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玉奇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视域
  • 2篇媒体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志愿服...
  • 1篇新媒体
  • 1篇心理
  • 1篇信念
  • 1篇信念教育
  • 1篇需求层次理论
  • 1篇学风
  • 1篇育人
  • 1篇志愿
  • 1篇志愿服务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实践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建设
  • 1篇生成性

机构

  • 7篇浙江传媒学院

作者

  • 7篇杨玉奇
  • 1篇叶秀玲
  • 1篇袁蕾

传媒

  • 1篇江南论坛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高教学刊
  • 1篇学周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打造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新常态
2015年
当代高校学生是面向未来的一代.是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接班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强烈对比.物欲的追求与实现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原则和驱动力.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成为这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如何使他们的理想和信念更科学、更符合他们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非常关键。
杨玉奇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建设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社会实践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心理咨访关系探赜
2024年
咨访关系的本质是以来访者保持一定强度且持续的求助动机为前提,这就意味着咨访关系的建立和继续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但是目前高校心理咨访关系乃至整个学界还存在以来访者为客体的哲学惯性,如咨访关系的基本原则尊重和关注都是以来访者为客体而设置,这本身就有碍咨访关系的建构和持续。本文尝试跳脱主客二分这个哲学桎梏,将主体间性从现象学中引申到咨访关系,以批判审视主体性的二元对立为现实依据,在高校心理咨访关系中重建一种公开、信任、合作的互动关系和价值指向。
杨玉奇
关键词:高校主体间性客体咨访关系
新媒体视域下全员育人学风建设实施路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新媒体的崛起,对于高校学风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媒体视域下全员育人学风建设实施路径研究应引入互联网思维,打破藩篱,找准全员育人"契合点",建立新媒体、学风建设人员与学风建设之间的"生成性"关系。
吴海涵杨玉奇
关键词:新媒体全员育人契合点生成性
“郑义门”千古家训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4年
优秀家训文化是连接个人美德与社会伦理的枢纽,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此,梳理“郑义门”千古家训的思想主轴,并在此基础上发掘《郑氏规范》在新时代家庭教育中修身示范、持家崇礼、处世兼济的时代价值,进而可探寻“郑义门”立足个人、植根家庭、面向社会的家训文化与时代精神价值共契、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吴海涵杨玉奇叶秀玲
关键词:家训文化家庭教育
全媒体视域下创客教育融入新工科教学体系的路径探索
2019年
全媒体视域下,如何充分发挥手机的优势,应融合“学习动机”、“学习情景”、“团队协作”和“及时反馈”等教学理论,运用平台思维,以“学生为中心”,将交融、实践和创新思维融入工科课程中,既能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又能为学生提供分享学习、交流心得、展示作品的活动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培养新工科人才服务。
吴海涵杨玉奇
关键词:手机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困境及优化探索被引量:3
2022年
探索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困境、困境的根本性缘由及内在逻辑,并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实现路径。在志愿活动中,只有补齐伦理中的“合科学性”部分和效益中的“合目的性”部分,在追求效益的理性思维下,注重价值理性所遵从的伦理精神,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志愿服务内涵式发展。
袁蕾杨玉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文明寝室创建中的应用
2015年
【摘要】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高层次的需要可以激发更高的热情和动机,从而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的潜力,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争创整洁、温馨、文明寝室,不仅可以展示大学生们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更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更高需要的热情和动机,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对高校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玉奇
关键词:文明寝室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