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涛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70例报道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LDG)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行TLDG 70例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DG)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均由同一组术者实施。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首次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止痛剂使用量采用t检验;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TLDG组与LADG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DG组与LADG组比较:术后首次通气时间(2.4±1.3)d比(3.5±1.6)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7±2.5)d比(12.5±2.3)d,术后止痛剂使用量(1.8±0.9)支比(3.5±0.6)支,TLDG组均少于LAD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8、4.398、13.017,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比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7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相较于LADG组,TLDG在达到胃癌D2根治临床效果的同时,还使患者术后通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疼痛轻,可作为胃癌患者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傅涛蔡逊金炜东邵俊伟曹钧
-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检查胃切除术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对比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20例胆总管结石并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组(LCBDE)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组(OCBDE),每组各60例。手术均由同一组术者完成。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LCBDE组平均手术时间多于OCBDE组,但术中出血量[(44.8±11.7)ml比(69.1±17.5)ml]、术后止痛剂使用[(2.2±0.6)支比(3.5±0.7)支]、肛门排气时间[(23.6±5.3)h比(33.1±4.2)h]、平均住院时间[(6.9±1.0)d比(9.2±1.2)d]等均少于OCBD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相比,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急性轻中度胆管炎、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傅涛李佳欢李汉军胡逸林曹庭加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内窥镜检查胆道外科手术
- 快速康复外科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要求,收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自2013年7至2015年6月,共计162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患者被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评价指标。结果:共计157例患者完成试验,传统治疗组78例,快速康复组79例。快速康复组2例患者因撤销知情同意而出组,传统治疗组3例患者因为无法完成根治性远端胃切除而出组;快速康复组与传统治疗组相比,患者肛门通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总住院费用减少(P<0.05),术后前三天疼痛缓解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502)。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根治性远端胃癌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 朱财林傅涛蔡逊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胃癌远端胃切除
- Notch信号通路在胃肠道肿瘤机制研究中的新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十分保守的信号转导系统,它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过程的生物学行为进行调控,而且在胚胎发育阶段和成熟组织的自我更新过程中对维持干细胞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组织微环境中Notch信号的紊乱与机体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胃肠道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进一步了解其发病分子机制,有助于分子治疗靶向药物的研发。现将Notch信号在胃肠道肿瘤机制中作用的新发现作一综述。
- 傅涛李佳欢蔡逊
- 关键词:NOTCH信号胃肿瘤结直肠肿瘤分子机制
-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感染灶的外科治疗(附62例报告)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感染灶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采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肝内感染灶的6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石及感染灶分布于双侧肝内胆管者12例(19.4%),局限分布于左外叶10例(16.1%),左半肝23例(37.1%),右前叶1例(1.6%),右后叶8例(12.9%)及右半肝8例(12.9%)。对脓肿直径>3 cm,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抽脓或穿刺置PTCD管引流。病情稳定,全身情况改善后行确定性手术,包括肝胆管结石病灶及脓肿切除或引流。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9例(17.3%)、粘连性肠梗阻4例(6.5%)、胆漏2例(3.2%)、胆道出血1例(1.6%)、肝断面及膈下感染1例(1.6%)、严重腹腔感染1例(1.6%),无肝功能衰竭。术后因为严重腹腔感染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1.6%)。随访6个月至5年,随访率80.7%(50/62)。5年内疗效优良者占88.7%(55/62),8.1%(5/62)病例因未行规则性肝切除,遗留病变的胆管,结石再发、胆道反复感染而需进一步手术处理。结论遵循个体化原则,充分引流感染灶,同时或择期进行肝胆管结石并感染病灶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感染的最佳方案。
- 曹庭加李汉军胡逸林汪波傅涛卢绮萍
- 关键词:胆石症肝胆管结石肝脓肿肝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