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肝静脉解剖三维方位及变异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探讨生理状态下相对正常人肝静脉的解剖三维空间定位和重要变异。方法经知情同意下自愿做上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前瞻性分析100例患者CT资料。方法 64排螺旋CT,先行上腹部常规CT平扫,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下缘,再行肝动脉期、门静脉、静脉期三期增强扫描。对肝静脉图像进行后处理,利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观察肝静脉的解剖分型,并对肝静脉三维空间方位定量分析。运用SAS8.1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静脉分型:肝左静脉及肝中静脉共干汇入下腔静脉的有85例(占85%);三支主肝静脉单独汇入下腔静脉的有14例(占14%);有1例患者肝右静脉缺如,有两支粗大的肝右后静脉。按照Nakamura分型,A型64例(占64%);B型30例(占30%);C型6例(占6%)。三大主肝静脉及粗大肝右后静脉三维空间方位及解剖数据,肝右静脉的空间方位是(44.65°,-12.83°,44.11°),肝中静脉的空间方位是(48.65°,37.47°,38.82°),肝左静脉空间方位是(58.33°,112.57°,29.78°)。肝右静脉起始宽度为(10.30±2.58)mm,主干长度(101.55±23.15)mm;肝中静脉起始宽度为(9.10±1.34)mm,主干长度为(94.21±18.65)mm;肝左静脉起始宽度为(8.30±1.05)mm,主干长度为(69.88±13.84)mm。结论通过对肝静脉血管重建图像进行研究,得出了生理状态下相对正常肝静脉的解剖分型及重要变异,为肝脏外科手术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 赵静杨广奇沈静娴杨栋郑可国李子平
- 关键词:肝静脉
- 动态对比增强MRI灌注参数和ADC值在儿童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灌注参数[血管渗透性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量(ve)、速率常数(kep)和相对强化率的曲线下面积(iAUC)]和ADC值在儿童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脑胶质瘤患儿16例,均行颅脑DCE-MRI和DWI。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11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5例。记录肿瘤实质区各ROI的灌注参数(Ktrans、ve、kep、iAUC)和ADC值。对灌注参数和ADC值行双样本t检验和ROC曲线分析。结果 Ktrans、ve、kep、iAUC和ADC值对鉴别儿童高、低级别胶质瘤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83、0.89、0.77、0.85(P均<0.01)。Ktrans、ve、kep、iAUC、ADC对儿童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100%、100%、95%、100%、81%,特异度分别为63%、69%、70%、63%、83%。Ktrans、ve、kep、iAUC和ADC值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界点分别为0.06/min、0.15、0.87/min、3.20、1.04×10-3 mm2/s。结论 DCE-MRI灌注参数和ADC值均可用于儿童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其中DCE-MRI灌注参数的敏感度较高,ADC值的特异度较高。
- 王俊丽范淼初建平赵静许顺良
- 关键词:扩散磁共振成像灌注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 DCE-MRI和DWI在界定儿童脑胶质瘤边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灌注参数[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量(ve)、速率常数(kep)、相对强化率曲线下面积(i AUC)]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儿童高、低级别脑胶质瘤边界确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颅脑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的儿童脑胶质瘤患者14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胶质瘤)9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胶质瘤)5例。对每个病例,记录肿瘤水肿区各感兴趣区(ROI)的灌注参数(Ktrans、ve、kep、i AUC)的平均值(mean)和扩散参数(ADC值)的平均值(mean)。对高、低级别胶质瘤水肿区的灌注参数和ADC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低级别胶质瘤水肿区的Ktrans、ve、kep、i AUC(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水肿区的ADC值(mea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瘤周水肿区的ADC值在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中更具有诊断价值,弥补了常规MRI无法评价肿瘤边界的不足。
- 王俊丽范淼初建平赵静王猛蔡华崧许顺良
- 关键词:胶质瘤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瘤周水肿
- 320排CT去金属伪影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320排CT去金属伪影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检查的效果。方法对30例单侧金属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CT检查,比较去伪影前后图像中金属股骨头、股骨颈和股骨体层面的显示情况和伪影强弱,图像质量进行五级评分,并测量去伪影前后患侧股骨头外缘肌肉组织的CT值和SD值,对所有评分和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去伪影后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未去伪影图像质量评分(P<0.05);去金属伪影肌肉CT值大于未去伪影的肌肉CT值(P<0.05);去金属伪影的图像噪声小于未去伪影的图像噪声(P<0.05)。结论去金属伪影技术可以提高图像质量,清晰显示金属髋关节和周围组织,是金属髋关节置换术后评价中新的可选影像技术。
- 李平赵静江利杨智云丁磊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髋关节金属伪影图像质量
- 超声与钼靶联合诊断乳腺导管内癌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超声及钼靶特征,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二者联合对诊断DCIS的准确性。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DCIS的超声和钼靶特征,并利用BI-RADS第4版分别进行评估。结果超声表现为Ⅰ型结节肿块型9例,Ⅱ型导管扩张填充型15例,Ⅲ型结构紊乱型3例,Ⅳ型囊实性混合回声型1例,V型无占位的单纯钙化点型2例。钼靶表现为钙化者23例,表现为局部密度增高或等密度肿块者11例,表现为结构紊乱者13例,未见明确占位病变1例。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为66.6%,钼靶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8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0<χ02.05,1,P>0.05),二者联合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0.0%,准确率高于单独使用钼靶和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χ02.05,1,P<0.05)。结论超声和钼靶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二者联合可明显提高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
