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庆 作品数:15 被引量:106 H指数:7 供职机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化学工程 生物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河南淅川县阎杆岭83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 2012年 2005年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利枢纽加高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阎杆岭墓群Ⅱ区的83号墓进行发掘。该墓为"甲"字形积石积炭墓,出土鼎、罐、瓮、壶、仓、灶、井等陶器和铜盆、铜甑、铜釜、铜五铢钱、铜兵器、铜车马器、铁剑等随葬器物99件,年代为西汉晚期,为汉墓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胡永庆 马新常 蒋中华 马安义 杨晓红 李东月 鲁红卫 祝贺关键词:汉墓 丹江口水库河南淹没区考古学术课题的思考 被引量:2 2005年 在基本建设工程中,围绕学术课题进行文物考古科学研究是加强文物保护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丹江口水库河南省淹没区的文物分布情况和既往的文物考古研究成果,对设置学术课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设置学术课题的基础条件进行了论述,进而就所设置的几个主要考古学术课题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和分析。 胡永庆关键词:丹江口水库 考古 学术课题 文物考古 淹没区 文物保护 河南淅川徐家岭出土中国最早的蜻蜓眼玻璃珠的研究 被引量:15 2009年 研究了河南省淅川徐家岭出土的属战国早期的蜻蜓眼玻璃珠.利用质子激发X光荧光技术(PIXE)和X光衍射技术(XRD)等无损分析方法测定了这批蜻蜓眼玻璃珠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确定了蜻蜓眼珠的基质为玻璃态物质,其化学成分表明该玻璃属于钠钙硅酸盐系统(Na2O-CaO-SiO2).通过与古代(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蜻蜓眼玻璃珠的纹饰和化学成分的对比,认为徐家岭出土的这批玻璃珠可能从西方传入. 干福熹 承焕生 胡永庆 马波 顾冬红关键词:化学成分分析 基于OCT技术对古瓷釉气泡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015年 气泡是古代瓷釉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气泡的大小与分布与胎体和釉层的配方及制作工艺密切相关。气泡表征对研究陶瓷的制作工艺、产地和时代特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表征古代瓷釉中气泡及其分布特征的可行性,实验采用扫频OCT成像系统对五件不同类型的瓷釉样品进行了测试。根据实验所获得的透明釉层及胎釉结合部位的二维断面图像和三维层析图像,分别进行了瓷釉气泡二维断面和三维切片的特征研究,综合分析了釉层中的气泡特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认为釉层中的气泡主要是由于胎体中的气体在烧制过程中向釉层溢出所致;同时基于像素点计算了气泡的大小,并与传统光学显微镜观测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还针对不透明釉层中的气泡进行了大小计算、二维断面及三维切片的特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古代瓷釉釉层中的气泡特征差异明显;基于像素点计算的气泡大小与传统光学显微镜测试的结果吻合,近胎釉结合面的胎体切片能很好的反映瓷釉的气泡特征。本研究提出并验证了利用OCT技术表征瓷釉气泡特征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现了釉层气泡特征的无损检测,特别是对不透明釉层气泡的分析,克服了以往利用传统显微镜技术对釉层气泡分布研究的局限,为古代陶瓷瓷釉的气泡特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靠的分析手段。 严鑫 董俊卿 李青会 郭木森 卜工 胡永庆关键词:光学相干层析 瓷釉 三维成像 气泡 河南魏晋南北朝考古发现与研究六十年 被引量:2 2012年 六十年来,河南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发现与研究取得了重要收获。本文在城址与遗址、墓葬、佛教文物等几个方面概述了河南省该时期的重要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址布局,墓葬分区、分期的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早期石窟寺等遗迹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胡永庆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一批河南出土东周至宋代玻璃器的无损分析 被引量:11 2012年 为探索古代中原地区早期玻璃器的技术起源、发展和成分体系,选取了河南新郑、南阳、荥阳和洛阳等地出土的一批东周至宋代的26件古代玻璃器及1件汉代釉陶器,利用外束PIXE和pXRF对其进行了无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代玻璃器的化学成分体系存在一定差异。东周时期有Na2O-CaO-SiO2和PbO-BaO-SiO2两种体系;汉代有PbO-BaO-SiO2、PbO-SiO2和K2O-CaO-SiO23种体系;唐、宋时期则有Na2O-CaO-SiO2和PbO-K2O-SiO2两种体系。结合以往研究成果,讨论了器物来源、风化对定量分析的影响以及主要的着色离子等相关问题。其中,Na2O-CaO-SiO2体系玻璃为西方舶来品,其他系统的玻璃器为我国自制。由于表面风化,不同成分体系的古代玻璃都存在主要助熔剂的流失现象,流失程度与样品风化程度密切相关。这些玻璃的不同着色特征,与过渡金属元素密切相关。研究为探讨早期中外玻璃贸易和技术交流,以及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董俊卿 李青会 干福熹 胡永庆 程永建 蒋宏杰关键词:古代玻璃 河南淅川县阎杆岭38号汉墓的发掘 被引量:3 2006年 2005年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利枢纽加高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阎杆岭墓群Ⅱ区的 38号墓进行发掘。该墓为“甲”字形积石积炭墓,墓室四壁和墓底积石积炭,出土鼎、罐、瓮、壶、仓、灶、井、磨、坛等陶器以及铜弩机、铜五铢钱、铁剑共计50余件,年代为西汉晚期。如该墓墓室四壁和墓底积石积炭墓应是丹江流域汉墓的地方特点,为汉墓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胡永庆 蒋中华 鲁红卫关键词:汉墓 秦楚丹阳大战与淅川吉岗楚墓 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记述了战国中晚期之际秦楚丹阳大战的情况,论证了丹阳的地望在丹淅会合处,进而认为,丹江口水库东岸的吉岗楚墓就是秦楚丹阳大战时楚国阵亡军士的墓地。 胡永庆河南淅川徐家岭一号楚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 2004年 Located to the south of the county seat of Xichuan,Henan,this tomb in the form of a Chinese character of’甲’consists of a tomb passage and tomb chambers.Though robbed in early years,the tomb was still left with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funerary objects including ritual bronzes,bronze weapons,chariot-and-horse fittings,and a few jade articles.The ritual bronzes include tripod,gui-vessel,dui-container,vase,fu-jar,yi-water container,xi-water container,etc.Judging from their shapes and decorations,a few funeral objects belong to the late Autumn and Spring periˉod,while the majority to the early and middle Warring States.Special mention should be made of a human victim,which indicates both the existence of practice in the Chu State and the aristocratic identity of the tomb owner. 胡永庆关键词:墓葬形制 出土器物 青铜礼器 论三门峡秦人洞室墓的年代 被引量:5 2001年 本文在分析三门峡秦人墓中洞室墓各型式的基础上,对各型式墓葬的年代分别进行了讨论,进而认为,三门峡秦人墓中的洞室墓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并一直延续到西汉中期。 胡永庆关键词:洞室墓 秦人 西汉中期 墓葬 战国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