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勇
-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骨科诊治的106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观察组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疗效、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时机体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并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时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伤椎Cobb’s角及椎管占有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时,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89%)低于对照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可获显著疗效,有助于减轻机体疼痛感及应激反应,促进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 谢勇
- 关键词:急性脊柱创伤
- 关节镜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李平运葛新谢勇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关节镜
-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修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究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修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修复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修复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谢勇
- 关键词:膝关节镜康复训练半月板
- 空心拉力螺钉联合抗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Hoffa骨折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空心拉力螺钉联合抗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Hoffa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Hoffa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空心拉力螺钉联合抗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HS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空心拉力螺钉联合抗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Hoffa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HS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
- 谢勇
- 关键词:HOFFA骨折螺钉内固定术优良率HSS评分
- 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比较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骨折复位指标水平、关节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为、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尺桡骨高度差、桡骨尺偏角、桡骨掌倾角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关节恢复优良率,效果优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
- 谢勇
- 关键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复位
- PFNA与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
- 2015年
- 探析PFNA与Gamma钉进行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观察组采用PFNA,对照组采用Gamma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症治疗优良率约为91.2%,对照组患者病症治疗优良率约为84.7%,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PFNA进行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突出,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谢勇
- 关键词:PFNAGAMMA钉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1年
- 胫骨平台属膝关节重要负荷型结构,当其骨折时,会对患者膝功能造成较大损害,因此及时有效的科学治疗,可避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目的是以恢复患者膝功能为主[1-3]。传统切开复位内固术可一定程度复位骨折,使骨折固定较为稳定,但手术切口较大,局部软组织受损较重,术后不易愈合,影响治疗效果。
- 谢勇
- 关键词:膝关节活动度骨折固定
- 髌上入路、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对比分析
- 2015年
- 探究分析髌上入路、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 月到2015 年2 月期间接收的50 例胫骨干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 例,对照组采用髌韧带入路,观察组采用髌上入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膝关节疼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膝关节疼痛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胫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过程中采用髌上入路以及髌韧带入路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术后膝关节疼痛方面,采用髌上入路优于髌韧带入路,掌握髌上入路入路适应症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谢勇
- 关键词:髓内钉内固定胫骨干骨折
- 双柱型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双柱型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年2月~2007年5月共收治双柱型髋臼骨折1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的Kocher-Langenbeck入路(改良K-L入路),钛质重建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4年,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4例,复位满意2例。根据d′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优13例,良3例。[结论]双柱型髋臼骨折诊断明确后,应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K-L入路治疗,能够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并采用钛质重建钢板固定,骨折端固定牢固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 王洪林闵繁红谢勇薛雷栾洪佳
- 关键词:髋关节损伤
- 髋关节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 2021年
- 髋关节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肢体畸形外旋、短缩等,导致患者活动受阻,严重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1,2]。内固定术利用加压方式促使骨折对位恢复,但愈合时间较长,术后需长期卧床,易产生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3]。人工髋关节置换将金属材料假体置入受损关节面内,可重建骨距,增加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的承受力,恢复生物性能。基于此,选取我院8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 谢勇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髋关节骨折肢体畸形关节面愈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