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辉 作品数:13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部县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生脉注射液加大剂量维生素C防治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加大剂量维生素C防治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溶栓标准的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及大剂量维生素C;观察胸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心电图、心肌酶、并发症及4周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及4周内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生脉注射液及大剂量维生素C可防治尿激酶溶栓治疗AMI再灌注损伤并具有较满意的安全性。 何友作 李婉琳 杜松白 冯绍兵 周广政 余安清 刘正辉 高兴玉关键词:心肌梗塞 溶栓疗法 再灌注损伤 生脉注射液 维生素C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及调脂作用与安全性。方法7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优化药物治疗,B组为优化药物治疗加辛伐他汀20mg/d,C组为优化药物治疗加辛伐他汀40mg/d,均治疗4周,健康对照组不予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及疗程结束后查hs-CRP及血脂水平,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1)ACS患者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辛伐他汀20mg与40mg治疗4周后,均能显著降低hs-CRP、TC、LDL-C及TG水平(P均<0.01),其中40mg剂量组的疗效明显优于20mg剂量组。结论ACS患者hs-CRP显著升高,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早期大剂量辛伐他汀调脂干预,能安全更有效地抑制此类炎症反应及脂质过氧化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何友作 袁尚恒 刘正辉 杜松柏 赵劲 高兴玉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反应蛋白 辛伐他汀 新糖友,治疗绝不能等! 2020年 最新的糖尿病发病率数据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现实: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并且呈迅猛发展趋势,糖尿病新患者与日俱增。对这些初上"战场"的"新糖友"而言,一确诊就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接受规范合理的治疗,警惕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这些能让他们在与糖尿病的"交战"中从容不迫。 刘正辉关键词:糖尿病 发病率 并发症 探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 2019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采取安慰剂的治疗方法,观察组100例患者采取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结节体积大小及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T4、TSH水平和甲状腺结节体积大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发生心悸、失眠、头痛和手抖等不良反应的概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采取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理想,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FT4和TSH水平及甲状腺结节体积大小,还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刘正辉关键词:左甲状腺素 良性甲状腺结节 小剂量 临床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分析及其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人群中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初诊不伴有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82例,收集记录所有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测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析其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本纽3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217例(56.81%)存在糖代谢异常,其中DM患病率为15.97%,IGR患病率为40.84%;腰围、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程、SBP、TC、LDL—C是糖耐量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DM的独立危险因素;饮酒、BMI、高血压家族史、LDL—C是糖耐量正常高血压患者IG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较高的糖代谢异常率,腰围、饮酒、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程、BMI、SBP、TC、LDL—C是糖耐量正常EH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正辉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糖调节异常 糖尿病 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09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冠心病的治疗成为临床医学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我院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刘正辉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疗效观察 冠心病 人口老龄化 生活水 发病率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肱动脉流量介导性舒张功能异常及生脉液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肱动脉流量介导性舒张 (FMD)功能变化及生脉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CHF患者 6 0例随机分两组 :常规治疗组 (2 8例 ) ,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生脉液组 (32例 )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液 2 0~ 4 0 m l静滴 ,1次 / d。疗程 14 d。疗程前后分别进行肱动脉血管超声检测及运动耐量试验。正常对照组2 0例 ,不予任何治疗。结果 :1生脉液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P<0 .0 1) ,心衰纠正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显著缩短 (P<0 .0 1) ,运动耐受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延长。 2 CHF患者肱动脉 FMD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弱 (P<0 .0 1)。3生脉液组生脉液干预后肱动脉 FMD活性显著增强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CHF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生脉液通过增强 FMD活性 ,对该病具有治疗作用。 何友作 李秀华 李春勇 赵旭芬 李婉林 刘正辉 高兴玉关键词:内皮功能 生脉液 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辛伐他汀干预对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辛伐他汀干预对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14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 d)≥6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 g/d,对照组(55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8%和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射血分数、6发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全面拮抗神经-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降低病死率。 何友作 袁尚恒 高兴玉 刘正辉 杜松柏关键词:辛伐他汀 心室重塑 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7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4例)为常规药物治疗,B组(26例)为常规药物治疗加辛伐他汀20 mg/d,C组(28例)为常规药物治疗加辛伐他汀40 mg/d,疗程均为10 d。每日心电监测并记录心律失常,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参数、检测肝肾功能及心肌酶学。结果辛伐他汀20 mg与40 mg治疗10 d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NYHA分级显著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P<0.01),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其中40 mg剂量组的疗效明显优于20 mg剂量组。结论早期大剂量辛伐他汀干预能安全有效地改善ACS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且呈剂量依赖性。 何友作 袁尚恒 刘正辉 杜松柏 高兴玉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功能 心律失常 辛伐他汀 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及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44例)药物控制血糖加辛伐他汀20mg/d,B组(42例)药物控制血糖,均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用药前及疗程结束后查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A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hs-CRP均显著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在调节血脂的同时还能明显降低血清CRP水平,提示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能对糖尿病终点事件的发生有干预治疗作用。 袁尚恒 何友作 杜松柏 刘正辉关键词:糖尿病 C反应蛋白 辛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