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墓地
  • 6篇遗址
  • 5篇墓群
  • 5篇考古
  • 4篇墓葬
  • 3篇考古发掘
  • 3篇春秋
  • 2篇东周
  • 2篇东周时期
  • 2篇匈奴
  • 2篇水泉
  • 2篇周墓
  • 2篇贵族
  • 2篇贵族墓葬
  • 2篇汉墓
  • 2篇车马
  • 2篇车马坑
  • 1篇地貌
  • 1篇地貌形态
  • 1篇东周墓地

机构

  • 25篇甘肃省文物考...
  • 3篇西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5篇王永安
  • 8篇张俊民
  • 5篇孙明霞
  • 3篇吴荭
  • 2篇谢焱
  • 2篇赵建龙
  • 2篇魏美丽
  • 2篇周静
  • 1篇陈国科
  • 1篇马智全
  • 1篇李悦
  • 1篇郑国穆
  • 1篇张存良
  • 1篇岳晓东
  • 1篇方志军
  • 1篇王辉
  • 1篇王山

传媒

  • 6篇文物
  • 5篇考古与文物
  • 4篇大众考古
  • 3篇丝绸之路
  • 2篇考古
  • 1篇文博
  • 1篇考古学报
  • 1篇敦煌研究
  • 1篇敦煌学辑刊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永昌县水泉子汉墓群2012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5
2017年
水泉子汉墓群位于甘肃永昌县西北39公里的红山窑乡水泉子村西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7′16″、北纬38°23′01″,海拔2294米(图一)。为配合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2年10.12)q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f生发掘,共清理墓葬16座(附表)。
王永安吴荭马洪连孙明霞
关键词:汉文化匈奴文化土著文化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MK5发掘简报
2025年
石家墓地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西头村。201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石家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春秋时期墓葬12座、车马坑2座和祭祀坑1座。在车马坑MK5内发现东西向纵列的殉车5辆,其中1辆车无马,4辆车为一驾两马。车马下发现有殉人、殉狗。此车马坑具有典型春秋中期秦文化的特点。
张俊民王永安王永安景小庆(执笔/绘图)孙锋(绘图)
关键词:车马坑春秋中期秦文化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出土棺饰遗存相关认识
2021年
两周时期是中国礼制文化的重要形成期,丧礼是两周礼制的核心内容。以丧礼中棺饰来论,仅装饰之物就包括褚、荒帷、墙柳、齐、婴、池、贝鱼等,由此而引出一整套别贵贱、序人伦的棺饰制度,多见于《仪礼》《礼记》《周礼》等典籍及后世学者的注疏、考证之中。但现存“三礼”及诸家注疏一则不够全面,二则也渗入作者构拟成分,未必全是实录。半个多世纪以来田野考古清理出的各类遗迹、文物及古文字资料,为我们深入研究两周时期棺饰提供了丰富资料。
王永安
关键词:《仪礼》田野考古《周礼》丧礼《礼记》礼制文化
甘肃酒泉侯家沟十六国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3
2016年
为配合兰新高铁二线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酒泉市侯家沟墓地施工范围内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9座。墓葬形制分为砖室墓、砖石混合墓、土洞墓三类。时代大致为十六国前凉时期。
赵建龙魏美丽王永安方志军
关键词:墓葬十六国时期前凉
甘肃宁县石家墓群的发现与发掘被引量:5
2018年
石家慕群位于甘肃庆阳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的早胜原上,行政区划上现在属于宁县早胜镇西头村。墓群东侧1公里有遇村西周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永安
关键词:墓群文物保护单位行政区划遗址
甘肃敦煌佛爷庙湾墓群2014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3
2019年
佛爷庙湾墓群位于甘肃敦煌古城以东,三危山以北的戈壁之上。东西绵延20公里,南北纵跨5公里,分布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图一)。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该墓群进行过八次考古发掘[1]。2014年,为配合"瓜州—敦煌快速公路"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群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91座。文化支路两侧为Ⅰ区,清理墓葬51座。文化路西侧为Ⅱ区,清理墓葬21座。文化路东侧为Ⅲ区,清理墓葬8座。东部立交区域为Ⅳ区,清理墓葬11座。
张俊民王永安杨俊赵章赫赵祥孙锋
关键词:墓群考古发掘
甘肃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曹魏、隋唐墓2015年发掘简报被引量:9
2019年
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五墩乡新店台村南1公里处、杨家桥乡鸣山村佛爷庙湾东1.5公里的祁连山山前戈壁上。墓群平面分布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20、南北宽约5公里,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区域内分布着万余座墓葬,是敦煌古墓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图一)。
王辉陈国科岳晓东郑国穆王永安周静马洪连孙明霞景小庆卢菲菲
关键词:古墓群唐墓
甘肃泾川佛教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0
2016年
2013年,考古工作者对甘肃省泾川县的一处佛教造像窖藏坑进行了发掘。出土有佛教造像、陶棺、陶器、瓷片及砖瓦等。窖藏坑中佛教造像排列规整,多为石质,以单体造像为主,也包括造像碑,年代从北朝到宋代皆有。纪年造像有北周天和六年(571年)立佛像和隋开皇四年(584年)菩萨像。出土陶棺中有放置佛骨的漆盒、盛装舍利的琉璃瓶等,按同出的铭文砖记载为宋代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由泾州龙兴寺瘗埋。
吴荭王永安王永安周静张俊民孙明霞周静何仕效李龙龙孙明霞孔喜平
关键词:佛教遗址佛教造像博物馆
甘肃永昌县水泉子汉简“五凤二年历日”整理与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2年10~12月对甘肃永昌县水泉子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16座[1]。其中M8出土一批汉简,简文内容是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历日及相关宜忌。汉简出土时残损严重,经过整理拼合,可基本完整地复原出简册原貌(图一)。一、出土情况与简册形制水泉子M8为双棺合葬墓,木简出土于北侧木棺盖板之上,盖板上原有一层苇席。出土时简册已散乱失次,部分残片散落于两棺之间。木简为松木材质,因长期处于潮湿的墓室之中,发现时已经朽烂,保存状况很差。出土后更是卷曲变形,触手即碎,给采集整理与释读拼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存断简及碎片共174个编号,经过整理缀合,可以确定原简册由35枚简札组成,其中1枚为竹简,其余皆为木简。
张存良王永安马洪连
关键词:木简
甘肃西戎墓出土“S”形金银铁饰件的显微观察与工艺初探
2025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金属冶炼及铸造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装饰工艺主要有错金银和嵌金银等。近年来,甘肃地区相继发现了多处重要的西戎遗存,其中以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和张家川马家塬遗址为代表。这些遗址中出土的金属质遗物提供了珍贵的实证资料,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出这一历史阶段的工艺水准。本工作以石家与马家塬两处遗址出土的“S”形金银铁饰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仪器,结合相关秦墓出土器物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2件“S”形金银铁饰件的分析,发现制作过程中采用“混汞法”工艺,在经过錾刻工艺加工后,饰件经过精细打磨而成。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这一时期金银铁饰件制作的工艺技术,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依据,进一步丰富了对金银铁饰件物质文化及其制作工艺发展的理解。
芦敏王永安谢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