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CT
  • 1篇血性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检出率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肝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三维重建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食疗
  • 1篇食疗方
  • 1篇水痘
  • 1篇随访

机构

  • 7篇佳木斯市传染...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宝清...

作者

  • 7篇杨凯
  • 1篇王凤芝
  • 1篇杨良
  • 1篇张明立
  • 1篇张明利
  • 1篇姜明霞
  • 1篇李东一

传媒

  • 3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8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以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比较Hp感染阳性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各年龄段、肝功能等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患者之间的H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功能等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年龄、肝功能等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因素。
杨凯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影响因素
成人距骨缺血性坏死1例
2002年
杨凯张明立
关键词:成人
肺泡微石征的X线、CT表现及随访观察
2002年
目的:探讨肺泡微石征的X线、CT表现和发展变化规律。方法:搜集2例同胞肺泡微石征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X线平片及CT的长期随访变化。结果:2例胸片均呈典型的“暴风砂”状改变。与18年前胸片相比、肺内微结节和间质纤维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常规CT示2例患者两肺实质内均是对称性分布的弥漫性微结节影,以中下肺野的胸膜下及气管血管束周围最为密集。纵隔窗内见肺野内结节影和钙化影形成“白描征”和“火焰征”。
张明利杨凯
关键词:随访观察肺疾病X线诊断CT
颌面部骨折的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李东一李英洲闫忠庆杨凯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CT三维重建
中西医结合治疗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
2025年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肺部感染(气阴两虚型、痰湿阻肺型)的疗效。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传染病院2021年6月-2024年8月入院诊疗经中医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型42例、痰湿阻肺型44例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种类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百合固金汤合生脉饮加减、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CD_(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PCT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后,研究组(气阴两虚型、痰湿阻肺型)患者CRP水平分别为(10.37±5.94)、(13.58±6.98)mg/L均低于对照组(P<0.001、P=0.011),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8、0.873);治疗28 d后研究组(气阴两虚型、痰湿阻肺型)CD_(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为(102.24±57.94)、(101.82±62.43)个/μl均高于对照组(P=0.048、0.039),中医辨证联合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气阴两虚型、痰湿阻肺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25、0.014)。结论百合固金汤合生脉饮加减、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AIDS合并肺部感染可降低炎性反应,提升CD_(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刘秋实杨凯姜明霞
关键词:气阴两虚痰湿阻肺疗效
治疗麻疹的食疗方
2007年
杨良王凤芝杨凯
关键词:麻疹病毒食疗方急性传染病呼吸道传播鼻塞流涕传染期
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比较研究对水痘患者分别使用阿昔洛韦与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佳木斯市传染病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接诊的125例水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退烧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持续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用药后药物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中使用更昔洛韦治疗水痘比阿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更快起到退烧作用、且药物副反应低。
杨凯
关键词:水痘更昔洛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