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凯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下肢
  • 6篇静脉
  • 5篇动脉
  • 5篇下肢静脉
  • 5篇溃疡
  • 4篇中药
  • 3篇动脉硬化
  • 3篇动脉硬化闭塞
  • 3篇动脉硬化闭塞...
  • 3篇血瘀
  • 3篇血瘀型
  • 3篇药物
  • 3篇生肌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曲张
  • 3篇下肢静脉曲张
  • 3篇静脉曲张
  • 2篇止痛
  • 2篇生肌散

机构

  • 17篇石家庄市中医...
  • 9篇石家庄市人民...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7篇张凯
  • 11篇张鹤
  • 9篇李浩杰
  • 7篇李叶
  • 6篇胡满香
  • 6篇谢亚娟
  • 5篇李晓东
  • 3篇张楠
  • 1篇贾震宇
  • 1篇梁红
  • 1篇张涛

传媒

  • 3篇解放军医药杂...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6
  • 5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毒-瘀”理论分析虫类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从"毒-瘀"理论分析虫类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ASO 9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和虫类药物,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踝肱指数(ABI)、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IL-1)及IL-6]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ABI上升,血液黏度及hs-CRP、IL-1、IL-6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毒-瘀"理论的虫类药物治疗ASO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可靠。
张鹤张花平张楠张凯李浩杰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虫类药物血液流变学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
通心络胶囊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2022年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治疗前后创面面积、肉芽组织生长状态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评估此联合方案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在河北以岭医院就诊后确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的患者(中医辨证为脱疽-气虚血瘀型)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适合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以及对照观察组30例。对照观察组给予常规清创后后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以岭药业生产);每个疗程4周,观察治疗周期为8周,收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情况及C反应蛋白(CRP)数据的变化情况,记录治疗前后脱疽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分析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足溃疡面积减少30%及以上的病例数为20例(93.33 %);观察组8周后足溃疡面积减少30%及以上的病例数及所占比例为18例(73.33%) ; 2组患者足部溃疡愈合情况有统计学差异;糖尿病足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对比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及C反应蛋白改善情况,联合治疗组亦优于观察组。结论 通心络胶囊口服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外敷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脱疽病)的创面愈合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CRP,加速创面愈合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郝彦雷李会玉张凯丁来标高怀林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中药化腐清创术治疗体表脓肿的临床研究
李叶李浩杰胡满香张鹤谢亚娟张凯刘伟花贾震宇
化腐清创术是祖国传统医学外科治疗大法之一,在疮疡的治疗上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感染性溃疡及慢性难愈性溃疡等方面疗效颇佳。化腐是溃疡向愈之前提,腐是指坏死组织。首先能损伤正常组织,溃疡逐渐扩大,再者使正常组织无法再生...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制剂
利湿通瘀法中药外洗治疗淤积性皮炎临床观察
淤积性皮炎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相当常见,治疗迁延难愈.本研究应用利湿通瘀之验方祛湿通脉汤,采用中药外洗法治疗淤积性皮炎61例,并与冰黄肤乐软膏治疗5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李浩杰胡满香李叶李晓东谢亚娟张鹤张凯
关键词:淤积性皮炎中药外洗法临床疗效
藤花脉络复新方内服与黄连膏外敷联合西医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继发静脉溃疡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观察藤花脉络复新方内服与黄连膏外敷联合西医对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继发静脉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115例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继发静脉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藤花脉络复新方内服与黄连膏外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溃疡面积和疼痛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5.982,P=0.014);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和溃疡面积无差别,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溃疡面积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CRP、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差别,治疗2周后,两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藤花脉络复新方内服与黄连膏外敷联合西医对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继发静脉溃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张凯武云哲王翠敏李晓东
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溃疡
实时三维超声在评价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膀胱颈移位及盆膈裂孔结构变化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膀胱颈移位及盆膈裂孔结构变化的评价结果,旨在为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140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65例)与经阴道产组(75例)。所有产妇于产后6周应用盆底三维超声测量Valsalva动作下膀胱逼尿肌厚度、膀胱颈移动度,并实时观察静息、Valsalva动作及缩肛状态下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变化,产后6周开始康复治疗,并在产后12周再次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记录并比较产后6周、12周2组产妇膀胱逼尿肌厚度、膀胱颈移动度,静息、Valsalva动作及缩肛状态下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变化。结果 产后6周,剖宫产组膀胱逼尿肌厚度、膀胱颈移动度均低于经阴道产组,静息、Valsalva动作及缩肛状态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均小于经阴道产组(P<0.05);康复治疗至12周时,2组产妇膀胱逼尿肌厚度、膀胱颈移动度,静息、Valsalva动作及缩肛状态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均低于产后6周(P<0.05),但2组产妇产后12周膀胱颈移位及盆膈裂孔结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均会造成产后盆底功能异常,经阴道产的影响最大,积极康复治疗有助于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实时三维超声可准确反映盆底结构变化程度,对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武云哲王化义张凯
关键词:三维超声
虫类药联合贝前列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虫类药联合贝前列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脉管科的90例ASO,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贝前列素40μg每日3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虫类药口服,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间歇性跛行距离、腘动脉最大血流速度、足背动脉血流量、胫后动脉血流量和血脂、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BI、间歇性跛行距离、腘动脉最大血流速度、足背动脉血流量、胫后动脉血流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虫类药联合贝前列素治疗可改善ASO患者血脂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增加下肢血流量,延长间歇性跛行距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张鹤张花平张楠张凯李浩杰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下肢虫类药贝前列素踝肱指数药物毒性
丹参注射液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缺血性病变83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外围血管病变是引发糖尿病足的基础病因之一,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溃疡、坏疽和截肢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常集结发病;2型糖...
张凯李浩杰胡满香李晓东李叶张鹤谢亚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丹参注射液中药药理
文献传递
化腐清创术治疗体表脓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化腐清创术治疗体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月60例体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化腐清创术,对照组30例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伤口愈合时间长短及愈合后瘢痕大小。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治疗体表脓肿在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的大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腐清创术治疗体表脓肿有疗效好、病程短、愈合后瘢痕小的优点。
李叶李浩杰胡满香李晓东张鹤谢亚娟张凯
关键词:脓肿皮下组织
止痛生肌散联合生肌象皮膏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止痛生肌散联合生肌象皮膏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气虚血瘀型)疗效及对患者创面愈合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抛掷硬币方式将116例确诊为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清创、去除坏死分泌物、凡士林纱条外敷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止痛生肌散联合生肌象皮膏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创面愈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减小率)、血清指标(MMP-3、TIMP-1)、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为77.5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积分、MMP-3、TIMP-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而创面面积减小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较治疗前均更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应用止痛生肌散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平均持续20 min。结论:止痛生肌散联合生肌象皮膏治疗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理想,可降低MMP-3、TIMP-1表达,促进创面愈合。
张凯武云哲张鹤谢亚娟李叶王巧红
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生肌象皮膏气虚血瘀型创面愈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