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湖北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血清中抗牛抗体的存在及其对检测抗HSV—I及HSV—II抗体时的影响
- 1991年
- 我们实验设计ABC-ELISA法检测了96份献血员血清中的抗牛抗体,阳性显色十分明显。测-40孔酶标反应报中阳性显色的OD值为0.97±0.38(±2SD)。进一步研究认为此抗体的存在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无直接关系。但它的存在是引起酶免疫法检测抗HSV-I及抗HSV-I抗体的非特异性显色的原因之一。同时证明稀释浪中加入10%的小牛血清对这种非特异性显色反应有较好的村闭作用。
- 李晓华刘剑雄梅四青
- 关键词:ABC-ELISA
- 斑点免疫酶法快速检测人血清中HBsAg
- 1992年
- 建立斑点免疫酶夹心法检测人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的稳定性以及四种不同洗涤液、不同作用时间——做了比较。采用本法与常规ELISA法同时检测了250份临床标本。两者符合率为98.8%。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法以硝酸纤维素薄膜为载体,仅需血清2~3μl,耗时仅90 min,简便适用,可用于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应用于末梢血的检测。
- 刘剑雄李晓华田嵩
-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免疫酶技术
- 核磁共振技术快速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细胞的实验研究
- 1992年
- 选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病毒学诊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细胞后1 h,随着病毒悬液稀释度的不同(10~9~10^(-3)),细胞悬液的自旋晶-格驰豫时间 T_、从11.847 s 相应地缩短至7.807 s,当病毒悬液稀释度为10^(-4)时,细胞悬液的 T_1为12.388 s,恢复到正常对照细胞悬液的 T_1水平(12.175 s)。用不同滴度的抗 HSV-Ⅱ血清中和 HSV-Ⅱ,细胞悬液 T_1相应地逐步恢复至正常。实验研究证实了病毒感染细胞后1 h 就能引起细胞溶液自旋-晶格驰豫时间的特征性改变.运用核磁共振技术可望为临床快速诊断病毒感染提供一条新型、可靠的途径。
- 刘剑雄李晓华袁汉珍
- 关键词:疱疹病毒病毒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