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秀策

作品数:26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卫星
  • 5篇激光
  • 4篇摄影
  • 4篇外方位元素
  • 4篇卫星摄影
  • 4篇卫星影像
  • 4篇高分
  • 3篇遥感
  • 3篇摄影测量
  • 3篇卫星摄影测量
  • 3篇相机
  • 3篇共线方程
  • 3篇光子
  • 3篇光子计数
  • 2篇点云
  • 2篇点云去噪
  • 2篇星载
  • 2篇影像
  • 2篇正射影像
  • 2篇数字高程

机构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信息工...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长...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北京空间机电...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6篇杨秀策
  • 17篇王建荣
  • 8篇吕源
  • 8篇周瑜
  • 7篇胡燕
  • 7篇卢学良
  • 2篇刘薇
  • 2篇简剑锋
  • 2篇黄艳
  • 2篇李纲
  • 1篇杨喆
  • 1篇刘金国
  • 1篇闻兵工
  • 1篇常悦
  • 1篇王伟之
  • 1篇余达
  • 1篇司国良
  • 1篇杨元喜
  • 1篇邵帅
  • 1篇李新涛

传媒

  • 11篇测绘科学与工...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测绘学报
  • 2篇航天返回与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遥感信息
  • 1篇测绘科学
  • 1篇海洋测绘
  • 1篇航天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星载激光测高系统对地三维定位精度分析
2013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激光测高系统进行三维定位的发展现状,研究了激光测高系统的原理和利用激光测高系统对地三维定位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推导了误差传播公式,分析了影响星载激光三维定位精度的误差来源,最后通过几组算例,进一步得出了星载激光测高系统中各误差项对三维定位精度的具体影响。
杨秀策王建荣
高分十四号激光测量系统在轨几何定标与初步精度验证被引量:4
2023年
高分十四号卫星搭载了一台三波束激光测距系统,用于辅助双线阵光学相机开展全球1∶10000无地面控制点立体测图。由于振动及环境等因素变化,激光测高仪的几何参数相比实验室测量参数会发生改变,必须开展高精度在轨几何定标。针对高分十四号激光载荷的特点,构建了激光测高严格几何模型,在大气改正、潮汐改正的基础上,利用地面探测器阵列捕获的激光光斑开展激光器在轨几何定标与精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十四号激光测量系统标定后3个波束的高程精度(1σ)分别优于0.190,0.256和0.220 m,达到设计指标,可作为高程控制点开展业务化生产。
曹彬才王建荣王建荣吕源胡燕卢学良
关键词:激光测高仪高程控制点
高速CMOS图像数据的光纤传输系统
2025年
为解决高速CMOS图像数据传输线缆多及链路损耗大等问题,研制了高速CMOS图像数据的光纤传输系统。明确高速光纤传输的限制条件,从光纤模块传输链路的损耗特性出发,确定电信号链路为传输的关键环节。根据发送器全温度范围下的发送能力与接收器稳定工作的最小信号幅度,得到电传输链路可容许的最大插损;基于传输链路的插损模型,确定受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正切值制约的可靠传输距离。结合光纤模块高速信号的交流耦合需求和小封装镍电极材料电容在高可靠航天项目中的限用,提出了大封装耦合电容和过孔引起链路阻抗失配的补偿方法。针对GTX模块中的aurora64b66b协议,提出利用缓存FIFO的空标志信号恢复数据流中的行边界,在RS编码(里德-所罗门编码器)与加扰间添加行头、行尾标识符及同步头等标志信息,减少存储器资源消耗。仿真结果表明:在10 Gb/s的传输速率下,线路板的回波插损为-10.2432 dB,优于OIF-CEI-04.0和PCIe4.0协议标准要求,信号传输质量良好;插入损耗为-1.47765 dB,优于链路需求。通过测试,连续48 h下的误码率为5.789×10^(-16),系统稳定可靠。与旧协议相比,新协议接口方法可节约3.6%的FPGA存储资源。
余达余达刘金国司国良刘金国司国良邵帅周瑜杨秀策周瑜
关键词:光纤传输系统
基于正向和反向相结合的卫星影像像地坐标模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向和反向相结合的卫星影像像地坐标模拟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卫星影像像地坐标模拟方法因受数据源制约而导致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建立扫描坐标系,生成前视和后视影像像点坐标,并根据摄影时影像的采样频率...
王建荣杨秀策周瑜缪毓喆刘薇黄艳
