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动脉
  • 6篇手术
  • 6篇主动脉
  • 5篇心脏
  • 5篇修复术
  • 5篇腔内
  • 4篇腔内修复
  • 4篇腔内修复术
  • 3篇心脏瓣膜
  • 3篇瓣膜
  • 3篇STANFO...
  • 2篇心脏瓣膜病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医学影像
  • 2篇医学影像学
  • 2篇术后
  • 2篇体外循环
  • 2篇腔内治疗
  • 2篇主动脉夹层

机构

  • 19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作者

  • 19篇李伟
  • 11篇刘志平
  • 10篇李淑珍
  • 10篇王坚
  • 6篇李育敏
  • 6篇朱宪明
  • 4篇赵龙
  • 4篇张玉龙
  • 3篇任杰
  • 3篇田泽祥
  • 3篇雷鹏
  • 2篇郭俊晓
  • 2篇王凯
  • 2篇高荣
  • 2篇郭秀玲
  • 2篇赵文辉
  • 2篇赵明
  • 2篇郭海东
  • 2篇赵盛
  • 1篇牛君义

传媒

  • 8篇中国心血管病...
  • 5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心脏病的胸腔镜手术与正中开胸手术疗效对比
2025年
目的:分析对比本中心行胸腔镜与正中开胸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病例资料,探究胸腔镜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24年11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经心脏彩超明确诊断),且是仅使用经右胸壁三孔胸腔镜或正中开胸术式,单纯修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或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患者,共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经右胸壁三孔胸腔镜)34例和B组(正中开胸)46例。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等术前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大于B组(P<0.05)。术后:A组切口长度、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恢复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均小于B组(P<0.05)。结论:与传统正在开胸术式相比较,胸腔镜先心病手术的创伤小,患者恢复速度快,基本不影响美观,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是安全、可被广泛推广的。
李钢王坚田泽祥李伟刘晓森孟凡伟刘志平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胸腔镜手术
左侧锁骨下动脉受累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腔内修复术于1999年应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由于其安全性上的明显优势,使病死率和并发症大大降低,目前已成为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首选方法。然而部分主动脉夹层由于解剖结构不适合直接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如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受累、近端锚定区不足15mm成为腔内治疗的难点。
李淑珍李育敏刘志平张玉龙王坚李伟雷鹏赵明
关键词:杂交手术
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早期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 讨论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患者接受经心尖主动脉瓣膜置入术(TAVI)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治并行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治疗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病变患者15例相关资料。其中男性10例(66.7%),女性5例(33.3%),平均年龄(70.21±6.31)岁,术前心功能评级≥Ⅲ级占66.7%(10/15),主动脉重度反流占73.3%(11/15)。所有患者均在我中心接受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治疗,收集相关围术期数据,评估早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接受经心尖TAVI治疗,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均出现不同程度左心室重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61.42±9.33)vs(56.11±8.11),<0.05]。结论 J-Valve瓣膜的临床应用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微创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伟李育敏刘志平王坚
关键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瓣膜病
NF-κB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新策略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的发展,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然而,疾病的转移和复发仍然是CRC临床治疗的挑战。因此,确定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靶点,提高治疗的敏感性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NF-κB信号通路广泛参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在结直肠癌中,NF-κB在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和转移等癌症相关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这些表明NF-κB参与癌症相关过程的证据都是从细胞系和动物模型中获得的,因为缺乏对人体组织的研究,所以其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证据有限。本文将总结NF-κB如何参与结直肠癌的发展和进展的相关证据,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评论。
李伟侯明星
关键词:NF-ΚB信号通路结直肠癌
经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单支和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左侧肋间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单支、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9年10月左胸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资料。单支病变17例,多支病变16例。左胸前外侧小切口6cm-10cm,直视下获取左乳内动脉(LIMA),完成LIMA-左前降支(LAD)吻合,升主动脉(Ao)-大隐静脉(SVG)序贯-对角支(D)或中间支(ICA)-钝缘支(OM)-后降支(PDA)或左室后支(PLV)共2~4支旁路移植血管吻合。结果全组LIMA-LAD桥32例,Ao-SVG-LAD 1例。Ao-SVG-D 2例,Ao-SVG-OM 2例、Ao-SVG-OM-PDA 2例,Ao-SVG-ICA-PDA 3例,Ao-SVG-D-OM-PDA 4例,Ao-SVG-D-OM-PLV 3例。3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术期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呼吸机时间7h~18 h(9.14±3.82)h;ICU时间6h~20 h(12±8)h。术后住院5d~11d(8±3)d。出院时复查冠状动脉CT,33例均提示左乳内动脉桥、大隐静脉序贯桥通畅性良好。随访3个月~3年,平均8个月,无死亡、心绞痛和心肌梗死。30例复查冠状动脉,LIMA桥、SVG序贯桥通畅性良好。结论左侧肋间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
