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世鹏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神经内镜
  • 2篇鼠脑
  • 2篇天麻
  • 2篇天麻素
  • 2篇细胞
  • 2篇颅内
  • 2篇内镜
  • 2篇出血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多模态
  • 1篇形态学
  • 1篇学法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摇床

机构

  • 12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李世鹏
  • 7篇李经辉
  • 7篇余化霖
  • 5篇孙涛
  • 3篇耿鑫
  • 3篇白鹏
  • 2篇周厚俊
  • 2篇夭晓燕
  • 2篇边立功
  • 2篇王飞
  • 2篇郭家智
  • 2篇刘文春
  • 2篇王焕之
  • 2篇马俊
  • 1篇陆地
  • 1篇马以骝
  • 1篇龚会军
  • 1篇刘艺
  • 1篇刘涛
  • 1篇陈晔

传媒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云南医药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态PBL教学在临床神经外科本科生教学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可视化联合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神经外科见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见习的5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多模态可视化联合PBL教学,n=25)和对照组(传统教学,n=25)。比较2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病例分析成绩、教学满意度及自我评估(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效率、自学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结果观察组临床技能及病例分析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评估显示,观察组在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效率、自学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方面的提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可视化联合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神经外科见习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王为张洋铭李世鹏李经辉
关键词:PBL教学法神经外科教学
原发性头皮巨大淋巴瘤伴颅内侵袭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7年
头皮肿瘤中,头皮血管瘤、黑色素瘤、神经纤维瘤、基底细胞瘤、鳞状细胞癌以及肉瘤较常见,而大B细胞淋巴瘤罕见。头皮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常因临床症状轻微,进展缓慢,早期无神经功能障碍,易被忽视,故漏诊率较高。头皮原发性NHL的发病率极低,仅根据影像学表现诊断困难,易误诊为骨瘤、脑膜瘤等。本文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头皮巨大淋巴瘤伴颅内侵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朱超孙涛王飞夭晓燕李世鹏
关键词:巨大淋巴瘤文献复习原发性颅内LYMPHOMA大B细胞淋巴瘤
脑囊虫病微创手术治疗19例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价应用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技术等微创手术治疗脑囊虫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行神经内镜、立体定向等微创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9例单纯神经内镜下嚢虫摘除,7例立体定向引导下完成,2例行透明隔造瘘并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19例患者中17例完全切除病灶,2例三脑室内嚢虫术中1例出血未取出囊虫,另1例发现嚢虫移位致侧脑室后份无法取出.术后随访2月至5 a,所有病例未发生新神经功能损伤,16例术前症状消除,3例脑电图有癫痫波,1例癫痫大发作,1例部分性癫痫发作.结论使用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技术等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脑囊虫病创伤小,疗效肯定.
李经辉郭斌耿鑫李世鹏周厚俊孙涛刘文春桂杨白鹏余化霖
关键词:脑囊虫神经内镜微创
应用神经内镜技术辅助诊断和治疗脑室感染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技术辅助诊断及治疗脑室感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3年9月,应用神经内镜技术对21例脑室感染患者行脑室灌洗、脑室外引流、三脑室底造瘘,并全身抗感染治疗,术后定期进行临床随访.结果脑脊液培养及涂片阳性者14例,占66.7%;脑室外引流时间为7~81 d,平均21.8 d.去除脑室外引流后行脑室腹腔分流者4例(19.0%).17例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死亡4例(19.0%).结论神经内镜技术可用于辅助诊断脑室感染及提高治疗效果.
李世鹏孙涛白鹏李经辉夭晓燕余化霖
关键词:神经内镜脑室感染脑积水
儿童复发Cushing病1例
2015年
Cushing病(Cushing disease,CD)是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或ACTH细胞增生导致的高皮质醇血症。其年发病率为0.7~2.4例/百万人[1],占Cushing综合征的70%[2],发病高峰年龄为30~40岁,儿童少见,儿童及青春期ACTH腺瘤仅占Cushing综合征的13.9%~14.9%[3]。
李世鹏李经辉孙涛余化霖
关键词:CUSHING病复发儿童
天麻素调控小胶质细胞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脑卒中在全球范围内是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致死原因。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致死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到了卒中总数的69.6%-77.8%,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损失和...
李世鹏
关键词:天麻素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小胶质细胞天麻素缺血再灌注损伤小胶质细胞
文献传递
天麻素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癫痫发作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癫痫发作率和病死率的影响及其对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天麻素治疗组,每组50只,模型组和天麻素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天麻素治疗组提前给予100 mg/kg的天麻素预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而不闭塞大脑中动脉,术后精心护理,评估3组术后24 h内癫痫发作率和病死率。结果模型组和天麻素治疗组大鼠脑缺血后癫痫的发作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假手术组,天麻素治疗组癫痫发作率和病死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可降低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癫痫发作率和病死率,发挥脑保护作用。
边立功李世鹏郭家智秦瑞怡尹赛格傅希玥
关键词:天麻素大脑中动脉栓塞线栓法癫痫
显微血管减压治疗脑神经疾病的疗效观察
2019年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脑神经疾病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神经外科自2010年4月至2018年12月采用MVD治疗的832例脑神经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三叉神经痛489例、面肌痉挛338例、舌咽神经痛患者5例,观察其疗效,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3~84个月,平均32.5个月,本组无死亡病例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治愈率为98.36%,面肌痉挛手术治愈率为97.93%,舌咽神经痛治愈率为100.00%。结论MVD是治疗原发性脑神经疾病的可靠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及对于解剖的熟悉程度是手术治疗脑神经疾病的基础。
龚会军余化霖刘艺赵鹤翔王焕之刘文春李经辉李世鹏向守卫罗谦周厚俊陈晔
关键词:脑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
一种混料摇床机构及混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料摇床机构及混料系统,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该混料摇床机构包括混料机架、水袋组件和物料盛放器,混料机架包括用于盛放水袋组件的盛放组件和用于控制盛放组件水平晃动的机座,物料盛放器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混合...
陆地边立功杨萍陈鑫月尚群竺郭家智李世鹏
文献传递
两种手术方式对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后颅窝减压(posterior fossa decompression,PFD)和后颅窝减压加硬膜成形术(posterior fossa decompression plus duraplasty,PFDD)在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Embase、Cochrane、Pubmed、Ovid、Medline、Science Direct、谷歌学术、万方、知网等数据库自建库到2019年的文献,筛选文中对PFD与PFDD进行了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或非随机对照研究,统计术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善情况、并发症等指标,运用Revman(5. 3版本)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3 188例,PFDD组1 383例,PFD组1 805例。在脊髓空洞改善率(OR:5. 53;95%CI:2. 86,10. 69)、症状缓解率(OR:2. 53;95%CI:1. 30,4. 91)、并发症发生率(OR:3. 46;95%CI:1. 40,8. 59)、脑脊液漏发生率(OR:9. 36;95%CI:2. 63,33. 34)、假性硬脑膜膨出率(OR:1. 89;95%CI:1. 28,2. 79)方面PFDD组高于PFD组(P <0. 05)。在切口感染发生率(OR:1. 44;95%CI:0. 57,3. 59)、皮下积液发生率(OR:1. 71;95%CI:0. 50,5. 80)方面两种术式无差异(P> 0. 05)。结论针对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的患者,PFDD的有效性优于PFD。
马俊李世鹏赵鹤翔耿鑫李经辉余化霖
关键词:后颅窝减压脊髓空洞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