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慧芬

作品数:16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消毒
  • 5篇消毒供应
  • 5篇消毒供应中心
  • 4篇器械
  • 3篇灭菌
  • 2篇压力性
  • 2篇压力蒸汽
  • 2篇压力蒸汽灭菌
  • 2篇蒸汽灭菌
  • 2篇截瘫
  • 2篇截瘫患者
  • 1篇毒剂
  • 1篇新型纺织
  • 1篇新型纺织品
  • 1篇选择性
  • 1篇压力蒸汽灭菌...
  • 1篇延续性
  • 1篇延续性护理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一体化

机构

  • 15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周慧芬
  • 10篇范历
  • 6篇黄爱玲
  • 3篇吴小乔
  • 3篇缪爱梅
  • 2篇林才
  • 2篇陈侠钰
  • 2篇郑丽丽
  • 1篇陈乐珍
  • 1篇何爱文
  • 1篇林碎钗
  • 1篇王辉娥
  • 1篇鲍曼曼
  • 1篇范栩妃
  • 1篇何小兰
  • 1篇王晓蓉
  • 1篇陈双双
  • 1篇张丽青
  • 1篇徐晓微
  • 1篇陈小华

传媒

  • 5篇中国消毒学杂...
  • 3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护一体化动态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超滤量管理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动态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超滤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采用常规管理的49例CRRT患者作为常规组;以2018年5月至12月入住ICU实施CRRT医护一体化动态管理的49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目标达成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差异;并观察两组患者低血压、心律失常、肺水肿等CRRT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溶质控制指标、供给剂量/处方剂量比值及有效治疗时间等治疗目标达成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分别为97.96%比83.67%,93.88%比77.55%,95.92%比81.63%,均P<0.05).两组患者第1个24 h 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2 h后,干预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分:14.31±4.72比19.57±6.83,P<0.05).干预组低血压、心律失常、肺水肿等CRRT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6.12%(3/49)比24.48%(12/49),P<0.05〕.结论 对ICU危重CRRT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动态管理,能有效提高治疗目标达成率,降低血压、心律失常、肺水肿等CRRT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徐晓微王晓蓉周慧芬范栩妃范兴恳何爱文林碎钗陈小华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超滤量并发症
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人员手卫生状况动态调查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包装区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制定改进措施。方法对包装区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戴手套操作和徒手操作人员分组进行手卫生后分别进行监测。结果手卫生知识方面护士优于护工,影响手卫生依从性因素较多;现场观察戴手套操作和徒手操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55.5%和60.0%;戴手套操作组和徒手操作组手卫生监测结果显示两组人员六步洗手后手卫生合格率均为100%,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戴手套操作组在手消后工作30 min、60 min、90 min后合格率分别下降为94.4%、78.7%、62.9%;徒手操作人员六步洗手后工作30、60、90 min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下降为95.8%、83.3%、72.9%。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提高,在工作高峰期或连续工作期间,可以选择涂擦快速手消毒剂来替代六步洗手法。手卫生效果应持续动态监测,连续工作超1 h应及时重新予以洗手或擦快速手消毒剂消毒。
周慧芬黄爱玲范历吴小乔陈侠钰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快速手消毒剂
两种灭菌过程验证装置在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两种化学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在压力蒸汽灭菌批量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管腔型和敷料型两种化学PCD装置的现场监测,评估其在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两种PCD监测合格率无差别。结论管腔型PCD监测结果受抽真空深度及速率影响,但适用范围广于敷料型PCD。
周慧芬范历王辉娥黄爱玲
关键词:压力蒸汽灭菌
基于压力联合皮肤温度监测的截瘫患者骶尾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025年
目的:分析截瘫患者骶尾部压力性损伤(PI)发生的风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基于压力联合皮肤温度监测的截瘫患者骶尾部PI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12例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训练集548例、验证集264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医疗及护理相关信息、压力及皮肤温度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812例截瘫患者骶尾部PI发生74例(9.11%),训练集发生52例(9.40%),验证集发生22例(8.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禁情况、入院时白蛋白、住院期间Braden平均得分、测量期间压力、测量期间皮肤温度为截瘫患者骶尾部P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训练集数据显示:ROC曲线的AUC为0.983(95%CI=0.974~0.993),灵敏度为94.2%,特异度为97.6%,约登指数为0.91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良好(P=1.000);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0.01~0.99的概率阈值范围内,本模型获益较好。验证集数据显示:ROC曲线的AUC值为0.993(95%CI=0.985~0.997),灵敏度为96.9%,特异度为90.9%,约登指数为0.87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良好(P=0.851);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0.01~0.99的概率阈值范围内,本模型获益较好。结论:本研究通过压力与皮肤温度联合监测构建截瘫患者骶尾部PI风险预测模型,模型效果较好,可为临床评估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缪爱梅林才倪亚利殷少波吕畅黄好好陈双双赵锡珍江小琼周慧芬
