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2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高美古2.4望远镜光机检测 金振宇 范玉峰 许骏 陈东 李志 楼柯 林京 该项目是“二米级天文望远镜建设项目”的子课题,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对高美古2.4米望远镜进行光机性能指标进行检测,保证该望远镜的质量。高美古2.4米望远镜是由英国TTL公司制造的一台主镜直径为2.4米的地平式机架反射望远镜,...关键词:关键词:望远镜 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系统在自动气象监测系统的应用:以NVST气象站为例 被引量:4 2021年 自动气象监测系统是现代天文观测台站必备的辅助系统之一,传统的自动气象监测系统基于微控制器或个人计算机开发。微控制器多用于工业控制,无法满足多任务和批量数据的快速处理;个人计算机由于高功耗、高成本及低可移动性,无法在野外使用。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开发方式的缺点,采用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系统为抚仙湖1 m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NVST)开发一套低功耗、低成本、高稳定性的自动气象监测系统。介绍了1 m太阳望远镜气象站的整体设计、软硬件功能和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经过测试,新的系统除具备上述特性外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满足望远镜日常观测的需求。 王新华 陈东 罗林 张涛 杨磊 徐稚 谌俊毅关键词:气象站 ONSET数据流水线 2022年 随着天文大科学设备的投入使用,传统的开发模式面临程序重复开发,环境依赖冲突等问题。另外,集群是一个高度耦合的计算资源,严重的环境冲突可能导致整个集群不可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微服务的概念开发新的流水线框架,这种框架可以实现短期内开发和部署新的流水线。介绍了通过这种框架开发的ONSET数据流水线,为了实现准实时数据处理,采用MPI和GPU技术对核心程序做了优化,并对最后的性能做了评估。结果表明,这种开发模式可以在短期内搭建满足需求的流水线,这种开发模式对未来多波段多终端的天文数据处理有借鉴意义。 王新华 陈东 邓涛 代红兵 向永源关键词:ONSET GPU 新一代天文用CCD控制器及将来的设想 被引量:1 1997年 介绍了目前世界上两种先进的CCD控制器。 陈东 叶彬浔关键词:总线 控制器 天文观测仪器 云南天文台主楼局域网(intranet)的建设 被引量:1 2000年 详细描述了云南天文台主楼局域网的建设。并详细的讨论了一些技术细节。 陈东 许华银 周吉光 纳子康 金振宇 单红光 张蜀新关键词:INTRANET LINUX 天文台 局域网 SRT——一种在明亮天体近周对暗弱目标光学成像的方法 1997年 SRT——一种在明亮天体近周对暗弱目标光学成像的方法叶彬浔①刘威卫②张文元②李凯帆②刘羽双②陈东②初一③①(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CCD实验室100080)②(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天文新技术实验室昆明650011)③(南京大学天文系210008)当代天... 叶彬浔 刘威卫 张文元 李凯帆 刘羽双 陈东 陈东关键词:光学成像 弱目标 云南天文台 活动星系核 类太阳恒星 基于多进程并行加速的太阳高分辨图像重建方法 2021年 目前,太阳高分辨图像重建往往采用斑点干涉术和斑点掩模法重建目标的模和相位,由于分组分块数据量大,算法复杂等因素,难以满足实时重建的需求。为了缓解数据处理的压力,在现有的单组分块数据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混合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多进程将多组分块数据分配到图形处理器上同时并行处理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进程并行加速方法可提高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的资源利用率,图形处理器能同时处理多组分块数据,显著提高图像分块处理的速度,加速比达到4.7左右。相关研究可以为天文数据并行化处理提供借鉴参考。 邓涛 陈东 代红兵 王新华关键词:多进程 并行计算 图像重建 丽江2m级望远镜项目(英文) 被引量:1 2001年 在国家科技部 ,云南省 ,及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 ,2m级天文望远镜建设项目于 2 0 0 0年 1 2月正式启动。在本文中 ,我们首先简要地介绍该项目的台址 :丽江高美古 ;其次 ,就该项目的情况给出详尽的介绍 ;最后 ,就该望远镜未来的一些计划进行了讨论。 陈东 王建成 许骏 张柏荣 罗国权 刘忠 谭徽松关键词:台址 望远镜 技术指标 太阳爆发的抵近探测 被引量:12 2019年 本工作将介绍一项具有重大科学和实际意义的深空探测任务,这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将允许我们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近距离上以遥感和实地探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观测和研究一颗恒星的磁活动以及磁重联区域.首先,我们将首次直接进入太阳风暴的核心能量释放区——磁重联电流片内部,对其中的磁场耗散、能量转换、带电粒子加速等重要过程的细节进行精细实地测量和研究.其次,我们将对太阳风暴,即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 CME)的物质成分和内部结构进行直接探测,帮助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CME的爆发机制和其中的物质来源;实地探测快CME前面的快模激波,被磁重联和CME激波加速的带电粒子及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第三,我们将在离开太阳5-10个太阳半径的距离上直接测量日冕磁场-太阳活动的能量来源.第四,利用成像和光谱观测手段,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观测和研究太阳高层大气中的动力学过程.目前在地球附近对日冕常规观测的分辨率在1.5′′,甚至更差,而通过抵近观测可以将同样设备的分辨能力提高5-30倍,将为我们提供在地球附近无法获得的太阳超清晰图像以及相应的物理信息,让我们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上来研究、认识和了解距离我们最近、对我们最重要的恒星,从而解决太阳爆发和日冕加热等长期困扰太阳物理研究领域的难题.这也将使我们获得唯一的、能够对发生在恒星大气中的磁重联过程进行直接或者是抵近探测的机会! 林隽 汪敏 汪敏 田晖 宋红强 黄旻 黄旻 吕群波 张贤国 张坤毅 李明涛 张艺腾 金振宇 金振宇 陈东 陈东 毛羽丰 李燕 梅志星 李燕关键词:磁重联 日冕 日冕物质抛射 一些新技术在现代天文用CCD控制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首先回顾了目前世界上CCD控制器的最新进展。介绍了中国的第一套天文用CCD探测器系统:云南天文台#1CCD系统。荷兰射电天文基金会(NetherlandsFoundationforRadioAstronomy)和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RoyalGreenwichObservatory)联合研制的一种紧结构CCD控制器是目前世界上一个较为成功的CCD控制器,并且对我们以后的研究有较大的影响,故我们较为详细的介绍这一控制器。欧洲南方天文台为其VLT计划研制了下一代的CCD控制器:ACE(ARRAYCONTROLELECTRONICS)。ACE代表将来天文用CCD控制器的发展方向,所以文中也较为详细的介绍了ACE。在第一章的最后,总结了未来天文观测对天文用CCD控制器的要求及发展趋势,以求为以后的工作铺平道路。然后简要的介绍了两种将被用于天文领域的新技术:DSP及FPGA/CPLD。DSP最初是应数字信号处理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专用微处理器。由于其在结构,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其很快就应用于其它领域,如自动控制,语音合成,图象/图形处理,通讯等。但在天文仪器领域内,DSP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故在第二章中简要? 陈东关键词: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