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敏

作品数:14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癫痫
  • 7篇儿童
  • 4篇多巴
  • 4篇多巴胺
  • 4篇血清
  • 4篇小儿
  • 4篇共患
  • 3篇蛋白
  • 3篇多巴胺D2受...
  • 3篇多巴胺转运体
  • 3篇多动障碍
  • 3篇受体
  • 3篇注意缺陷多动...
  • 3篇转运体
  • 3篇小儿癫痫
  • 3篇疗效
  • 3篇患儿
  • 3篇儿童癫痫
  • 2篇性激素
  • 2篇注射

机构

  • 14篇邯郸市第二医...
  • 11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柳敏
  • 10篇郝伟红
  • 2篇姜红
  • 2篇张亚黎
  • 2篇韩慧芳
  • 1篇吴铮
  • 1篇闫永杰
  • 1篇王雅坤
  • 1篇张娟

传媒

  • 2篇大医生
  • 2篇分子诊断与治...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医师在线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灵口服液对癫痫共患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DAT、DRD2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究静灵口服液在癫痫共患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血清DAT、DRD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癫痫共患ADH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盐酸硫必利片与盐酸哌甲酯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静灵口服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12个月内癫痫发作次数;比较2组治疗前后PSQ评分、血清DAT、DRD2 mRNA表达的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2组治疗后3个月内、6个月内及12个月内癫痫发作次数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SQ量表各因子评分、血清DAT、DRD2 mRNA表达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静灵口服液治疗癫痫共患ADHD患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DAT、DRD2 mRNA表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郝伟红关小宁冯淑医柳敏程颖景素敬冯娇娇
关键词:静灵口服液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D2受体
DAT、DRD2、性激素与儿童癫痫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2,DRD2)、性激素与儿童癫痫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癫痫共患ADHD患儿71例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该院健康体检小儿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给予盐酸哌甲酯片,连续服用12周。比较两组受试小儿血清性激素水平及DAT和DRD2基因表达。结果两组受试小儿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儿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和DAT基因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睾酮(testosterone,TSTO)水平和PRD2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FSH和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清E2水平和DAT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 <0.05),而血清TSTO水平和PRD2基因表达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 <0.05)。结论癫痫共患ADHD儿童血清E2水平和DAT基因表达降低,而TSTO水平和DRD2基因表达升高;盐酸哌甲酯片治疗后血清E2和DAT基因表达升高,而TSTO水平和DRD2基因表达降低。
郝伟红柳敏程颖
关键词:多巴胺受体性激素多巴胺D2受体儿童癫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临床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2019年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邯郸市第二医院儿一科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85例,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42例患儿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治疗组43例患儿口服左乙拉西坦片治疗。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碱性磷酸酶、血磷离子、血钙离子、甲状旁腺激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血钙离子及血磷离子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疗效较为显著,减少对患儿骨代谢的影响。
景素敬程颖柳敏郝伟红
关键词:小儿癫痫临床疗效骨代谢
血清维生素D、IL-6、正五聚蛋白3、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5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IL-6、正五聚蛋白3(PTX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的CAP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来院的体检健康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CURB-65评分评估观察组患者CAP病情严重程度,将CURB-65评分<3分患者作为轻症亚组(n=88),CURB-65评分≥3分者作为重症亚组(n=32)。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IL-6、PTX3、NT-proBNP及观察组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CAP患者血清25-OH-VD、IL-6、PTX3、NTproBNP与CURB-65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P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血清25-OH-VD、IL-6、PTX3、NT-proBNP对CAP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轻症亚组血清25-OHVD低于对照组,血清IL-6、PTX3、NT-proBNP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亚组血清25-OH-VD低于对照组、轻症亚组,血清IL-6、PTX3、NT-proBNP高于对照组、轻症亚组。CAP患者血清25-OH-VD与CURB-65评分呈负相关(r=-0.559),血清IL-6(r=0.827)、PTX3(r=0.699)、NT-proBNP(r=0.685)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P<0.05)。120例CAP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16例,将其作为死亡亚组,其余患者作为存活亚组。死亡亚组患者年龄大于存活亚组,双肺感染者占比及血清IL-6、PTX3、NT-proBNP高于存活亚组,血清25-OH-VD低于存活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双肺感染及血清25-OH-VD、IL-6、PTX3、NT-proBNP是CAP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VD、IL-6、PTX3、NT-proBNP预测CAP患者30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925〔95%CI(0.859,0.992)〕、0.942〔95%CI(0.896,0.989)〕、0.886〔95%CI(0.805,0.967)〕、0.913〔95%CI(0.834,0.992)〕,最佳截断值分�
徐俊利代宝春闫永杰王雅坤张铎潇张娟柳敏
关键词:白介素6N末端脑钠肽前体预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名患儿。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5mg/k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9mg/kg/d,两组根据病情给予患儿退烧药、维生素、抗生素静脉治疗,7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20%,显效率18%,总有效率38%;对照组有效率11%,显效率7%,总有效率18%,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中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柳敏吴铮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手足口病利巴韦林疗效