关键词:截瘫皮肤温度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设置临床联络员的意义和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设置临床联络员的意义和作用。方法 2014年2-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设置临床联络员,主要负责反馈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收集临床科室的意见及宣教消毒灭菌知识等工作。结果临床联络员设置后(2014年2-4月),临床科室的满意度由设置前(2013年5-7月)的90.0%提高为96.8%(χ2=4.571),污染器械初步处理依从率由85.0%提高为95.0%(χ2=13.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设置临床联络员,有利于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临床科室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周慧芬陈乐珍范历黄爱玲吴小乔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沟通满意度
消毒供应中心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5
2014年
水质是影响器械清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对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用水和洗涤用水的水质要求有明确规定,即灭菌蒸汽用水应为软水或纯化水;洗涤用水应有冷热自来水、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供应;清洗过程的终末漂洗应采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2〕。随着规范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医院应用水处理系统获得纯化水,虽然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保养属于设备工程师的范畴,
周慧芬吴小琴黄玉莲黄红莲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水处理系统水质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调查被引量:9
2022年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用品的供应单位,承担着医院再生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1]。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要时刻面对锐器伤、高温烫伤、紫外线烧伤及噪音损伤等多种职业暴露损伤,其中锐器伤是最常见、最危险的职业暴露损伤[2-3],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清楚识别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减少锐器伤发生、切实保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对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范历周慧芬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再生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实施职业防护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实施职业防护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2—5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其近6个月职业伤害影响因素及职业防护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干预措施,于2018年8—12月将干预措施实施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中。分析干预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伤害的发生率及职业防护行为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2018年2—5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伤害的发生率为34.78%,干预后(2018年8—12月)职业伤害的发生率为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1,P=0.003);职业防护行为(隔离衣、防护帽、口罩、手套、防护鞋及护目镜等防护用具的穿戴情况)干预后的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61~3.888,P<0.05)。结论实施综合职业防护干预措施能有效强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规范其职业防护行为。
范历周慧芬
关键词:综合干预措施消毒供应中心
不同清洗方法对新型纺织品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热洗涤消毒和冷洗涤+含氯消毒剂消毒对新型纺织品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60条缝有RFID芯片的新型纺织品随机分成2组,每组30条。热洗涤组水温80℃,冷洗涤组水温40℃+500 mg/L含氯消毒剂。纺织品洗涤10、20、30和40次后测定抗静水压、破损率、灭菌合格率及湿包情况。结果 纺织品洗涤20次以后,热洗涤组抗静水压高于冷洗涤组(P<0.05),抗静水压平均值分别为(22.0±1.56)和(16.1±0.62)cmH_(2)O。2组灭菌包的灭菌合格率均为100%,湿包数为0,热洗涤组纺织品洗涤30次无破损,40次破损率为6.7%,冷洗涤组纺织品洗涤10次无破损,20次破损率为6.7%。结论 热洗涤消毒方法对新型纺织品的防水性能及破损率影响较小,应根据灭菌包装材料选用适当的清洗方法。
周慧芬范历郑丽丽顾一君缪爱梅
关键词:新型纺织品包装材料物联网医用织物洗涤
选择性预洗在骨科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最佳清洗方法,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与清洗合格率。方法 2013年1-9月选取600件骨科器械,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200件器械,A组器械未采用任何预洗方法,B组器械采用全部预洗方法,C组器械采用选择性预洗的方法,采用目测法、放大镜下检测、ATP荧光法检测3组器械的清洗质量。结果目测法、放大镜下检测、ATP荧光法检测合格率A组分别为92.5%、90.0%、87.5%,B组分别为95.0%、92.5%、95.0%,C组分别为97.5、98.0%、99.0%,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成本A组
周慧芬范历鲍曼曼吴小乔黄爱玲陈侠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