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彩英

作品数:2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4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大学生
  • 3篇演讲
  • 3篇社会
  • 3篇主义
  • 3篇口语
  • 3篇口语表达
  • 3篇口语表达能力
  • 3篇焦虑心态
  • 3篇教学
  • 3篇达能
  • 2篇代人
  • 2篇心理健康
  • 2篇信心
  • 2篇艺术
  • 2篇语文
  • 2篇语文教学
  • 2篇知识
  • 2篇社会主义
  • 2篇青年

机构

  • 23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刑警学院

作者

  • 23篇李彩英
  • 2篇运怀英
  • 1篇王兴家

传媒

  • 14篇教育艺术
  • 2篇中国青年政治...
  • 2篇中学语文教学
  • 2篇人民教育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思想政治工作...
  • 1篇北京教育(德...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情洒脱贫路 携手迎小康
2021年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提交给历史和人民的壮丽答卷。作为亲历者、践行者和见证者,人们纷纷以撰文或演讲的方式表达对党、对国家的赞颂与感激,以真挚的感情讲述亲身体验和难忘的故事。以下记录我的亲历见闻与读者分享。一、亲历家乡的发展变化我是60后。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生活的普遍贫穷是较为深刻的记忆。我的青少年时代经历了国家经济吃紧、人们普遍缺吃少穿、住房条件差等相对艰难的生活状况。
李彩英
关键词:住房条件践行者亲身体验小康
钝感力是克服大学生焦虑心态的有效手段被引量:1
2008年
一、问题的提出 1.从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中感悟“钝感力”的内涵《钝感力》是日本学者渡边淳一的随笔集。从人际、爱情、事业、生活等角度讲述了“迟钝力量”的必要与优势,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难得糊涂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钝感”不是单纯的迟钝。而是面对周围一切逆境因素,排除干扰勇往直前的积极人生、职业态度。“钝感力”是面对人际环境中的挖苦、挫折、失落不介怀于心,不停滞不前,仍然朝着希望之路跋涉、愉悦前行的执着精神。
运怀英李彩英王兴家
关键词:焦虑心态大学生人际环境异曲同工难得糊涂
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方法的探索被引量:3
2005年
在培养师范生具有较高口语表达素养教学过程中,如果把关注点只集中在使学生学习演讲学理论,就会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已有的人格素养及他们正面临的思想与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接纳,影响他们对相关练习活动的参与,最终影响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因而对师范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现有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使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练习活动同解决其思想与心理问题紧密结合,由此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效果.
李彩英
关键词: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方法理论知识教学人格素养练习活动
大学生发展需关注演讲能力培养被引量:2
2008年
大学生在其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在学好专业知识、学会做人做事的同时,还要养成各种能力。其中演讲能力对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良好的论文答辩、演讲及辩论才能及出色的参加面试就业的能力等,都能有效地展现其良好的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信心和能力,促其实现良性发展。如若缺乏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养成,就可能出现惧怕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勇气,对摆在自己面前的表达机会出现推辞、逃避,或表现失常等问题,从而造成自责、自信心受挫、内向胆怯等问题,
李彩英
关键词:自信心学会做人演讲能力论文答辩
确立口头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被引量:1
2000年
李彩英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头作文口语表达能力自信心教学形式
再谈大学生演讲能力的培养被引量:3
2011年
“演讲是一种实力。”它代表人外在的公众形象,是现代人文明素质的一项标志。这种实力需要在演讲活动中对自我的现状不断认知、反思、设定目标及持之以恒地努力实践、尝试。正如郝永平博士对人的特性所作的解释:“与普通动物被动接受自然界的恩赐不同,
李彩英
关键词:学生演讲公众形象文明素质演讲活动代表人现代人
对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初步尝试被引量:1
2008年
在去年十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李彩英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课堂氛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和谐民主法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994年
问: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状况如何?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怎样进行的? 答: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在许多方面值得借鉴。他们的道德教育始终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服务;同时针对现实问题不断调整教育内容方法。而且,道德教育从地方分散化向全国统一化发展,并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价值观教育。
李彩英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资本主义制度国旗联邦教育部基本道德价值观教育
李燕杰的德育艺术
2011年
李燕杰老师是我国教育界著名的教育家和演讲家,他在传播教育艺术、弘扬高尚师德的过程中,涵养和形成了自己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魅力。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教授在“李燕杰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发言中谈道:“李燕杰教授热爱青年一代,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我们宣传、学习和弘扬他的思想,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李彩英
关键词:德育艺术教育艺术高尚师德人格魅力青年一代学术思想
关注大学生的发展焦虑心态
2006年
大学生是思想积极活跃、追求成功人生与事业、发展意识非常强烈的群体。由于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思想观念与心理状态容易产生波动,社会的变革动态会显明地在他们身上留下印痕。如对高校的现状不能接纳,对大学的过高期望转成悲观失望,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会郁闷无奈、目标尽失、缺乏发展动力;因不可掌控的因素,没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陷于兴趣与所学专业的冲突状态;面对大学生择业难的现状。许多学生对前途忧心忡忡,甚至丧失发展自信心;一些学生急于取得成就,着急见到预想的成果。因而难以着眼当前,认真扎实地做好手边的事等。凡此种种,使本应积极进取、乐于开拓的大学生偏离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出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产生担忧未来、畏惧未来、对未来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等发展焦虑心态。
李彩英
关键词:择业焦虑心态过高期望人生观毕业生就业指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