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劲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网膜
  • 1篇下腔出血
  • 1篇颅多普勒
  • 1篇颅多普勒超声
  • 1篇颅脑
  • 1篇颅脑损伤
  • 1篇膜下
  • 1篇脑损伤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 1篇脑血管痉挛
  • 1篇经颅多普勒
  • 1篇经颅多普勒超...

机构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篇陈劲
  • 1篇何霞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经颅多普勒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实时床旁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中对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预警和治疗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TCD实时监测180例CT确诊SAH患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动脉平均峰值流速(mean blood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血流频谱,自身健侧作为正常对照,对符合CVS诊断标准的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与健侧相比,出血侧PI、RI增大,Vd、Vm减小,其中以Vd减小较明显,与健侧相比有显著差异意义(P<0.01),Vs与健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VS组与非CVS组相比V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监测SAH后出现血管痉挛52例(28.89%),经尼莫地平治疗均获得缓解。结论采用TCD监测SAH患者脑血流变化,其对血流的监测为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SAH后CVS提供参考依据,经TCD的预警和干预明显提高了SAH的疗效。
何霞陈劲白亚娥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损伤脑血管痉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