颈血流信号随着宫颈病变升为恶性而明显增强,观察组定量血流分析参数值VI、FI、VFI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血流分析参数VI、FI、VFI可提供宫颈肿块内血流情况,评估早期宫颈癌肿瘤血管生成,了解局部血供特点及血管生成状况,为早期宫颈癌的筛查诊断提供了重要诊断信息。
- 文国慧肖潇杜学文文建
-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诊断
- 超声检查在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绵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超声检查的20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按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DVT组(n=47)和对照组(n=153)。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和相关指标,并总结下肢DVT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和转归。结果DVT组孕产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合并妊娠高血压的比例、不对称性下肢水肿的比例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发生下肢DVT的孕产妇中,有39例在产后检出,有8例在产前检出。9例孕产妇的下肢DVT发生在髂股静脉,31例孕产妇的下肢DVT发生在胫后静脉和小腿肌间静脉,7例孕产妇的下肢DVT同时累及股静脉、胫后静脉和小腿肌间静脉。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DVT组患侧下肢的股浅静脉、内侧腓肠静脉、腘静脉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股总静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深静脉管壁增厚、深静脉管壁毛糙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7例下肢DVT孕产妇接受了为期7~14天的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超声复查结果显示DVT溶解,无患者发生肺栓塞和治疗相关出血。结论超声检查可便捷、准确检查出孕产妇下肢DVT,D-二聚体检测的辅助意义不明显,对疑似下肢DVT的孕产妇可考虑直接进行超声检查。
- 邓素梅邓小芹曹晓辉杜学文梁秀清
- 关键词:超声孕产妇深静脉血栓
- 孕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miR-339-5p和SIRT3检测对胎儿心脏畸形和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孕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血清微小RNA-339-5p(miR-339-5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对胎儿心脏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绵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4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诊断为胎儿心脏畸形的孕早期孕妇作为心脏畸形组,62例诊断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孕早期孕妇作为染色体异常组,另选取72例胎儿正常的孕早期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胎儿静脉导管超声参数: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A)、心室舒张期峰值速度(D)、心室收缩期速度(S)、a波最大速度(TA_(max))及搏动指数(P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IRT3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339-5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心脏畸形胎儿及染色体异常胎儿血清miR-339-5p、SIRT3水平与超声血流参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血流参数和miR-339-5p、SIRT3水平对胎儿心脏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价值。结果心脏畸形组、染色体异常组PI、miR-339-5p高于对照组,A、D、S、TA_(max)、SIRT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畸形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血清miR-339-5p与A、D、S、TA_(max)呈负相关,与PI呈正相关(P<0.05);SIRT3与A、D、S、TA_(max)呈正相关,与PI呈负相关(P<0.05)。A、D、S、TA_(max)、PI、miR-339-5p、SIRT3单独及联合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702、0.780、0.788、0.752、0.752、0.801、0.978,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AUC分别为0.763、0.724、0.738、0.835、0.822、0.857、0.795、0.989。结论孕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血清miR-339-5p、SIRT3检测可有效提高胎儿心脏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诊断率。
- 邓素梅杜学文邹丹
- 关键词:胎儿心脏畸形染色体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
- 超声测量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对分娩方式和围产儿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究不同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对孕妇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60例有剖宫产史且再次妊娠的孕妇,使用超声诊断仪测量孕妇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根据瘢痕厚度将其分为Ⅰ级组(72例,厚度>3 mm)和Ⅱ级组(88例,厚度2~3 mm)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缩宫素用量、总产程以及住院时间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异常胎盘情况;比较两组阴道试产成功率和转剖宫产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Ⅰ级组产后24 h出血量和缩宫素用量均低于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1,t=16.056;P<0.05);两组手术时间、总产程及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Apgar评分、窒息、胎盘早剥及胎盘粘连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Ⅰ级组阴道分娩成功率高于Ⅱ级组,且剖宫产率较低,其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115,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9,P<0.05)。结论:不同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对分娩方式和围产儿结局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3 mm的孕妇再次妊娠后阴道试产成功率较低,还可能提升前置胎盘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此类孕妇阴道试产转剖宫产的风险较高,应提前做好准备,降低子宫破裂风险。
- 杜学文邓素梅周青王禾邓小芹
- 关键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
- 超声测量在评估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胎盘植入风险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超声测量孕囊下缘与子宫瘢痕距离、晚孕期瘢痕厚度、胎盘厚度对胎盘植入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绵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351例,按照是否存在胎盘植入分为胎盘植入组(20例)和非胎盘植入组(331例),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胎盘植入风险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胎盘植入组年龄、孕次、人工流产次数、孕囊下缘与子宫瘢痕距离、晚孕期瘢痕厚度、胎盘厚度、术中出血量、胎盘植入量化总分等方面显著高于非胎盘植入组(P<0.05)。胎盘植入组手术时间更长(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人工流产次数、孕囊下缘与子宫瘢痕距离、术中出血量、胎盘植入量化总分是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胎盘植入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显示,χ^(2)=5.761,P=0.674,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AUC为0.85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4%、100.0%,准确率为95.4%。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胎盘植入风险和人工流产次数、孕囊下缘与子宫瘢痕距离、术中出血量、胎盘植入量化总分等多个因素有关,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陈琦周青蒋维静刘星余杜学文
- 关键词:剖宫产再次妊娠胎盘植入
- 超声检测羊水泥联合宫颈长度及宫颈前角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测羊水泥联合宫颈长度及宫颈前角在预测孕妇妊娠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的386例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正常组247例和妊娠不良组139例,应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和宫颈前角,并观察有无羊水泥,比较两组上述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诊断效能。结果妊娠不良组宫颈长度小于妊娠正常组,宫颈前角、羊水泥阳性占比均大于妊娠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长度、宫颈前角、羊水泥均为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11、2.632、3.658,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宫颈长度、宫颈前角、羊水泥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811、0.712(均P<0.001),三者联合应用的AUC为0.881(95%可信区间:0.815~0.959,P<0.001),高于其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者联合应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1%和88.67%。结论羊水泥联合宫颈长度及宫颈前角在预测孕妇妊娠结局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曹晓辉杜学文刘森容袁流杨敬红邓素梅
- 关键词:超声检查宫颈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