文献传递
密度聚类算法在光子点云去噪中的应用与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针对密度聚类算法DBSCAN在ICESat-2激光点云去噪时关键参数无法自适应确定、应用效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终聚类数和光子特点的DBSCAN参数寻优方法。该方法根据ICESat-2光子剖面数据分布情况,将参数邻域最小点数MinPts设置为经验值,根据最终聚类个数与K平均最邻近法确定半径参数Eps最佳值。采用多种类型ICESat-2数据开展去噪能力验证。实验结果表明:DBSCAN算法最小点参数MinPts可以采用经验参数,搜索半径Eps虽然能自适应确定,但计算代价较大。对多组实验数据的去噪结果表明,DBSCAN整体去噪精度优于97%,能够较为有效地处理光子噪声。
曹彬才王建荣王建荣吕源胡燕
关键词:光子计数空间聚类去噪算法
LMCCD影像光束法平差实验
2014年
针对LMCCD相机摄影特点,在三线阵EFP光束法平差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LMCCD影像光束法平差理论的关键技术点,并利用模拟数据和天绘一号卫星影像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LMCCD影像EFP光束法平差,实现了平差中三角锁之间的固定联接,解决了航线模型的变形,能有效提高卫星影像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的定位精度。
王建荣杨秀策周瑜缪毓喆
关键词:光束法平差外方位元素
正向和反向相结合的卫星摄影数据模拟
2017年
卫星摄影数据仿真,通常采用正向模拟(由同名像点坐标计算地面点坐标)和反向模拟(由地面点坐标计算像点坐标)两种方法。正向模拟方法简单易行,无需迭代计算,但地面点坐标在Y方向存在较大差异;反向模拟可规避Y方向存在差异问题,但必须基于已有DEM数据,且DEM范围要与外方位元素范围基本一致,模拟数据受数据源条件制约。本文提出正向模拟和反向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兼顾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实现卫星摄影数据的仿真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不受DEM数据源限制,又能解决Y方向存在较大差异问题,可用于卫星摄影影像数据仿真试验。
王建荣杨秀策周瑜缪毓喆
关键词:外方位元素共线方程前方交会
偏流角对星载线阵相机CCD拼接的影响
2013年
随着航天光学遥感器高分辨率和大视场成像的要求,较大成像视场与CCD器件有限像元数的矛盾在大视场推扫成像相机中日渐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通常采用CCD拼接的方式以达到满足成像的视场长度要求。但当采用焦平面物理拼接方式进行CCD拼接时,地球自转引起的偏流角会造成CCD拼接处产生裂缝。本文分析了由于地球自转所带来的偏流角对星载宽视场线阵相机CCD拼接的影响,为消除偏流角的影响,推导了计算线阵相机CCD拼接时所需最少拼接像元数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计算示例。
胡燕吕源杨喆杨秀策
关键词:偏流角焦平面
ICESat-2浅海测深数据处理与初步精度评估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美国ICESat-2卫星532nm单光子激光雷达具备的浅海水深探测能力,分析了其浅海水下光子数据特点和浅海水深探测精度评估需求,梳理了ICESat-2单光子数据处理流程,并利用实测机载测深数据对星载单光子测深精度进行了验证。通过水面位置识别分离出水下光子点;利用自动/半自动方法筛选水底信号;基于光线几何结构开展折射改正获得水深;最后同机载验证数据对比分析,评估星载激光雷达测深精度。利用NOAA提供的多个区域实测数据试验表明:ICESat-2单光子测深精度中误差介于0.25~1.16m,能为远海岛礁测绘提供可靠水深控制点。
曹彬才王建荣王建荣李纲杨秀策卢学良
关键词:光子计数激光雷达
一种整体旋转平移生成Worldview-2/3核线影像的方法
2024年
针对Worldview-2/3卫星影像的投影平行性特点,研究实现了一种整体旋转平移生成World-view-2/3核线影像的方法。首先将左像划分为若干小块并以每块的中心点作为核线起算点;随后基于有理函数几何模型,将左像起算点投影到地面最大高程和最小高程位置,用投影轨迹法循环计算直到获得左右影像上全图核线点对;再求解每组核线直线拟合参数,计算每组核线的斜率及最大拟合误差,分析核线的直线特性,若所有核线对的直线斜率相差很小且拟合误差满足限差,则核线影像具备整体旋转平移特性;最后将原始立体像对整体旋转核线对应角度,再利用匹配算法计算行方向偏移量,将左影像在行方向改正对应大小,以获得满足子像素级上下视差精度的核线像对。利用多组Worldview-2/3卫星多光谱和全色影像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整体旋转固定角度并在行方向平移数个像素的方法,能够生成满足精度要求的Worldview-2/3核线影像。
曹彬才王建荣王建荣杨秀策胡燕吕源
关键词:核线影像有理函数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