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璐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1篇动脉
  • 1篇心病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危险
  • 1篇血管
  • 1篇再次住院
  • 1篇再住院
  • 1篇诊治
  • 1篇诊治体会
  • 1篇术后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住院
  • 1篇注射液
  • 1篇注射液治疗

机构

  • 4篇遂宁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马俊杰
  • 4篇庞璐
  • 1篇刘勇
  • 1篇钱川
  • 1篇唐雪梅

传媒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对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108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吸氧、抗感染、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60 ml/天;治疗前后对心力衰竭、NT—proBNP及血气分析评定。结果: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8例,无效12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72.2%;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34例,无效5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88.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T—proBNP较对照组改善亦明显(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气分析结果得到明显改善:PaO2、SaO2升高,PaCO2降低(P<0.01)。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可提高疗效。
马俊杰庞璐唐雪梅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肺心病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
老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9例诊治体会
2012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老老年与中年患者危险因素、检查结果、心脏结构功能、诊断治疗的不同点。方法选择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98例ACS患者,分为老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每组49例,比较两组间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脏结构功能、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ACS老老年患者,NT-proBNP、hsCRP、心脏结构功能异常高于中年组(P<0.01),而TG水平却低于中年组(P<0.05);容易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并发症(P<0.05)。结论老老年ACS患者NT-proBNP、hsCRP水平高于中年患者;心脏结构及电活动异常多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马俊杰罗贵全庞璐
关键词:老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静脉胺碘酮治疗老年腹部术后快速心律失常48例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静脉胺碘酮应用于老年腹部术后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腹部术后快速心律失常4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24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乙酰毛花苷,治疗组24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胺碘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治疗组用药后24h心室率降为(118±8)次/min,48h心室率降为(76±6)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后(148±8)次/min及(132±6)次/min;治疗组约有16.7%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与对照组(12.5%)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静脉胺碘酮对老年腹部术后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马俊杰钱川庞璐
关键词:快速心律失常静脉胺碘酮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次住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01-2013-10有住院史的CHF门诊患者201例进行1年期随访,将在此期间需要住院患者作为再住院组,另选同期与CHF无关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先行对比两组人口学资料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患者再住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1年期成功随访201例CHF患者,其中再次住院者39例,占19.40%。再次住院者年龄、平均动脉压、心功能Ⅱ-Ⅲ级、心脏射血分数(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房性期前收缩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F、NT-proBNP和房性期前收缩(APB)可能是预测CHF患者再次住院的危险因素,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81、0.78、0.78。结论:随访因CHF住院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利于及时住院干预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马俊杰庞璐刘勇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再住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