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建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血栓
  • 3篇血小板
  • 3篇药学
  • 3篇临床药
  • 3篇临床药学
  • 2篇血栓栓塞
  • 2篇血栓栓塞疾病
  • 2篇药品
  • 2篇药物
  • 2篇受体
  • 2篇受体1
  • 2篇栓塞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栓塞
  • 2篇华法林
  • 2篇本科
  • 2篇本科实习

机构

  • 14篇内蒙古医科大...
  • 10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内蒙古化工职...

作者

  • 14篇孙建军
  • 6篇冬颖
  • 2篇王毅
  • 2篇徐智宇
  • 1篇周佳
  • 1篇刘乐乐
  • 1篇刘小雷
  • 1篇刘天龙
  • 1篇马瑞莲
  • 1篇刘晶
  • 1篇张晓晖
  • 1篇李占军
  • 1篇于东升
  • 1篇张兰
  • 1篇胡玥
  • 1篇郭瑛

传媒

  • 7篇内蒙古医科大...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CA理念在临床药学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临床药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新兴学科。教学过程中,前四学年对学生进行药学及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学习,最后一年在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实习[1]。在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和现代医院药学改革的前提下,临床实践在临床药师的培养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学生必须将前期在学校学习的药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并应用于临床.
徐智宇董大千董至恒孙建军张晓晖
关键词:心血管专业
白细胞计数与静脉血栓栓塞的关联: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淋巴细胞5种白细胞计数与静脉血栓栓塞(VTE)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以5种白细胞相关的遗传变异基因作为工具变量,以VTE发生风险作为结局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为主要分析方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WME)、简单模型及加权模式法作为补充,对5种白细胞计数与VTE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分析,再进行反向MR分析。结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对VTE发生风险具有因果关联,其中中性粒细胞计数IVW(OR=0.867,95%CI:0.761-0.981,P=0.031),MREgger(OR=0.754,95%CI:0.571-0.996,P=0.048),加权中位数法(OR=0.846,95%CI:0.729-0.981,P=0.027),加权模型(OR=0.748,95%CI:0.595-0.942,P=0.014);淋巴细胞计数IVW(OR=0.838,95%CI:0.741-0.949,P=0.005),加权中位数法(OR=0.024,95%CI:0.718-0.977,P=0.024)。反向MR分析表明VTE发生风险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有因果关联,其中IVW(OR=0.989,95%CI:0.980-0.999,P=0.024)。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对VTE发生风险有因果关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量降低可能会增加VTE的发生风险;VTE发生风险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有因果关联,VTE发生风险降低可能会增加中性粒细胞数量。需进一步研究来了解这种因果关系背后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郭展立王媛张磊李嘉媛李若柠冬颖孙建军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血栓栓塞疾病白细胞计数
替罗非班注射液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例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注射液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处理策略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替罗非班导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讨论血小板减少与替罗非班的相关性,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梳理替罗非班诱导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结果停止替罗非班给药后及时给予对症处理,血常规指标均正常稳定,病情改善,且预后较好。结论替罗非班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情况相对罕见,应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监护,并建议临床应用替罗非班过程中监测血小板指标,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媛李若柠郭展立张磊李嘉媛冬颖孙建军
关键词:替罗非班血小板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品不良反应
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latelet endothelial aggregation receptor 1, PEAR1)是2005年被发现的一种跨膜受体,主要在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上表达。PEAR1是血小板与血小板间相互接触的受体蛋白,在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内皮细胞在维持血管张力和血管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EAR1通过影响其增殖和相关新生血管的形成,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PEAR1逐渐被公认为是抗血栓药物的潜在靶点。本综述主要阐明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在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信号通路,为肿瘤相关血栓的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李若柠郭展立王媛孙建军
关键词:血小板内皮细胞信号通路
EBL-CBL-PBL教学法在临床药学本科实习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被引量:12
2023年
临床药学是药学与临床医学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1],是以患者为中心,研究临床药物治疗实践,以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科学。2012年,教育部将临床药学专业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2],陆续出台了《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国临床药学实践基地建设标准》,为临床药学本科实践阶段的教学制定了规范和要求[3],但各医疗机构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尽相同,导致实习阶段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冬颖徐智宇郭瑛孙建军
关键词:临床药学本科实习循证药学多元化教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定碱滴丸体外溶出度
2014年
目的:建立测定槐定碱滴丸中槐定碱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选用小杯法,以0.1mol/L盐酸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定碱的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计算溶出参数T50、Td、m,并用相似因子法进行评价。结果:槐定碱的检测浓度在6.25-100μg·mL-1(r=0.9997)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槐定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8.23%(RSD=2.17%),3批样品溶出度相似。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槐定碱滴丸中主要组分的溶出度。
张兰孙建军刘乐乐
关键词:槐定碱滴丸溶出度
药师参与华法林抗凝治疗对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价药师主导的抗凝模式与其他抗凝模式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关于药师主导的抗凝模式与医师或护士主导的抗凝模式比较的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0年4月13日。终点事件包括目标治疗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出血以及血栓形成事件。结果共纳入23个研究,包含10772例患者。结果显示药师主导的抗凝模式较其他模式能显著降低总出血、小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而TTR和大出血事件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按照干预类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药师主导的模式较医师主导的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总出血、小出血和血栓形成事件的发生率。结论与其他抗凝管理模式比较,药师主导的抗凝模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温都苏孙建军王毅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药物药师META分析
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影响血小板功能和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2005年,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被发现,发现者认为其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大量国内外学者对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与血小板功能和血栓形成做了大量的验证性研究,我们对近十五年的相关研究文献做了整理与分析。
李占军冬颖周佳孙建军
关键词:血小板功能血栓形成
以药学服务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药学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临床药学是一门将临床知识和药学知识相结合,以患者疾病治疗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标,研究与实践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解决临床药物相关问题的综合性应用学科[1]。200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部分重点大学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之后陆续开始招收临床药学研究生。
孙建军郭晓彬杨宏昕李丹马宇衡薛培凤
关键词:临床药学
蒙药肋柱花的抗炎活性部位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筛选肋柱花体外抗炎的有效活性部位。方法:(1)先后用75%乙醇和水提取肋柱花,分别由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极性由低至高)分别萃取得不同部位);(2)以平皿钢管法测定肋柱花不同部位抗炎活性。结果:不同部位比较,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菌抑菌活性都较强。结论:乙酸乙酯部位为抗炎活性部位。
孙建军冬颖于东升胡玥
关键词:肋柱花抗炎活性部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