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东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疗效
  • 4篇螺杆菌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慢性
  • 2篇阳性
  • 2篇幽门螺杆菌阳...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胃炎
  • 2篇溃疡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序贯
  • 1篇序贯疗法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肠病

机构

  • 9篇遂宁市中医院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内江市第一人...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内江市第二人...
  • 1篇内江市中医医...
  • 1篇四川省中西医...
  • 1篇眉山市中医医...
  • 1篇四川省安岳县...
  • 1篇大邑县中医医...

作者

  • 9篇陈东
  • 4篇陈燕
  • 3篇唐曙光
  • 1篇张初民
  • 1篇蹇贻
  • 1篇江永苏
  • 1篇邱春华
  • 1篇李良平
  • 1篇张旭
  • 1篇何卫明
  • 1篇廖静
  • 1篇向玲
  • 1篇王光尚
  • 1篇刘春生

传媒

  • 4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药辅治消化性溃疡54例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中药辅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相同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用药后出现便秘、干呕1例。结论中药辅治消化性溃疡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东
关键词:中药幽门螺杆菌
加味补中益气汤配合艾灸治疗脾虚气陷型胃下垂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2 年 1 月至 2015 年 1 月胃下垂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治疗组予以加味补中益气汤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吗丁啉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具有显著疗效。
陈燕陈东唐曙光
关键词:加味补中益气汤艾灸胃下垂中医药疗法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炎症性肠病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同时服用益生菌(双歧杆菌)和美沙拉嗪,观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NF-α、IL-6、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NF-α、IL-6、IFN-γ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P=0.017)。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同时服用益生菌与美沙拉嗪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陈东
关键词:益生菌美沙拉嗪炎症性肠病炎性因子
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给予标准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观察研究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给予标准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62名观察组患者予以序贯疗法治疗,对58名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9%,对照组为13.79%,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0.32%,对照组为68.9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序贯疗法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总有效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陈燕陈东唐曙光
关键词:序贯疗法
中西药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予以一般保肝药、维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复方软肝化瘀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减小,平均血流速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可明显改善肝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陈东陈燕向玲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肝硬化病毒性肝炎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2016年
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1 例HP 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3 例,给予枸橼酸铋钾、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68 例,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疗程均为14d,治疗结束后4 周复查C14-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以评估HP 根除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HP 相关性胃炎总有效率分别为89.0%、75.0%,HP 根除率分别为87.7%、7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 相关性胃炎是一种疗效高、耐受好的HP 根除方案。
陈燕陈东唐曙光
关键词: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Hp阳性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治疗。2组均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Hp转阴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5%,对照组总有效率83.0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转阴率89.23%,对照组Hp转阴率80.00%,治疗组Hp转阴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CAG疗效确切,并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Hp转阴率较高。
陈东
关键词:慢性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西药联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运用中西药联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BIL、ALT及AST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病腹泻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陈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肝郁脾虚
参倍固肠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开放、多中心、Ⅳ期临床试验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评价参倍固肠胶囊在广泛使用条件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国内16家医院的药物临床试验中心进行了参倍固肠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中心、开放、自身前后对照、Ⅳ期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获得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实施。试验开始之前,按照研究方案筛选和入选符合要求的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入14 d的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按试验方案用药,进行评价和填写CRF表,以提供对参倍固肠胶囊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的数据和资料。2011年06月10日—2012年11月29日临床试验入组2 123例。参倍固肠胶囊在较广泛使用(2 123例)条件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 029例进入FAS集,痊愈+显效+有效1 921例,综合疗效有效率为94.68%;2 010例进入PPS集,痊愈+显效+有效1 906例,综合疗效有效率为94.83%。IBS主症腹痛、腹泻治疗后与治疗前基线比较,不论腹痛还是腹泻,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0 1);中医证候评分,不论是治疗后第7天,还是治疗后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0 1)。试验期间共发生35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65%,其中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有12例,发生率0.57%,主要为恶心、腹胀、口干等,未采取任何措施,大多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已上市药品参倍固肠胶囊,经在较广泛人群(2 123例)使用条件下,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临床可继续推广运用。
邱春华李良平张初民刘春生梁涛蹇贻王洪斌章阳王光尚谢新喜陈树安何卫明张旭江永苏廖静陈东刘弼潘文斌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腹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