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文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149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中医
  • 4篇证候
  • 4篇胃炎
  • 4篇慢性
  • 4篇慢性胃炎
  • 3篇中医证
  • 3篇中医证候
  • 3篇辨证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证论治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中药
  • 2篇中医药
  • 2篇胃肠
  • 2篇胃镜
  • 2篇西医
  • 2篇肺炎
  • 2篇辨证论治

机构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冯文涛
  • 6篇蔡文君
  • 5篇刘国萍
  • 4篇雷鸣
  • 3篇钱义明
  • 3篇胡冠宇
  • 2篇孙芳园
  • 1篇奚耀
  • 1篇郭健
  • 1篇严理
  • 1篇陈刚
  • 1篇蔡文君
  • 1篇袁林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与胃镜病理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综述近年慢性胃炎中医证候与胃镜病理关系研究进展。分别从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候与胃镜病理的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与胃镜病理的相关性和其他胃炎证候与胃镜病理相关性三方面进行概括,以客观呈现慢性胃炎胃镜指标与中医证候的关联研究概况,以期为今后的慢性胃炎的诊断、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陆施婷蔡文君冯文涛陈茜蕾胡冠宇刘国萍
关键词:慢性胃炎证候胃镜
中医药协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诊断和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肺炎,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一直是重症医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痰培养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的结果显示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并呈现泛耐药趋势,抗生素的使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药现代化研究为合理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了优势前景,中药不仅有杀菌、抑菌、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逆转耐药菌的作用,本文旨在总结国内近10年来中医药协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冯文涛蔡文君赵雷奚耀严理沙媛媛郭健钱风华钱义明
关键词:中医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中医常见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胃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群涉及到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已严重危害到了现代人们的健康。慢性胃炎大多为后天性疾病,诱发慢性胃炎动物模型是研究和开发新药治疗本病的重要途经和手段之一。况且动物实验是临床医学实验的基础。有效建立规范化的与慢性胃炎有关的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可以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及相关科研提供研究资料。文章旨在总结近20年与慢性胃炎有关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冯文涛蔡文君陆施婷陈茜蕾刘国萍
关键词:慢性胃炎辨证分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
中医证候与现代医学指标关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各类疾病中医证候与现代医学指标间的关联研究已成为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治疗的重点研究方向。文章检索并归纳近15年来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并按照五脏疾病分类进行总结概括,旨在为中医辨证规范化提供有力依据,以期为探索中西医诊疗相关性、探讨疾病本质提供参考。
陈茜蕾陆施婷蔡文君胡冠宇冯文涛刘国萍
关键词:中医证候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20年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比较常见的院外肺部炎性疾病之一,随着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的耐药率的上升,以及病患梯度的范围增加,CAP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率日益增高,导致医疗资源消耗巨大。目前临床上CAP的患者主要依靠经验性治疗。正确选择抗生素、减少病原体的耐药率,优化肺部炎症疾病的医疗方案,提高CAP临床治愈率已经成为临床医生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中药制剂具有广谱抗菌、调节免疫、不易耐药、简便价廉等特点,是解决上述难题的一个很好途径。
蔡文君吴小妹雷鸣钱义明赵雷冯文涛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中药制剂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与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lbumin-corrected anion gap,ACAG)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短期至长期死亡结局之间的关联。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Ⅳ,将诊断为AP并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成人患者纳入了研究,通过COX回归风险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卡普兰-迈耶(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以及亚组分析判断ACAG对AP患者死亡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共入组444例患者,根据入院后28 d的患者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12例)及死亡组(32例),入院后28 d死亡率为7.2%。多因素COX回归显示ACAG是AP患者入院28 d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1.18;95%CI=1.05~1.32),而在90 d(HR=1.05,95%CI=0.97~1.14),180 d(HR=1.01,95%CI=0.94~1.09)和1年(HR=1.02,95%CI=0.95~1.10)的预后判断能力上,ACAG并不能作为AP患者死亡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ACAG预测28 d死亡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32(95%CI=0.632~0.832),优于AG[AUC=0.665(95%CI=0.550~0.781)]和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AUC=0.655(95%CI=0.550~0.761)],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相近[AUC=0.745(95%CI=0.651~0.838)]。根据ROC曲线得出ACAG的最佳界值为21.375。将ACAG以21.375分为高值组与常值组,K-M分析显示ACAG高值患者死亡率高于ACAG常值患者(P<0.001)。亚组分析显示结果稳定。结论:ACAG可作为AP患者入院后28 d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其检验效能优于AG及ALB,与SOFA相近,但与AP患者90 d、180 d,1年死亡结局的相关性并不具有显著性。
齐璐瑶邢基祥王广东欧阳冰清冯文涛楼丽虹王海阔雷鸣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回顾性队列研究
电针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和穴位敷贴治疗。疗程1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残留量、腹围、腹腔压、肠鸣音、排便、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乳酸、血浆胃动素(MTL)水平。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的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腹泻改善,胃残留量、腹围、腹腔压减少,肠鸣音增加,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D-乳酸减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RP、PCT减少,血浆MTL增高(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敷贴能显著增强脓毒症患者胃肠动力,减少胃肠残留,减弱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
孙芳园许开亮袁林冯文涛田天宁雷鸣
关键词:脓毒症穴位敷贴
中药灌肠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7
2020年
中药灌肠法作为中医药传统治法中最常用最经典的治法之一,在干预和辅助治疗现代疾病谱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尤其是急危重症及对循环系统前负荷有严格要求的滴定式疾病,成为中西医并重干预治疗疾病的研究热点。中药灌肠在辅助干预神经、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妇科、皮肤及危重疾病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中药灌肠法的中医作用机制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和肺朝百脉;西医作用机制基于肠道自身的局部直接吸收和中药煎剂经直肠上静脉,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淋巴组织参与了药物的吸收,发挥全身治疗作用;中药灌肠法较以往口服或鼻饲、中药注射液、中药雾化上增加了中药干预途径。
冯文涛韩耀国孙芳园陈刚许开亮雷鸣
关键词:中药灌肠法
基于临床流调的慢性胃炎(CG)中医症状及证候与胃镜象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CG)中医症状及证候与胃镜象的关联性,建立CG中西医辨证和辨病的联系,提高诊断水平,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应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CG中医症状、体征和证候与胃镜象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对CG患者的胃镜象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共提取23个胃镜指标进行分析,镜下改变包括浅表性胃炎(CSG)、萎缩性胃炎(CAG)、溃疡等;病位有贲门、胃窦、胃体等;病理改变有幽门螺旋杆菌(Hp)、活动度、慢性炎症等得出CG患者胃镜象与症状、面色、舌象、脉象、证候有相关性。结论:CG中医症状、体征和证候与胃镜象指标有一定的联系,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陆施婷蔡文君陈茜蕾胡冠宇冯文涛刘国萍
关键词:慢性胃炎体征胃镜象
慢性胃炎动物模型建立的实验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1]。前者病变主要是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表浅炎症;后者主要是腺体减少、后期可出现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等胃癌前病变[2]。据文献研究显示[3]:慢性胃炎的患者尤其是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 HP)诱发胃癌的风险率明显增加。
冯文涛蔡文君陆施婷刘国萍
关键词:慢性胃炎动物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