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兵

作品数:90 被引量:814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3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7篇天文地球
  • 8篇矿业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3篇煤层气
  • 33篇盆地
  • 22篇区块
  • 18篇沁水盆地
  • 16篇煤层
  • 15篇鄂尔多斯盆地
  • 15篇储层
  • 10篇致密砂岩
  • 10篇砂岩
  • 10篇气井
  • 9篇地质
  • 8篇渗透率
  • 8篇盆地东缘
  • 8篇鄂尔多斯盆地...
  • 7篇压裂
  • 7篇煤层气井
  • 7篇煤系
  • 6篇气田
  • 6篇CO
  • 6篇采收率

机构

  • 87篇中联煤层气有...
  • 20篇中国石油大学...
  • 20篇中海石油(中...
  • 1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中海艾普油气...
  • 5篇中海油能源发...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国家工程研究...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海油研究总...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87篇张兵
  • 19篇康永尚
  • 17篇张守仁
  • 13篇王金
  • 12篇叶建平
  • 12篇郭明强
  • 10篇顾娇杨
  • 9篇吴见
  • 9篇秦绍锋
  • 8篇苏羽
  • 6篇申建
  • 6篇秦勇
  • 5篇吴建光
  • 5篇徐延勇
  • 4篇桑树勋
  • 3篇刘世奇
  • 3篇李忠城
  • 3篇毛得雷
  • 3篇沈玉林
  • 3篇张春杰

传媒

  • 15篇煤炭学报
  • 6篇煤炭科学技术
  • 5篇天然气工业
  • 4篇地质论评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中国煤层气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非常规油气
  • 1篇化工管理
  • 1篇石化技术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中国矿业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化工矿产地质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年份

