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普云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发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胸腹部多发性损伤患者90例,其中开发性损伤50例,闭合性损伤40例,检测患者受伤后24 h血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PLT)的变化规律,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并分析凝血功能异常程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随着受伤后时间的延长,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程度越明显,其中出血量大于1 500 m L患者在入院后24 h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程度明显高于出血量低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重度异常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增高,方差分析显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发性创伤患者出血量越高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程度越明显,随着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程度的增加,患者预后越差。
- 余锋尤杨普云吴全忠
- 关键词:预后凝血功能障碍
- 蒙脱石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中高危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蒙脱石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中高危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5例中高危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采用蒙脱石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比较组间止血率(24h、48h、72h)、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24h止血率、血压稳定时间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高危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蒙脱石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可提高短时间止血成功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叶秀银杨普云张裕豪冯小嫦
- 关键词:蒙脱石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性可行性
- PICCO监测技术在重症心脏病术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技术在重症心脏病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均行PICCO监测,分别在术后即刻与术后4h、8h、12h、16h、20h观察PICCO监测患者术后心排指数(CI)变化,分析GEDVI与CI间相关性。结果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I)及心脏指数(CI)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GEDVI≤850ml/m^2时,GEDVI与CI间呈正相关(P<0.05);GEDVI>850ml/m^2时,GEDVI与CI间呈负相关(P<0.05);术后CI先逐渐下降,后又逐渐上升,以术后16h CI值最低。结论在重症心脏术后运用PICCO监测技术,可对心脏前负荷、心脏功能等指标进行监测,以明确心循环功能变化,可作为术后监测血流动力学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 余锋尤杨普云陈景伟吴全忠朱春磊
- 关键词:PICCO心脏病血流动力学
- 早期血液灌流对肺挫伤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灌流对肺挫伤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0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肺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当日实施血液灌流治疗,两组均于治疗7 d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治疗7 d时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并统计治疗过程中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气促、肺部湿啰音、胸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O_(2)、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1、IL-6、IL-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挫伤患者经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可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改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
- 余锋尤杨普云陈祥印余孔谋罗增文吴全忠
- 关键词:肺挫伤血液灌流动脉血气炎症介质并发症
- 肠内与肠外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促炎因子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促炎因子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其中EN组44例,PN组43例。EN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PN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EN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PN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EN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尿L/M比值均明显降低,且EN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N组。结论: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较肠外营养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显著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和全身免疫炎症反应程度,保护肠屏障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余锋尤杨普云吴全忠
-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急性重症胰腺炎
- 早期血液灌流治疗肺挫伤合并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灌流治疗肺挫伤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10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肺挫伤合并A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3 d血液灌流。记录并对比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情况,治疗前、治疗7 d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及疾病程度[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结果:治疗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两组SOFA评分及IL-1β、IL-6、IL-8、TNF-α水平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两组氧合指数、肺顺应性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ARD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液灌流治疗肺挫伤合并ALI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治疗周期,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 余锋尤杨普云陈祥印余孔谋罗增文吴全忠
- 关键词:肺挫伤急性肺损伤血液灌流炎症肺功能
- 肌钙蛋白、降钙素原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cTnI)、降钙素原(PCT)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合并感染性休克将我院重症监护室的106例心脏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并感染性休克,50例)和对照组(未合并感染性休克,56例)。采用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cTnI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PC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cTnI和PCT水平。结果观察组cTnI和PCT水平分别为(5.64±1.05)μg/L和(1.95±0.31)ng/L,高于对照组的(0.72±3.12)μg/L和(0.28±0.15)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始发病时的cTnI和PCT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12h和治疗24h时,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TnI和PCT水平也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和降钙素原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感染性休克具有预测作用。
- 余锋尤杨普云吴全忠
- 关键词:肌钙蛋白降钙素原心脏手术感染性休克
-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肺挫伤患者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在肺挫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64例肺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给予HFNC)和对照组(n=32,给予常规面罩吸氧)。比较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呼吸频率。结果观察组吸氧舒适度高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率和28 d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aCO_(2)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NC用于肺挫伤患者效果确切,能明显提高患者吸氧舒适度,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和病死率,改善血气指标和呼吸节律,促进患者康复。
- 余锋尤杨普云周康吴全忠罗志强
- 关键词:肺挫伤氧合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