- 王建伟林僖赵静李安华韩峰郑玮裴小青
-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房X线摄影术乳腺导管癌
- 氨基质子转移MRI对脑胶质瘤分级及预测肿瘤细胞增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氨基质子转移(APT)MRI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21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APT扫描,其中低级别胶质瘤8例(WHOⅠ~Ⅱ级),高级别胶质瘤13例(WHOⅢ~Ⅳ级)。在肿瘤实质区选取5~10个ROI,测量并计算MTRasym值。采用Mann-Whitney-Wilcoxon检验比较高低级别胶质瘤间MTRasym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来分析MTR_(asym)值与肿瘤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MTR_(asym)值(4.41%±2.23%)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3.83%±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5816,Z=-3.01,P<0.05)。高级别胶质瘤的Ki-67的表达水平(38.85%±21.03%)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4.13%±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2606,Z=-11.54,P<0.05)。胶质瘤的MTRasym值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5,P<0.001)。结论:MR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可用于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对预测肿瘤细胞增殖有潜在价值。
- 李欣蓓宋玉坤朱筱磊王玉亮赵静严序王婧妍初建平
- 关键词:脑肿瘤胶质瘤KI-67
- 多层螺旋CT对心脏憩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心脏憩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心脏憩室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行多种后处理技术分析心脏憩室形态表现及其他并发异常。结果 11例患者心脏憩室均为单发,分别位于左心室(4例)、右心房(3例)、左心房(2例)、右心室(2例)。10例憩室呈囊袋状,1例憩室呈不规则管状,以窄颈与心腔相通,最大径2.5~8.8 cm。本组3例纤维型心室憩室壁薄、伴钙化,2例肌肉型心室憩室壁较厚。3例右心房憩室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左心室憩室合并复杂心内外畸形。结论 MSCT能清楚显示心脏憩室位置、形态及大小,可为心室憩室类型判断提供依据,并能提示合并的心内外异常,是较为理想的心脏憩室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 周碧赵静朱洪章杨有优
- 关键词:心脏憩室
-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的MSCT评价
- 2009年
- 肝切除术是原发性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近期并发症的诊断、切除后肿瘤的残留、复发和转移病灶的检出是临床密切关心的问题。目前,肝脏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发展迅速,能够为肝脏病变的检出和诊断提供较多且准确的信息。但是,有关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MSCT表现的研究报道还较少,MSCT对术后不同时期机体正常反应和异常变化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需要进一步探讨。
- 赵静郑可国
- 关键词:肝癌切除术
- 扩散峰度成像在胶质瘤分级和预测细胞增殖中的诊断效能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MR扩散峰度成像(DKI)在胶质瘤分级的价值,及其与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32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高级别胶质瘤组(HGG组,n=18)和低级别胶质瘤组(LGG组,n=14),术前行常规MR、DWI及DKI扫描,测定肿瘤实质区的平均扩散峰度(MK)、轴向扩散峰度(Ka)、径向扩散峰度(Kr)、平均扩散系数(MD)、部分各向异性(FA)和ADC值,比较高低级别胶质瘤各参数值的差异和诊断效能、肿瘤区各参数与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结果高低级别胶质瘤各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GG组的MK、Ka、Kr、FA值高于LGG组,而MD、ADC值低于LGG组。MK在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2,P<0.01),特异度最高(90.40%);ADC值敏感度最高(80.20%)。MK、Ka、Kr、MD和ADC值与Ki-67标记指数均有相关性,MK值与Ki-67标记指数相关性最大(rs=0.61,P<0.01)。结论 DKI参数对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有一定的价值,其诊断效能总体高于传统扩散参数。DKI参数值对预测肿瘤细胞增殖有潜在价值。
- 王玉亮赵静李欣蓓严序江利杨智云罗柏宁初建平
- 关键词: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 肠结核的多层螺旋CT肠道造影表现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总结肠结核(ITB)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的表现,探讨MSCTE在ITB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经内镜检查或手术后病理确诊为ITB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MSCTE检查,回顾性分析其MSCTE表现,包括病灶的位置、数目、形状、边界和邻近组织的改变,以及腹部其它脏器、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的变化,并与内镜及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15例ITB中,13例(86%)主要累及回盲部。4例(27%)表现为多节段肠壁均匀增厚,9例(60%)表现为局部肠壁实质性肿块形成,1例(6%)表现为多发节段性肠壁增厚并肿块形成,1例(6%)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的肿块并肠穿孔。12例ITB出现淋巴结肿大,均表现为环形强化。2例(13%)ITB的肠系膜血管出现"梳状征"。按其在MSCTE增强扫描上的强化模式,将该9例肿块型小肠结核分为3种类型:a.明显均匀强化型(n=5);b."靶征"征象型(n=2);c.干酪样坏死型(n=2)。【结论】ITB的影像学征象表现具有多样性。MSCTE能够清楚地显示肠粘膜轮廓、肠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ITB的诊断提供丰富的信息。
- 梁伟强赵静贾应梅蔡华崧宋晨宇罗宴吉
- 关键词:结核消化道X线断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