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叶娜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齐鲁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自我
  • 2篇威廉·戈尔丁
  • 2篇歇斯底里
  • 2篇戈尔丁
  • 2篇《蝇王》
  • 2篇本能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时间
  • 1篇英语
  • 1篇英语专业
  • 1篇人文
  • 1篇人文教育
  • 1篇儒家
  • 1篇儒家思想
  • 1篇赏析
  • 1篇声音
  • 1篇双重叙事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声音
  • 1篇文化

机构

  • 4篇齐鲁师范学院
  • 2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6篇王叶娜
  • 2篇公丽艳

传媒

  • 3篇齐鲁师范学院...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以人文教育为基点,加强英语专业的文化课程设置的改革
2015年
长久以来,"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指导着英语专业的教学与课程设置一直围绕着"听、说、读、写、译"而展开,教育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工具型"、"适用型"人才,英语专业教育理念丧失了本来的人文性。文章就本专业目前在专业理念与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对山东与上海部分高校进行了调查、对比与分析,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具体改革建议。
王叶娜公丽艳
关键词:英语专业人文教育课程设置
《最后的九月》中多重空间建构与人物困境探析被引量:3
2017年
伊丽莎白·鲍恩以其跨爱尔兰一英国的人生阅历和独特的创作艺术著称。其代表作《最后的九月》有效地利用时空架构,注入历史、文化、归属、身份等要素,建构了多重空间场景,探讨了不同人物的困境问题,展现了英国和爱尔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物的命运变迁。本文从新文化地理学视角出发,以小说中的隔绝景观建构、建筑物的毁坏、空间移位等多重空间视域为切入点,探讨了小说中盎格鲁一爱尔兰贵族、旅行人等人物的历史、身份、文化困境,揭示空间的建构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作用和美学效果。
王叶娜
爱默生的寻儒历程探赜被引量:2
2014年
超验主义思想是美国文化独立的一杆大旗。在创立和形成超验主义思想体系的过程中,爱默生及其同仁放眼世界,在世界文化视野下积极探索,中国孔子等圣贤的思想渐渐进入了爱默生的精神世界。在友人同仁的支持鼓励下,爱默生潜心研读儒家作品,选择性吸纳孔子儒家思想,在与孔子等中国先哲结缘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儒学情结,在超验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公丽艳王叶娜
关键词:爱默生超验主义孔子儒家思想
论《蝇王》中人物自我的丢失
《蝇王》(1954)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第一部成就显著的小说。1983年,“因为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叙述艺术和多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生存状态”,威廉·戈尔丁因此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王叶娜
关键词:《蝇王》威廉·戈尔丁自我本能歇斯底里
文献传递
赏析拜厄特《隐之书》中双重叙事时间里穿越的女性声音
2013年
声音,作为文化诗学和叙事学的概念,早已超出这一语词的物理学意义。文章以拜厄特《隐之书》为例,拟把叙述技巧和女性声音主题相结合,从叙事学角度对《隐之书》中"隐"之主题,从历史叙事与现实叙事两个角度探究隐藏在这些叙述技巧背后的女性自我之声。
王叶娜
关键词:拜厄特双重叙事女性声音
论《蝇王》中人物自我的丢失 ——On Lord of the Flies
《蝇王》(1954)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第一部成就显著的小说。1983年,“因为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叙述艺术和多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生存状态”,威廉·戈尔丁因此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王叶娜
关键词:《蝇王》威廉·戈尔丁自我本能歇斯底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