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勇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行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晚期卵巢癌并大、中量腹腔积液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行腹腔热灌注联合静...
- 岳丽娟侯新丽薛辉薛玲高翔沈勇袁亮张晶晶朱宏财
- 关键词:卵巢癌腹腔积液热灌注化疗静脉化疗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晚期乳腺癌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对照组23例晚期乳腺癌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21 d为一个周期。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和化疗毒性评价标准(CTCAE),判断近期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肿瘤控制率为83.3%(15/18),对照组为78.3%(18/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94,P>0.05);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抑制χ2=9.23;疲乏χ2=4.96;恶心、呕吐χ2=4.98;腹泻χ2=4.45;皮疹χ2=5.03,P均<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低。
- 岳丽娟侯新丽薛辉薛玲高翔沈勇袁亮张晶晶朱宏财
- 关键词:顺铂乳腺肿瘤
- GGT水平预测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效果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评估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水平预测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结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前血清GGT水平,以50 U/L为界限,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65例和低表达组45例。高表达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60岁33例,≤60岁32例。低表达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60岁24例,≤60岁21例。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 rate,LCR)。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GGT水平和临床特征对生存结果的影响。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低表达组ORR、LCR均高于高表达组[51.11%(23/45)比32.31%(21/65)、80.00%(36/45)比32.31%(55/65);χ^(2)=11.690、7.948,均P<0.05]。高表达组门静脉癌栓、较高的美国东部肿瘤合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较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长径>5 cm及较高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患者占比均高于低表达组(均P<0.05)。随访2年后,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生存率分别为75.56%(34/45)、53.84%(35/65),中位PFS分别为11.0个月和5.0个月,中位OS分别为21.0个月和13.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表明血清GGT水平、门静脉癌栓、ECOG评分、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长径、肿瘤形态、AFP水平是HCC患者P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低GGT表达组在治疗反应和生存结果上均优于高GGT表达组。
- 沈勇郑春梅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Γ-谷氨酰转移酶经动脉化疗栓塞索拉菲尼
- GLUT-1、CDK4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 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进行病理学检查,随访时间为3年。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GLUT-1、CDK4含量。分析原发性肝癌组织中GLUT-1、CDK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GLUT-1、CDK4与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关系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癌组织中GLUT-1、CDK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28%(57/86)、62.79%(54/86),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2.09%(19/86)、18.60%(16/86)(P<0.05)。肝癌组织GLUT-1阳性表达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42.11%(24/57),明显低于肝癌组织GLUT-1阴性表达患者的79.31%(23/29)(P<0.05);肝癌组织CDK4阳性表达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46.30%(25/54),明显低于肝癌组织CDK4阴性表达患者的68.75%(22/32)(P<0.05)。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LUT-1、CDK4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进展及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 冯仕川沈勇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GLUT-1CDK4病理特征预后
-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行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晚期卵巢癌并大、中量腹腔积液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行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40例,行单纯的静脉化疗。治疗组采用顺铂腹腔热灌注联合紫杉醇静脉化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化疗,观察两组的腹水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腹水控制率为78.3%,对照组为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可有效的控制卵巢癌患者恶性腹腔积液,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 岳丽娟侯新丽薛辉薛玲高翔沈勇袁亮张晶晶朱宏财
- 关键词:卵巢癌腹腔积液热灌注化疗静脉化疗
- 重组人尿激酶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中的疗效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9例接受置管溶栓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30例接受尿激酶(UK)溶栓(A组),29例接受rhPro-UK溶栓(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静脉通畅评分、健患肢周径差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溶栓后,A组静脉通畅评分为(2.33±1.24)分,明显高于B组的(1.69±0.85)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股部周径差值和小腿周径差值分别为(1.18±1.00)cm和(1.03±0.61)cm,均高于B组的(0.64±0.63)cm和(0.71±0.47)c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0%(9/30),高于B组的20.69%(6/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置管溶栓治疗中,应用rhPro-UK治疗的溶栓效率高于UK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 沈勇郑清华杨艳权建军崔文宁李兰兰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介入治疗胃左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0年
- 胃动脉瘤(gastric artery aneurysms,GAAs)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内脏动脉瘤,据报道,高达90%的GAAs患者意外地出现了破裂[1]。约2/3的破裂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而1/3的病例破裂进入腹膜腔[2]。尽管GAAs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更为常见,但位于胃壁外的动脉瘤引起的腹腔内出血更为迅速,也更隐蔽,而且往往是致命的。胃左动脉瘤(left gastric artery aneurysms,LGAAs)破裂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破裂后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发病隐匿,诊断困难。以往大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介入材料的发展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治疗LGAAs已成趋势[3]。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近期成功介入治疗的1例LGAAs破裂出血的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就LGAAs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其介入治疗予以报道。
- 权建军卢翔郑清华沈勇聂朝辉
-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
- 导管抽栓辅助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导管抽栓辅助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单纯置管溶栓治疗的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照组)与接受导管抽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的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患侧-健侧下肢周径差值、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侧-健侧下肢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导管抽栓联合置管溶栓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安全可靠。
- 沈勇权建军卢翔王辉李诗城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置管溶栓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