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毅勇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实性
  • 1篇衰竭
  • 1篇能谱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浸润
  • 1篇腺癌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模型构建
  • 1篇呼吸机
  • 1篇呼吸机治疗
  • 1篇呼吸衰竭
  • 1篇肺腺癌
  • 1篇BIPAP呼...
  • 1篇BIPAP呼...
  • 1篇COPD
  • 1篇CT特征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2篇刘毅勇
  • 1篇霍凤芝

传媒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能谱CT特征的无或少实性成分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浸润程度鉴别诊断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构建基于能谱CT特征的无或少实性成分磨玻璃结节(GGN)样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鉴别诊断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九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行手术治疗肺腺癌且CT表现为无或少实性成分GGN的患者145例,根据浸润程度分为浸润组(51例)和微浸润组(94例)。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无或少实性成分GGN样肺腺癌浸润程度鉴别诊断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并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各指标的预测效能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节最大径(t=-6.30,P<0.001)、结节平均CT值(t=-5.43,P<0.001)、空气支气管征(χ^(2)=23.21,P<0.001)、微血管CT成像类型(χ^(2)=27.94,P<0.001)均是无或少实性成分GGN样肺腺癌浸润程度鉴别诊断的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最大径(OR=1.72,95%CI为1.33~2.23,P<0.001)、结节平均CT值(OR=1.01,95%CI为1.01~1.02,P<0.001)、空气支气管征(OR=4.92,95%CI为1.59~15.21,P=0.006)及微血管CT成像Ⅲ型(OR=14.01,95%CI为2.97~66.06,P=0.001)均是无或少实性成分GGN样肺腺癌浸润程度鉴别诊断的独立预测因素。利用上述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0.54×结节最大径+0.01×结节平均CT值+1.59×空气支气管征+2.64×微血管CT成像类型(Ⅲ型)-3.33。ROC曲线分析显示,结节最大径、结节平均CT值、空气支气管征、微血管CT成像类型、logistic回归模型P值进行无或少实性成分GGN样肺腺癌浸润程度鉴别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51、0.686、0.741、0.918。结论包括结节最大径、结节平均CT值、空气支气管征及微血管CT成像类型在内的能谱CT特征可用于无或少实性成分GGN样肺腺癌浸润程度鉴别诊断;利用以上4个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患者的浸润程度�
刘毅勇霍凤芝
关键词:肺腺癌肿瘤浸润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 BiPAP 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BiPAP 呼吸机行无创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 pH 值升高,PaCO_2下降,PaO_2和 SaO_2升高,除1例因感染迁延不愈,痰量增多改为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外,其余19例均好转出院。对照组5例呼衰加重,其中2例改用有创通气,3例死亡,15例好转出院。结论 BiPAP 呼吸机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霍凤芝刘毅勇
关键词:BIPAP呼吸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