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洁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变化
  • 1篇短期预后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脑栓塞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滤过
  • 1篇血液滤过治疗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 1篇源性
  • 1篇栓塞
  • 1篇脓毒
  • 1篇综合征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哮喘
  • 1篇哮喘患者
  • 1篇滤过治疗

机构

  • 3篇遂宁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钟洁
  • 1篇梁华君
  • 1篇唐敏
  • 1篇李亚鹏
  • 1篇陶宁
  • 1篇胡建平
  • 1篇何诚

传媒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SOCS-1、SOCS-3表达及与Th17/Treg失衡的关系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SOCS-3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Th17/Treg失衡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9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诊治过敏性哮喘患者60例为哮喘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2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OCS-1、SOCS-3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IL-17+T细胞(Th17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IL-17、IL-23、TGF-β1、IFN-γ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过敏性哮喘患者Th17/Treg比值与SOCS-1、SOCS-3 mRNA表达水平相关性。结果哮喘组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Th17/Treg比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15.726、2.665、15.074,P均<0.01);哮喘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OCS-1、SOCS-3 mRNA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上调(t=10.805、4.709,P均=0.00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患者血清IL-6、IL-17、IL-23、TGF-β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FN-γ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26.648、11.963、6.844、58.921、8.900,P均=0.000);哮喘组患者FEV1、FVC、FEV1%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12.316、6.142、35.372,P均=0.000);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SOCS-1、SOCS-3 mRNA表达水平与IL-6、IL-17、IL-23、TGF-β1水平均呈正相关(SOCS-1:r=0.576、0.365、0.525、0.478,P均<0.01;SOCS-3:r=0.463、0.427、0.364、0.415,P均<0.01),与IFN-γ水平均呈负相关(r=-0.549、-0.562,P均<0.01),SOCS-3 mRNA水平与SOCS-1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471,P<0.01);SOCS-1、SOCS-3 mRNA与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r=0.488、0.606,P均<0.05)。结论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SOCS-1、SOCS-3表达上调,与Th17/Treg失衡及炎性因子异常表达有关,可能参与过敏性哮喘发生。
钟洁陶宁赵利何诚胡建平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
脓毒患者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后肝素结合蛋白变化及对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脓毒患者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治疗后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HBP)变化及对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7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重症医科学(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脓毒患者142例,依据患者HVHF治疗后是否发生ARDS事件,将其分为非ARDS组(96例)和ARDS组(46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治疗后7 d内的HBP变化。多因素logistic分析ICU中脓毒患者HVHF发生ARDS的独立影响因素;局部加权散点平滑算法(local weighted scatter smoothing algorithm,LOWESS)分析治疗前HBP水平与脓毒患者HVHF治疗后并发ARDS相关指标的曲线关联;交互作用分析治疗前HBP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间的交互作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探究治疗前HBP水平与脓毒患者HVHF治疗后并发ARDS的剂量关系。结果:经过治疗后7 d,ARDS组患者HB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RDS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指标,如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缩血管肽-1(endothelin-1,ET-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HBP是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WESS方法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HBP水平与脓毒患者HVHF治疗后并发ARDS的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氧浓度分数(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_(2),FiO_(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均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关系(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HBP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间均未见明显的相加和相乘交互作用(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治疗前HBP水平与脓毒患者HVHF治疗后并发ARDS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治疗前HBP>39 mmol/L时,并发ARDS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ICU�
黄定坤钟洁李亚鹏
关键词:高容量血液滤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心源性脑栓塞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源性脑栓塞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48例,按照7∶3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组174例和验证组74例。根据预后情况,再将建模组分为预后良好A组136例和预后不良A组38例;再将验证组分为预后良好B组57例和预后不良B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情评价指标及血清学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高血压合并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采用模型系数的Omnibus检验和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高血压合并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7.40%。建模组及验证组中,预后不良组入院时NIHSS评分、HAS-BLED评分及血清PRDX1、ADAMTS-1、PTX3水平、梗死灶直径≥3 cm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HAS-BLED评分及血清PRDX1、ADAMTS-1、PTX3均是高血压合并心源性脑栓塞短期预后影响因素(P<0.05)。利用上述5个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可知,Omnibus检验结果显示,χ^(2)=146.13,自由度(df)=2,P<0.001,提示模型构建有效;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5.385,df=9,P=0.734,提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的AUC为0.844(95%CI 0.781~0.894),预测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84.56%,验证组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3.78%(62/74)。结论基于高血压合并心源性脑栓塞短期预后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有助于医务工作者早期识别不良预后,采取正确治疗决策。
唐敏蒋仕蓉梁华君钟洁曾婷
关键词:高血压心源性脑栓塞短期预后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