血清Egr-1、BACE1对青春前期癫痫患儿减停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1(BACE1对青春前期癫痫患儿减停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青春前期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儿减停药后是否出现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5)与非复发组(n=9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Egr-1、BACE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血清Egr-1、BACE1对青春前期癫痫患儿减停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青春前期癫痫患儿减停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病程、发作次数、减停药前存在IEDs占比、减停药速度<6个月占比、减停药后IEDs指数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血清Egr-1、BACE1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Egr-1、BACE1及Egr-1联合BACE1预测青春前期癫痫患儿减停药后复发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839、0.865。多因素分析显示,减停药前存在IEDs、减停药速度<6个月、减停药后IEDs指数及血清Egr-1、BACE1均为影响青春前期癫痫患儿减停药后复发的因素(P<0.05)。结论血清Egr-1、BACE水平异常升高与青春前期癫痫患儿减停药后复发密切相关,且均对患儿减停药后复发有较高的预测效能,联合检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儿减停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
程颖郝伟红柳敏景素敬郎元法
关键词:青春前期癫痫
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血清SP-D、sB7-H3浓度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儿童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可溶性B7-H3(sB7-H3)的浓度变化,并分析二者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二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MPP患儿104例作为MPP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P-D、sB7-H3浓度。根据重症MPP诊断标准评估MPP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并分成轻症组(n=56)和重症组(n=48)。比较两组血清SP-D、sB7-H3浓度,分析重症MPP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者评估MPP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观察二者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相关性。结果:MPP组血清SP-D、sB7-H3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提示,血清CRP(OR=3.611,95%CI为1.504~8.670)、SP-D(OR=3.069,95%CI为1.296~7.268)、sB7-H3(OR=3.625,95%CI为1.594~8.244)浓度及CPIS(OR=4.095,95%CI为1.948~8.608)是重症MP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SP-D、sB7-H3浓度单独与二者并联评估重症MPP的AUC分别为0.759(95%CI为0.666~0.852,敏感度为66.70%,特异度为67.90%)、0.780(95%CI为0.690~0.869,敏感度为68.80%,特异度为69.60%)、0.884(95%CI为0.812~0.956,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89.30%)。血清SP-D、sB7-H3浓度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0、0.662,均P<0.05)。结论:MPP患儿的血清SP-D、sB7-H3浓度明显增高,且二者与疾病严重度呈正相关,临床有望通过测定二者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对MPP患儿病情进展进行评估。
景素敬柳敏程颖郝伟红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儿童
儿童癫痫治疗前后DAT及DRD2 mRNA表达差异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治疗前后多巴胺转运体(DAT)及多巴胺D2受体(DRD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邯郸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癫痫患儿治疗前后DAT及DRD2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学龄期和学龄前期癫痫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DAT及DRD2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AT及DRD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癫痫患儿DRD2 mRNA表达水平出现显著下降(P<0.05),DAT mRNA表达水平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癫痫患儿DAT及DRD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可作为癫痫儿童诊断以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之一。
程颖景素敬柳敏郝伟红
关键词:癫痫儿童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D2受体MRNA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儿童麻疹并肺炎60例疗效观察
2018年
对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儿童麻疹并肺炎的临床效果予以探析。方法:将我院120例麻疹并肺炎的患儿随机等分为两组,在给予所有患儿传统治疗(化痰、止咳及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患儿加用炎琥宁静滴,对照组患儿加用利巴韦林静滴,两组药物的疗程都是4-10天,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并分析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患儿体温的所用时间较短,肺部啰音消失以及肺部阴影吸收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可较快改善患儿的呼吸道症状,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治疗儿童麻疹并肺炎时除了给予患儿传统治疗再加用炎琥宁,可较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儿的早期康复。
柳敏景素敬郎元法程颖张亚黎韩慧芳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儿童临床疗效
丙戊酸钠辅助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血清NSE、Hcy与T细胞17水平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辅助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及T细胞17水平(Th17)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15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3例(托吡酯)和观察组79例(丙戊酸钠+托吡酯)。比较两组总疗效率、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SE、Th17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疗效率为91.81%,对照组总疗效率为75.29%,观察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2、NSE、Hcy、Th17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TNF-α、IL-2、NSE、Hcy、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DNF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59%、5.04%,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辅助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显著降低NSE、Th17水平。
柳敏程颖景素敬姜红郝伟红
关键词:丙戊酸钠小儿癫痫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