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静涛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简阳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治疗
  • 1篇手术
  • 1篇通路
  • 1篇内障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缺氧
  • 1篇缺氧诱导
  • 1篇缺氧诱导因子
  • 1篇缺氧诱导因子...
  • 1篇人工晶体
  • 1篇人工晶体植入
  • 1篇茱萸
  • 1篇吴茱萸碱

机构

  • 2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简阳市中医医...

作者

  • 3篇吴静涛
  • 2篇柏丽娜
  • 1篇韩桂英
  • 1篇王晓莉
  • 1篇吴永凤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中医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Q值调整LASIK手术的临床观察
蔡方荣柏丽娜韩桂英吴静涛
超声乳化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的白内障患者32例(36只眼),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24眼),年龄(59.70±7.26)岁,临床前期21例(25眼),急性发作期3例(3眼),缓解期8例(8眼)。术前眼压(22.36±8.55)mmHg(范围14~30.11mmHg),经保守治疗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2mmHg以下),房角粘连闭合在1/2圆周以内,视力在0.3以下。对以上患者行单纯性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6个月至18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的改变和并发症。结果术后36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控制在10~18mmHg(15.68±3.90mmHg),房角均有增宽,部分患者前房开放,前房深度正常,未发现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对房角粘连在1/2圆周以内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提高视力,控制眼压及开放房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蔡方荣柏丽娜吴静涛王晓莉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闭角型青光眼
吴茱萸碱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果糖-2,6-二磷酸酶3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EVO)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内皮细胞(HRCEC)损伤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25 mmol/L葡萄糖处理HRCEC细胞,再用1、2、4、8μmol/L的EVO处理HRCEC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确定最佳用药浓度。将HRCEC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1、2、4μmol/L EVO组、4μmol/L EVO+20μmol/L HIF1α激动剂组(4μmol/L EVO+ANG1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IF1α、PFKFB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HRCEC细胞凋亡率和HIF1α、PFKFB3蛋白表达均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LDH水平及TNF-α、ICAM-1、IL-6水平均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1、2、4μmol/L EVO组HRCEC细胞凋亡率和HIF1α、PFKFB3蛋白表达均依次降低,SOD活性依次显著升高,MDA含量、LDH水平及TNF-α、ICAM-1、IL-6水平依次显著降低(P<0.05)。与4μmol/L EVO组比较,4μmol/L EVO+ANG1组HRCEC细胞凋亡率和HIF1α、PFKFB3蛋白表达均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LDH水平及TNF-α、ICAM-1、IL-6水平升高(P<0.05)。结论吴茱萸碱通过调节HIF1α/PFKFB3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HRCEC损伤。
吴永凤吴静涛徐晓单
关键词:吴茱萸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