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莉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鄂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患儿
  • 3篇护理
  • 3篇儿童
  • 2篇哮喘
  • 2篇小儿
  • 2篇疗效
  • 2篇孟鲁司特
  • 1篇单纯肥胖
  • 1篇亚群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婴儿
  • 1篇婴儿麻疹
  • 1篇预后
  • 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篇障碍性
  • 1篇障碍性贫血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治疗儿童

机构

  • 9篇鄂州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王莉
  • 7篇王林中
  • 2篇苏红
  • 1篇程丰
  • 1篇王琼

传媒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5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预防对策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7例护患纠纷及投诉状况,并随机抽取调查儿科患儿家长200名,调查评估患儿家长在就诊护理期间关注的问题。结果护理人员因工作量大而造成护理质量下降所引发的纠纷、投诉事件18例占48.6%,其次为护理服务态度而引发纠纷9例占24.3%;患儿家长主要关注治疗安全性,同时对于用药指导方面的护理尚有不足,并对患儿就诊期间的舒适感受也有较大意见。结论儿科的护理纠纷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医院管理制度,注重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服务细节。
王莉
关键词:儿科细节护理
对单纯肥胖合并哮喘患儿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单纯肥胖合并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方法将89例单纯肥胖合并哮喘患几分为干预组和对照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给予鼓励适当运动,饮食调整,控制体质量,肥胖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按哮喘日记记录进行日间及夜间评分。结果各组日问症状评分和夜间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肥胖哮喘患儿通过运动、饮食控制、降低体质量、改善并发症等干预能明显有效改善症状。
苏红王莉
关键词:肥胖哮喘儿童护理干预
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8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从我院选取的68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采用对照组的治疗办法后,再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统计治疗...
王莉王林中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孟鲁司特钠疗效评价
不同剂量肝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高凝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肝素对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患儿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90例肾病患儿随机分为微剂量组、小计量组和中剂量组各30例,分别应用不同剂量的肝素50U/kg,100U/kg,200U/kg,静脉滴注,每日1次。应用肝素前后监测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结果微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纠正高凝状态,APTT,PT,D二聚体水平,BPC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两组和中剂量组比较,凝血指标有较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剂量肝素纠正肾病患儿高凝状态,无需连续监测凝血功能,安全有效。
王莉王林中倪文昌何火英
关键词:高凝状态儿童
孟鲁司特对过敏性鼻炎患儿IL-13和TNF-α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6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4 w后比较两组疗效,并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IL-13与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3和TNF-α均有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孟鲁司特可能通过调节血清IL-13与TNF-α水平而改善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病情。
王林中王莉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孟鲁司特IL-13TNF-Α患儿
不同因素下婴儿麻疹抗体水平检测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下婴儿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麻疹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湖北省鄂州市出生且小于8月龄的婴儿作为调查对象,共216例。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出生信息及其母亲的年龄等,并采集其0、3、5和7月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的几何平均浓度;采用x2或x2趋势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婴儿间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及中高抗体比例的差异。结果婴儿胎龄的中位数(P25,P75)为39(38,40)周,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74.1%。其中,母亲年龄为19~36岁和37~45岁婴儿的阳性率分别为71.9%和95.0%(P=0.025)。自然分娩婴儿的阳性率为83.8%,高于剖宫产(52.9%,P<0.01),中高抗体比例为33.8%,也高于剖宫产新生儿(14.7%,P=0.004);胎龄为32~36周和37~41周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6%和78.7%(P=0.001);出生体重为1.9~2.9和3~4.5kg婴儿的阳性率分别为59.3%和79.6%(P=0.002)。出生时婴儿血清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662.0mIU/mL,而当3、5和7月龄时分别降至189.5、97.0、和53.1mIU/mL。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随月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1),其中0月龄婴儿最高,为74.1%,7月龄最低,为5.1%。结论母亲更高年龄、自然分娩、足月、高出生体重、更低月龄因素下,婴儿麻疹抗体水平相对较高。
王琼邹翠容王林中苏红王莉程丰邵荣昌
关键词:麻疹抗体婴儿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锌水平与预后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锌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健康儿童和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HF-1型微量元素快速分析仪检测血锌水平。结果轻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锌水平为(9.10±0.03)μmol/L,中度为(7.20±0.05)μmol/L,重度为(5.80±0.01)μmol/L,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锌水平较健康儿童[(10.25±0.03)μmol/L]明显降低。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0、20.0 d)较轻度患儿(7.5 d)明显延长。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锌水平降低,血锌水平影响患儿病情程度及住院时间。
王林中王莉
关键词:细支气管炎预后
扶正补血颗粒联合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免疫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扶正补血颗粒联合免疫抑制疗法(IST)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免疫因子变化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于鄂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并符合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44例AA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22,采取扶正补血颗粒联合IST治疗)与IST组(n=22,采取单纯IST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象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液中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并评价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鄂州市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构成比,AA病程及严重程度与治疗前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1/22),显著高于IST组的68.2%(15/22),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与血小板计数亦均较IST组显著增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儿CD4+T细胞比例减少,CD8+T细胞比例增加,而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显著减少,分别与正常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IST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指标均逐渐恢复至正常值水平,而且联合治疗组患儿恢复程度略优于IST组患儿。CD4+/CD8+在治疗前与正常值偏离很大,治疗后逐步恢复至正常值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T-PCR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液中IFN-γmRNA和IL-
王林中王莉皮巧娟
关键词: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抑制疗法儿童
思密达灌肠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6
2015年
目的探讨思密达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记为对照组,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均采用思密达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措施,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成形时间、患儿依从性和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不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还促进患儿快速退烧和停止腹泻,缩短住院时间。
王莉王林中
关键词:思密达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