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薇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 1篇胆管
  • 1篇胆囊
  • 1篇胆囊腺肌症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诊...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眼眶
  • 1篇眼眶神经鞘瘤
  • 1篇造影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术
  • 1篇神经鞘瘤
  • 1篇手术

机构

  • 5篇遂宁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陆薇
  • 3篇陈宇
  • 3篇吴杭
  • 3篇罗孝勇
  • 1篇陈康
  • 1篇蒋桂英
  • 1篇杨澜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的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眼眶神经鞘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眼眶神经鞘瘤的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结果7例眼眶神经鞘瘤二维声像图均表现为有完整的包膜,形态较规则,透声性较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显示彩色血流信号。结果灰阶超声合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眼眶神经鞘瘤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向彦霖罗孝勇陆薇
关键词:超声神经鞘瘤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PTCD)在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因恶性肿瘤及胆道结石而致胆道梗阻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胆汁引流量,检测置管后1周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63例置管引流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312.43±31.90)μmol/L,术后1周总胆红素显著下降到(165.32±23.13)μmol/L(P<0.01)。结论:超声引导PTCD是一项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快捷、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的方法。
陈宇罗孝勇吴杭陆薇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超声
肝癌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2015年
回顾性总结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的护理体会,探讨射频消融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12月358例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术后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肝癌患者手术前大都表现为情绪低落,顾虑重重,有针对性的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为减轻患者痛苦、顺利完成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1].。结论总结了358例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问题,探讨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相应的护理措施。
陆薇杨澜向彦霖
关键词:肝癌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
超声引导粗针活检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ultrasound-guided core-needle biopsy,US-CNB)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术前超声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12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对照组6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比较两组病例取材满意度、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取材满意度、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甲状腺结节取材满意度和诊断准确性高于细针活检,同时也安全可靠,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杭陈宇向彦霖陆薇蒋桂英陈康
关键词: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粗针活检
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在诊断胆囊腺肌症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GA)应用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胆囊腺肌症患者28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分别予以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后的图像特征,总结两种检查诊断胆囊腺肌症的准确率情况。结果:胆囊腺肌症常规超声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图像均表现出胆囊壁增厚(局部)征象,病灶界限:0.7mm×0.4mm×2.6mm×1.3mm。典型表现为胆囊壁呈扁平状增厚(局部),内部可见散在的微小无回声,个别伴强回声、后方"彗星尾"征;以此依据诊断的准确率是67.9%(19/28)。超声造影声像图典型表现为动脉相和静脉相均呈现出不均匀增强,内部可见散在性细小无增强区域;以此依据诊断的准确率96.4%(27/28)。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χ2=7.79,P<0.05)。结论:胆囊腺肌症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图像表现各具特征性,其中超声造影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推广价值。
陈宇罗孝勇吴杭陆薇
关键词:胆囊腺肌症超声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