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占杰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压
  • 3篇高血压
  • 2篇动态血压
  • 2篇诊室
  • 2篇诊室血压
  • 2篇老年
  • 1篇隐蔽性高血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人
  • 1篇糖尿病人群
  • 1篇老年高血压
  • 1篇老年高血压患...
  • 1篇检出
  • 1篇检出率
  • 1篇高血压患者

机构

  • 3篇开滦总医院
  • 1篇唐山市妇幼保...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吴寿岭
  • 3篇李占杰
  • 2篇孙静
  • 2篇宋绍敏
  • 2篇姚涛
  • 2篇张晓辉
  • 2篇董岩
  • 2篇周剑辉
  • 2篇刘汉臣
  • 1篇王志彬
  • 1篇阮晓兰
  • 1篇邵丹
  • 1篇金成
  • 1篇陆昆

传媒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年隐蔽性高血压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隐蔽性高血压(MH)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在参加健康体检的开滦离退休员工中整群抽取年龄≥60岁的人群2814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符合入选标准者2464例,分析其中493例诊室血压<140/90mm Hg老年人MH的患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MH的相关因素。结果 493例诊室血压<140/90mm Hg老年人中MH的检出率为15.4%(76/493),男性为17.0%(55/324),女性为12.4%(21/169)。其中,正常血压组(收缩压<120且舒张压<80mm Hg)、正常高值血压1组(收缩压120~<130或舒张压80~<85mm Hg)和正常高值血压2组(收缩压130~<140或舒张压85~<90mm Hg)MH检出率分别为8.3%、11.9%、22.5%;正常高值血压2组检出MH的危险性是正常血压组的4.017倍(95%CI 1.676~9.655);腰围、吸烟、高盐膳食与MH相关,OR(95%CI)分别为2.328(1.286~4.214)、2.484(1.196~5.161)和2.015(1.090~3.725)。结论诊室血压<140/90mm Hg的老年人中MH的检出率为15.4%,收缩压130~140或舒张压85~90mm Hg、腰围增加、吸烟及高盐膳食是MH的危险因素。
姚涛李占杰张艳刘汉臣边涛孙丽霞吴寿岭
关键词:诊室血压动态血压隐蔽性高血压检出率
老年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达标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参加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的开滦离退休员工中整群抽取年龄≥60岁的2814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符合入选标准者2464人,分析其中754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达标(诊室血压〈140/90mm Hg)和24h动态血压达标(24h平均血压〈130/80mm Hg)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不达标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754例中,诊室血压达标率19.2%(95%CI16.4%~22.0%),24h动态血压达标率33.6%(95%CI30.2%~37.0%)。诊室血压达标的1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24h动态血压达标率为51.0%(95%CI42.9%~59.1%),男性、体质量指数(BMI)是24h动态血压不达标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942(1.155~7.498),1.195(1.031~1.386)。诊室血压不达标的60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24h动态血压达标率为29.4%(95%CI25.8%~33.0%),男性、诊室收缩压、BMI是24h动态血压不达标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679(1.125~2.506),1.030(1.019~1.042),1.067(1.007~1.130)。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达标率低,男性、BMI、诊室收缩压是影响24h动态血压不达标的危险因素。
姚涛董岩李占杰周剑辉刘汉臣邵丹张晓辉孙静宋绍敏吴寿岭
关键词:诊室血压动态血压高血压
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了解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开滦研究(Chi CTR-TNC-11001489)的资料,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6 34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描述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各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1)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2%(3 252/6 349),男性为52.6%(2 798/5 318),女性为44.0%(454/1 031)。糖尿病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及双期高血压(SDH)的患病率分别为12.4%(790/6 349)、8.0%(508/6 349)及30.8%(1 954/6 349)。(2)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喜咸、体育锻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体质指数(BMI)、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平均年龄、FPG、TG、LDL、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3)ISH组、IDH组及SDH组患者间性别、体力劳动、吸烟、体育锻炼、平均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BMI、e GFR及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喜咸、FPG及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年龄、FPG、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患者合并IS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饮酒、喜咸、平均年龄、TC、BMI、e GFR及hs-CRP对糖尿病患者合并ID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力劳动、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平均年龄、FPG、TC、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患者合并SD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存�
宋绍敏姚涛董岩周剑辉李占杰陆昆阮晓兰张晓辉孙静吴寿岭金成王志彬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