刘志平王坚张玉龙李育敏李淑珍赵龙郭俊晓李伟任杰高荣赵文辉
关键词:微创手术
利用bFGF提高直接重编程诱导成纤维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化效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直接重编程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尾成纤维细胞,利用GATA-4、Mef2c、Tbx5三个基因同时转染进行直接重编程。重编程后将细胞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正常培养,另一组加入50μg/L bFGF进行培养。干预2周后,通过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如肌钙蛋白T(cTNT)、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GATA结合蛋白4抗体(GATA-4)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及分析细胞电生理特点鉴定细胞分化,并比较两组分化比率。结果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bFGF明显提高直接重编程细胞内cTNT、α-MHC、GATA-4和CX43的表达(P <0.01)。电生理分析显示这些细胞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点极为相似,进一步证实了心肌细胞转化。结论成纤维细胞可以通过直接重编程转化为心肌细胞,b FGF可促进这一过程,这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获取心肌细胞的方法 。
任杰赵龙宋振祥李伟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8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总结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8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治疗的资料.结果 28例中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5例,2例保守治疗,其中1例死亡,另1例2周后复查CTA血肿较前加重行手术治疗;3例明确诊断后行孙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余23例为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其中5例保守治疗,18例行覆膜支架腔内植入术.结论 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行孙氏手术治疗效果佳.单纯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可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期间发现血肿较前增大、血压控制不平稳、持续胸痛不缓解的患者应及时选择行覆膜支架腔内植入术治疗;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伴有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行覆膜支架腔内植入术是最佳选择.
李淑珍刘志平朱宪明王坚李伟
关键词:主动脉壁内血肿腔内修复术穿透性溃疡
推动科技馆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美国探索馆经验与启示被引量:5
2022年
科技馆一直是培育公民科学素养及促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首先通过梳理国际科技馆教育理念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选取美国科技馆为例分析其特点与优势。其次,对国际科技馆研究主体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国际科技馆理论研究呈现出教育主体由科技馆向观众转变的趋势。再次,分析我国科技馆建设实践,发现我国科技馆建设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数字化资源同质化严重、发展不平衡、STEM职业教育不足等问题;并通过分析美国探索馆建设实践,梳理其建设经验。最后,本文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本土国情,提出以“实践科学”教育为导向引导科技馆发展;以科技馆集群化发展模式提升线上教学资源质量;以网络布局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运行机制;以科学教育“前置”理念指导STEM职业教育渗透科学教育活动等建议。
莎仁高娃徐开崔敏杰刘炯李伟张璐
关键词:科技馆科学教育教育理念
2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创伤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创伤的最佳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共治疗25例主动脉创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21-60岁,平均35岁。18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7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结果 18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所有患者无急性脊髓缺血、无支架移位,无脑梗及脏器缺血等并发症,1例术后即刻造影示Ⅰ型内漏,1例术后即刻造影示Ⅱ型内漏。7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中,2例1年后出现假性动脉瘤;1例术后胸腔持续引出陈旧血性液持续3周;1例胸腔感染为脓胸;1例手术后截瘫。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外伤的首选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目前已逐步取代开胸手术。
李淑珍牛君义朱宪明刘志平王坚李伟雷鹏赵明
关键词: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心脏瓣膜手术风险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有创的疾病治疗方式,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于救治各类外科患者.但手术治疗所导致的创伤,有时反而也会导致疾病的恶化,进而引起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手术风险评估便是为医疗工作者做好上述工作的一种手段.心脏手术因手术器官的特殊性、手术环节的复杂性及手术技术的高要求,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
李伟朱宪明李淑珍赵龙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手术死亡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