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婧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潜江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2篇神经外科
  • 2篇干预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型心
  • 1篇行为干预
  • 1篇约束带
  • 1篇躁动
  • 1篇躁动患者
  • 1篇认知行为干预
  • 1篇神经外科护理
  • 1篇束带
  • 1篇双腿
  • 1篇送检
  • 1篇送检标本
  • 1篇腿部
  • 1篇啮合

机构

  • 8篇潜江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闫婧
  • 1篇熊晓荣
  • 1篇兰江

传媒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探讨区域一体化心电诊断网络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中的作用
石家冲兰江刘圆圆熊晓荣何国强辜强闫婧张永伦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胸痛中心三大急诊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可救治时间短、病死率高等特点,公认的最佳救治措施是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该方法具有明显的时间紧迫性,即罪犯血管越早开通,效果越好;...
关键词:
关键词:急诊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约束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约束带,包括护理床架,所述护理床架上后侧设置有胸部约束带,所述护理床架上并且位于胸部约束带的前侧设置有腰部约束带,所述护理床架上前侧设置有腿部约束带,所述胸部约...
常万琪闫婧
PDCA管理模式在患者转床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PDCA 管理模式在患者转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 PDCA 管理,对科室患者转床管理未实施 PDCA 管理前与实施 PDCA 管理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 PDCA 管理前转床患者满意度93.33%;实施 PDCA 管理后转床患者满意度98.89%。实施 PDCA 管理后患者转床问题例次明显低于PDCA 管理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 PDCA 管理模式进行患者转床管理,能提高护士对转床患者的病情了解程度,降低转床患者信息更改错误发生次数,确保患者转运安全,保证患者物品规整到位,提高患者满意度。
闫婧常万琪
关键词:PDCA
一种护理用小腿按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用小腿按摩装置,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的顶部固定有硅胶垫,所述按摩装置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按摩装置的内部横向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
熊汶闫婧
临床服务中心送检标本架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我院临床服务中心成立于2007年,临床标本的送检是临床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统计最近三年临床服务中心护理缺陷,有大部分缺陷是由于标本放置不稳妥,至标本损坏、泼出,为此我科设计了一种标本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缺陷率下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闫婧
关键词:临床标本送检标本护理缺陷标本放置
一种便于调节的颈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颈托,包括颈托本体,所述颈托本体包括上托板,所述上托板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下托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调节组件。该便于调节的颈托,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转动旋转转盘,旋...
闫婧熊汶
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定2017年7月-2019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诊的136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认知行为干预+传统护理干预)68例与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68例,比较两组认知行为变化(不良习惯改善评分、康复知识掌握评分、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习惯改善评分、康复知识掌握评分、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可有效提高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其认知行为,值得推广使用。
闫婧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冠心病
分阶段约束干预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分阶段约束干预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给予分阶段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约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镇静-躁动评分(SAS)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分阶段约束干预的实施可有效缓解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症状,镇静效果良好,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约束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常万琪宋魏莹闫婧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颅脑损伤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