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永
作品数:
9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子电信
机械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朱熙文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高克林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陈永泰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颜旻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罗学立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8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6篇
理学
3篇
电子电信
1篇
机械工程
主题
3篇
电荷
3篇
离子
3篇
激光溅射
2篇
射频阱
2篇
团簇
2篇
囚禁
2篇
金属
2篇
金属团簇
2篇
PAUL阱
1篇
氮分子
1篇
电荷密度
1篇
电荷转移
1篇
电容
1篇
多电荷离子
1篇
一氧化碳
1篇
团簇离子
1篇
碰撞
1篇
碰撞诱导解离
1篇
囚禁离子
1篇
中碳
机构
9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9篇
蔡永
8篇
朱熙文
5篇
陈永泰
5篇
高克林
3篇
罗学立
3篇
颜旻
1篇
冯芒
1篇
徐进林
传媒
3篇
中国激光
2篇
原子与分子物...
1篇
Chines...
1篇
物理化学学报
1篇
计算物理
年份
3篇
1999
4篇
1998
2篇
1997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射频阱中离子的激光溅射注入
1998年
通过实验测出了激光溅射碳靶时存储离子强度随延迟时间的变化 ,计算出团簇离子的相对存储效率与离子动能之间的关系 ,并对实验结果作出了定性的解释。
蔡永
颜旻
高克林
朱熙文
关键词:
激光
射频离子阱中N^(2+)与N_2碰撞电荷转移研究
被引量:1
1999年
用电子轰击的方法在射频离子阱中产生和囚禁N2+,并通过质量选择囚禁和抛出检测研究了平衡能量约为1.4eV的N1+与N2的低能热碰撞过程,测量得到了电荷转移速率系数为1.89(0.56)×10-9cm3s-1。与理论计算值Langevin速率系数和他人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值符合.
颜旻
朱熙文
蔡永
陈永泰
罗学立
冯芒
高克林
关键词:
电荷转移
氮分子
碰撞
激光溅射法在射频离子阱中产生和囚禁低能多电荷离子
1999年
用激光溅射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在射频离子阱中产生了Co和Ti的多电荷离子,结合离子阱选择囚禁技术和垂直交叉离子束碰撞冷却方法,得到了稳定囚禁的低能(电子伏特能量)Co3+和Ti4+离子。
朱熙文
蔡永
陈永泰
高克林
关键词:
激光溅射
多电荷离子
过渡金属团簇M_2^+(M=Fe、CO、Ni)与CO的化学反应
1999年
利用离子讲质谱计和激光溅射技术相结合,研究了Fe2+、CO2+、Ni2+与CO气体的吸附反应,比较了它们的反应活性,给出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及随反应气体压强的变化关系,并从理论上模拟了化学反应过程,测量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符合较好.
蔡永
朱熙文
颜旻
陈永泰
高克林
关键词:
一氧化碳
团簇
化学吸附
联合阱中稳定囚禁离子的实验研究
1997年
实验观察到了小型联合阱稳定囚禁离子的射频信号增强现象,并以此对联合阱囚禁离子的特性进行了讨论;同时,通过实验检测到的稳定囚禁离子的工作点范围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联合阱囚禁离子稳定区随磁场强度的变化趋势。
颜曰文
蔡永
朱熙文
陈永泰
罗学立
关键词:
囚禁离子
离子阱中碳原子簇离子的碰撞反应
1998年
用激光溅射法产生并在射频离子阱中囚禁了碳原子簇离子,进而利用离子阱的质量选择存储和离子存储时间长等特点,研究了经过选择存储的碳原子簇离子在离子阱中的碰撞解离和碰撞缔合。根据碰撞解离的结果以及碰撞前后的焓变,分析了团簇离子发生碰撞解离的条件和吸热范围,以及团簇离子的囚禁工作点与碰撞活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团簇离子碰撞解离后的各碎片之间发生缔合反应的过程,探讨了计算有效碰撞截面的方法。
徐进林
朱熙文
陈永泰
蔡永
Paul阱参量计算与金属团簇离子反应和碰撞特性的实验研究
蔡永
关键词:
金属团簇
碰撞诱导解离
激光溅射
团簇离子
实际Paul阱的电参量计算
1997年
用边界元方法,计算了实际Paul阱,当存在开孔和轴向装配误差时环帽极的面电荷密度及阱的电容值,给出了它们随孔径大小变化的规律,从而为实验中选择孔径的大小提供了理论依据。
蔡永
朱熙文
关键词:
面电荷密度
电容
实际射频阱中多极势分量的计算和消除
1998年
采用边界元方法,计算了当实际射频阱出现帽极开孔、环极开环带以及轴向存在装配误差时阱内电势的多极分量,并给出其随孔径大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
蔡永
罗学立
高克林
朱熙文
关键词:
射频阱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