  • 8篇2025
  • 8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1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杨家坡区块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地质单元划分
2025年
为评价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杨家坡区块煤层气开发潜力,优化其开发地质单元划分方法,采用储层精细描述技术、类比法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块4+5号与8+9号煤层地质、资源、储层、水文及合采地质条件进行描述,开展与北部保德区块地质条件对比,剖析总结杨家坡区块煤层气开发难点,优化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与开发地质单元划分方法。结果表明:杨家坡区块单煤层资源条件较差,两煤层累计资源丰度为1.08×10^(8)m^(3)/km^(2)。储层渗透性较好,层间物性差异较小,具备合层开发潜力。断层对300 m范围内煤储层含气量、渗透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增加沟通顶板含水层的风险。应用煤层气开发地质单元划分方法,评价了杨家坡区块煤层气开发潜力与合采兼容性,划分了3个级别潜力区6个开发地质单元,指出杨家坡区块中部适合合层开发,西北部的部分区域适合合层开发,东北部适合接替开发。
张海锋张兵魏超杜丰丰冯冬
关键词: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临兴致密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潜力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藏非均质性强、储量动用不充分的技术难题,以临兴地区石盒子组盒四段为研究对象,利用钻井、测井与地震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立体空间层序地层格架精细刻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石盒子组小层级别沉积微相精细描述和致密砂岩“甜点”优质储层定性与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临兴地区致密砂岩优质储层主要为孔隙度大于6%、密度小于2.55 g/cm^(3)、v_(P)/v_(S)小于1.8的厚层致密砂岩河道砂体,其地震反射特征为中低频连续中强反射;根据优质储层“甜点”预测结果,部署空间立体井位,临兴地区致密气藏储量动用程度提高15.3个百分点,优化井位部署50口,预计增加天然气可采储量100×10^(8)m^(3)。研究成果可为临兴地区致密气藏未动用储量立体勘探开发部署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对同类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及储量有效动用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米洪刚张兵朱光辉苏羽张海锋
关键词:致密气藏储量动用挖潜方向
用于低压气井的超音速雾化排水采气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压气井的超音速雾化排水采气系统及方法,超音速雾化排水采气系统包括多个沿低压气井的井筒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井筒内的超音速喷管。超音速喷管包括同轴连通的第一超音速喷管和第二超音速喷...
王波张兵 米洪刚 王群超 付天宇苏羽 赵童 王佳楠 杨博文 马东旭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煤层气排采动态成因机理及排采对策被引量:31
2017年
以寿阳区块的静态地质资料和动态排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寿阳区块的排采动态特征并从系统分析观和地质因素2个方面解释了排采动态的成因机理,提出了寿阳区块的排采对策。研究表明:寿阳区块排采动态呈现出单井产水量高,产气量低或不见气的特点,合层排采井的典型日产水量大于单采井产水量之和,表现出"1+1>2"的现象;典型日产气量与典型日产水量呈现负向包络关系,高产水对产气有抑制作用;造成寿阳区块煤层气井高产水的原因有2个,一是寿阳井筒—排采煤层系统为开放系统,断裂或压裂缝沟通煤层上下的含水层,造成煤层气井低效降压;二是寿阳区块煤系地层中分支河道砂体发育,且因该区发育的断裂多为高倾角断裂,当多层合层排采时,断裂沟通含水层的概率大大上升。因此,在培育高产气井时,首先要避开断层开放型系统,远离断层,其次是避开垂直压裂缝压穿型系统,因寿阳区块煤层更易压裂,故压裂时要适当降低前期采用的压裂规模,针对具体井层,需根据顶底板隔水层的厚度,保证在不压穿顶底板隔水层的前提下,优化压裂规模,以实现在规避围岩含水层不利影响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改善煤储层的渗透率。
康永尚张兵鱼雪王金姜杉钰叶建平张守仁
关键词:煤层气含水层开放系统
临兴中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5年
临兴地区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利用潜力,利用Piper图、离子比值法和Gibbs图等方法,分析临兴中区块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对地下水的管理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临兴中区块石千峰组、下石盒子组和太原组含水层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上石盒子组主要为Cl-Na·Ca型,矿化度均值分别为23 448.37 mg/L、33 950.07 mg/L、24 637.03 mg/L和48 218.90 mg/L,均属于高矿化水;含水层化学参数的质量浓度以紫金山构造为核心,由内向外呈带状逐渐递增;地层水蒸发浓缩作用导致含水层的化学组分质量浓度均较高,随着含水层深度增加,化学组分质量浓度呈波动性的增加。研究成果为该区地下水资源的精准管理、水质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竟亚飞张海锋张兵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注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及CO_2封存技术被引量:15
2016年
针对柿庄北区块煤层注CO_2提高甲烷采收率的关键因素及现场工程选区,基于研究区储层特征,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影响煤层注CO_2提高甲烷采收率的数值模拟研究,评价了注入效果,指出了CO_2-ECBM工程选区的储层渗透率门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质构造简单,顶底板封盖性好,煤层气成藏具有埋深大、煤层厚、含气量高、临界解吸压力高以及渗透率中等偏低、储层压力低的"四高两低"的基本特点;影响研究区注CO_2促甲烷增产的关键因素是煤储层渗透率;在较高渗透率煤层注入CO_2,有利于提高采收率;较低渗透率煤层可较好地实现CO_2封存;要实现柿庄北区块煤层注入CO_2显著提高甲烷采收率,储层渗透率应高于0.05×10^(-3)μm^2;兼顾提高采收率和CO_2的有效埋藏,储层渗透率宜为(0.05~0.22)×10^(-3)μm^2。
张春杰申建秦勇叶建平张兵
关键词:煤层气采收率
基于吸附膨胀效应的煤层注CO2运移规律模拟
2016年
煤层注CO2井组试验已经开展,注入前获得CO2的运移速度及储层压力变化,将有利于现场注入速度和注入量的设计,对现场注气开采煤层气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根据多孔弹性介质的本构方程,气体渗流质量守恒方程,结合气体吸附变形规律,得出了煤层孔隙率、渗透率和CO2扩散渗流方程,构建了煤层注CO2后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建立了注入和生产井的模型,开展CO2注入后的运移模拟。CO2注气压力分别为6MPa、8MPa时,CO2传播到生产井的时间分别为2.0、1.5年,注气15年后,整个储层的压力分别增加到2.08MPa、2.40MPa左右;注气压力相同时,储层原始渗透率分别为10mD、1mD时,CO2传播到生产井的时间分别为0.6年、8年。即储层渗透率越大,注气压力越高,CO2传播速度越快,越能够实现将置换的CH4运移到生产井。当煤储层原始渗透率比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注入井与排采井之间的间距,在不使地层破裂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注气压力。煤层注CO2后运移规律研究为注气时间、注入量等参数奠定了基础。
张兵倪小明叶建平韩学婷
关键词:二氧化碳运移规律数值模拟渗透率
深部煤储层游离气含量计算方法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L区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根据深部煤储层特点,游离气含量由总含气量与吸附气含量获得。其中总含气量由煤层工业组分拟合法获得,煤储层的吸附气以物理吸附为主,主要吸附在煤储层的孔隙表面上,因为分形几何公式中的分形维数可以表达孔隙的复杂程度,所以煤层气吸附气含量和分形维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分形维数越高,甲烷吸附量越多,煤储层的吸附气含量越大。根据这一特性构建起L区8+9号煤层吸附气含量模型。最终根据深部煤储层特点获得游离气含量拟合模型,该研究成果为鄂尔多斯盆地L地区8+9号煤层的游离气含量预测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蔡瑞豪张兵晁薇薇郭明强
关键词:游离气分形维数
基于经济效益评价的煤层气开发有利区优选——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杨家坡区块为例被引量:5
2024年
优选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区,能为降低煤层气开发投资风险提供重要保障。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杨家坡区块山西组4+5号和太原组8+9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优选合层开发影响因素,建立了合层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基于煤层气开发特点,采用产能公式,预测了日产气量;基于地质-工程特点,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最终划分了煤层气单层开发、合层开发有利区。结果表明:杨家坡区块煤层气合层开发有利区位于区块的中部及东北部;单层开发4+5号煤层、8+9号煤层与两煤层合层开发的经济极限日产气量分别为982、1063、1270 m^(3);研究区的西北部小部分区域适合进行单层开发,可通过4+5号煤层与8+9号煤层接替开发,提高产气效果;研究区的中南部适合进行合层开发,通过优化排采工作制度,改善产气情况;针对后备区,需进一步查明地质条件、优化施工工艺措施后,再评价开发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丰富了多煤层发育区有利区选区方法,为研究区下一步开发方案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兵杜丰丰张海锋魏超
关键词:煤层气经济评价
煤层气田开发可行性研究方案编制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煤层气田开发可行性研究方案编制的条件和编制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已取得煤层气探明储量的区块,采用地面开发的煤层气田开发可行性研究方案的编制。
张兵朱光辉米洪刚苏羽陆小霞王德桂朱向伟钟志雄朱学申王存武李陈黄红星聂志宏马歆宁王冶周子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